第41章 - 科举日常 - 岛里天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科举日常 >

第41章

“杨兄?你怎么在这儿?”

杨晔瞧着走上前来的李大公子,笑了一声:“来这儿自然是手头紧了。可真没想到宝丰钱庄竟是李少爷家的产业。”

李橙摇开折扇一屁股坐在了杨晔旁边:“得,可别寒碜我了,好不容易县学放假一天,不用听徐夫子念叨,回去却又被赶到钱庄来。”

“家大业大,自是少不了李兄费些心思。”

说着,杨晔指了指杨成:“这是我大哥,杨成。”

偏头又道:“大哥,这是李橙,同我一起在县学的朋友。”

两方打了照面后,李橙和杨晔闲聊了几句,随后叫来钱庄的管事:“这是我朋友,好生照料着。”

李橙站起身:“杨兄,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办,这朝要先走一步。”

杨晔也起身行了个礼,眼瞧着李橙走了几步又退回来,道:“若是要谢我就让你夫郎送饭的时候也给我带一份饺子,平白温寒都有却不给我,给你小气的。”

言罢人又很快的去了,杨晔只得无奈笑。

钱庄的管事打量了杨晔一眼,毕恭毕敬道:“杨先生,这边请吧。”

两兄弟被单独引去了雅间之中,倒是省得排队等候了。

杨晔从钱庄借了一百五十两出来,预计的是三个月之后还完,正在算到时候一共要换上多少时,却被钱庄管事告知这笔钱是免费借的。

“公子少有介绍朋友,更未特意交代过照料什么人,既然公子开了口,必然是这番安排,杨先生务必收下银票。”

杨晔拿了银票,客气谢过,他没料到李橙这小子居然是这么安排的,也难怪有方才那么一番话,倒是也不枉两人在县学里做了那么些时日的难兄难弟。

他心情很是不错。

出了宝丰钱庄,杨成笑道:“竟没成想那李公子如此大方,得亏你在县城里交了些朋友,办事儿不知方便了多少。”

“昔日只知道李橙家世不错,却不知竟是做钱庄生意的。”银子钱票日日在手里打转,也难怪这人出手总是大方,还养着些一般公子都没有的嗜好:“若是早些晓得,也不用费工夫打听钱庄了。”

“那咱们可得好好谢谢人家,你瞧着怎么谢李公子。”

“大哥不必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李橙为人不拘,到时候我去县学里给他带点福禧斋的糕点,再者铺子出新的糕点先送去给些给他就是了。”

杨成点头:“那就按你说的做。”

银子拿到手后,一品香的事情也能算是落下了,但是杨晔却还闲不了,这朝得重整一品香开业,把那边的招牌换成福禧斋的,糕点也得赛选着用,能精进的都得精进,趁着这次吃下一品香,他决定再推出一款新的糕点,把气氛再吵的热一些,往后生意也更好做。

现下虽然有不少商户都得了福禧斋买下一品香的风声,可到底大众食客不知道,只晓得一品香关门了,他们还得手脚快些,不然等着以后食客们都下意识的觉着一品香倒闭不开门了,那可丢了老字号的优势。

阿喜见杨晔回了铺子,道:“先前温秀才来过,送、送了一篮子咸鸭蛋来便走了。”

“他可是来找我有事?”

“倒、倒是不像有事,像来县城买东西,顺道过来。”

杨晔点点头,这个月朝廷给廪生发放了银子还有米粮,他都有一两银子,温寒还要多上一点,趁着放假的日子来县城里置办些东西倒也正常,也亏他有心了,之前在学堂的时候见他用咸鸭蛋下饭,他夸赞了句好吃,没成想就放在心上还特地送了一篮子来。

阿喜去屋里拿杨晔前两天换下的衣服来洗,顺道就引着他去瞧了瞧,鸭蛋个个饱满,都是清洗干净了的,瞧着很是讨喜:“晚上煮点也好。”

杨晔见阿喜抱着衣服,要去自己接过来:“我自己洗便是了,一天也没有看你闲下些什么时辰。”

阿喜却抱着衣服不撒手:“洗衣做饭,原、原本就是我该做的。”

“水太凉了,左右现下我也无事,你去做饭我来洗吧。”杨晔饮食起居都被阿喜照料着,好些日子都没动过手做这些杂事了,想来让年纪不大的阿喜做这么多,他心里总觉着歉疚,伸手要去拿衣服,阿喜却不高兴了,两人僵持之间一张纸竟从衣服里滑了出来。

阿喜迟疑的看了一眼,蹲下身去捡起:“这、这是什么?”

杨晔眉心一紧,想起是几日前课堂上随意写下的诗词,顿觉有些尴尬:“没什么,不过是学堂里抄写的诗句罢了。”

他欲要拿回,谁料阿喜使性子把叠好的纸藏到了背后:“有、有什么是我不能看的吗?”

杨晔无奈笑:“没什么不能看的。”

只是有些像第一次写情书还没递出去,先被心上人撞见了一样,难免有些不好开口。

两人相处已久,阿喜极少看见杨晔发急,自是对纸业里的内容产生好奇,可又不敢真的忤逆杨晔的意思,见他真是应允了才慢慢把纸打开。

里头仅两行字: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他日日督促杨晔读书写字,一眼便识得是他的字迹,长眉微不可查的动了动:“阿晔这是写、写给谁的。”

杨晔摸了摸阿喜的头,略微意外:“你可知这两行诗词是何意?”

“难、难道阿晔觉着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就可光明正大放在衣袖里,转而送给会诗词的小姐吗?”

“怎么会,我是写给你的。”

阿喜却不依:“阿晔既然早觉我、我不明白这诗词的意思,又怎么写给我。”

杨晔哑口无言,一个头两个大,这小哥儿闹腾起来也是让人难以招架,他连忙哄道:“我只是在读诗词的时候想到我们家的阿喜,想着我们的日子平和顺遂,觉着这诗词很应景,一时兴起便写下来了,没想那么多来惹你不高兴。”

阿喜心情好了些,他把诗稿重新叠上,小声道:“阿晔可是觉得我、我太不懂事了。”

杨晔一把将人抱了起来:“没有的事,小朋友懂事不懂事我都是喜欢的。”

阿喜埋在他脖子上,没有再说话,心下却还是不得不多想一些,到底是读书人,眼界宽了以后总想着能和自己匹敌的,读书人好风雅,县城里会琴棋书画的小姐多的是,想必学堂里别人谈起,杨晔多少也是会为之动容一些。

他现在这样子,实在是没有让杨晔拿的出手的地方,如此想来,到底是有些灰心的。

夜里,家里煮了一锅粥就温寒送来的咸蛋吃,蛋壳儿撬开,蛋白的味道咸淡适中,倒是没什么特别之处,最可口的还属内里金黄流油的咸蛋黄,又松又沙,就是小指头那么点蛋晕在嘴里,浓香的味道便充斥着整个口腔。

咸蛋的好坏,往往就是看蛋黄了,没那门子手艺,还真做不出这个味道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