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出诊的机会 - 农门医女:背靠王爷好乘凉 - 白饭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九章 出诊的机会

胡霁色很冷静地对胡丰年说了大概的情况:“我觉得是皮肉伤出血。”

老爷子敏锐地抓住了重点:“你觉得?!”

胡霁色不是第一次面对患者家属的质疑。她只当自己现在的身份是个实习医生,说完该说的,一切听凭胡丰年。

“我给她行一套针顺气止痛,你来给我打个下手。”

胡丰年不稀罕和老头子多解释,直接背着药箱又进去了。

这一下,不用人叫,王婶朱婶和李氏也蜂拥而入。

见窗户开着条缝,李氏不禁道:“你咋开窗呢?坐月子不能受风你不知道?”

她指的当然是胡霁色。

胡丰年道:“我让她开的……你不要在这里喧哗,都让到一边去,让屋里通通气。”

李氏嘟囔了一声,只好退开了。

胡霁色万万没想到胡丰年竟然会针灸。在她的印象中,古代民间大夫的水准都比较一般,更不提这种乡下的赤脚大夫。

一时之间,她不由得对胡丰年也有些刮目相看起来。

“炙针。”胡丰年教她做。

所谓炙针,是用烛火烤炙银针。这个时代大多是高温消毒,同时给工具一定的温度。

在众目睽睽下,胡霁色熟练地不像生手。

听着王婶和朱婶有些诧异的低声夸奖,胡丰年一边行针,一边勾了勾嘴角。

胡丰年没有解说,但下针主要在手部和头部。

等做完这一切,他嘱咐胡霁色把针包收好。

“娘没有大碍,但这屋子里烧着炕,每天至少要开半个时辰的窗户通通风。然后娘的伤口,每天都要清理。”

胡丰年说完,老爷子就看着胡霁色。

胡丰年立刻就道:“霁色丫头还有别的事要做。”

老爷子脸上不由得就有些讪讪然。

这时候,王婶就道:“老爷子,虽说这也不关我的事,但老太太这又有儿媳妇,又有亲闺女的,怎么好让一个小孙女来伺候这些事儿?说出去也让人笑话。”

老爷子脸上更挂不住了,最终看向李氏。

李氏:“……”

她连忙道:“那宝珠肯定要亲自伺候娘的。您又不是没看见,刚才宝珠多担心她娘啊。”

眼看他们掰扯不清,胡丰年就欲带着胡霁色走了。

王婶见了,连忙跟了上前去,道:“麦田她爹,我这腰上的老毛病,每逢阴天下雨就疼得不行。你总说你不方便瞧,现在我看霁色丫头也能干,能不能让她来给我瞧瞧?”

麦田是胡丰年和已故的原配生的大闺女,大前年已经嫁到县城里去了。

胡霁色顿时就激动了!她忙活了半天,不就是为了这个吗!

然而胡丰年却有些犹豫,道:“嫂子,您是老伤,这丫头还欠些火候。”

王婶连忙道:“我不急!我这老腰都疼了三四年了,也不至于这一两天就受不了了。”

胡丰年看了胡霁色一眼,虽然竭力掩饰了,可嘴角还是有一丝笑意。

王婶又拉着胡霁色说话,说了一大串什么“以前不知道霁色丫头这么能干”之类的。

朱婶也凑过来连连附和。

要知道,人吃五谷杂粮,都是要生病的。无论在哪里,大夫的地位都是相当高的。更何况胡家村的医疗资源原本就稀缺。

王婶看胡霁色穿的单薄,又非说明天要给她拿些旧衣服来,坚决不让她推迟,还非说让她别嫌弃!

眼下孙氏虽然脱离了危险,但整个人精神气还是不大好,没能出来作妖。

胡宝珠倒是不找胡霁色的岔了,反而见天儿地逮着李氏吵架。

给孙氏打理身子的事儿,胡霁色不干,自然就会落到李氏头上。

胡宝珠绝对是个孝顺女儿啊,监督李氏干活,绝对比谁都勤快。

听说李氏在胡宝珠那受了气,回去还把她男人给打了一顿。

但他们在那折腾,大房就很太平。

胡丰年虽说没有带继女出去,但放了话要她在家里养伤,每天晚上去给孙氏复诊也带着她。但复查只是诊脉,孙氏精神又不大好,也不大闹腾。

小茂林也不出去瞎跑得像个泥娃子,这几天吃得又饱,整个人粉嫩嫩水灵灵,像颗小丸子似的。

再就是兰氏,被胡霁色拘在自己跟前儿,每天缝缝补补的,也不出去瞎转悠了。

别看她精神有些恍惚,针线活是真的做的不错。

胡霁色在大房找出不少便宜又透气的麻布,缝了一块大的挂在墙上,然后让兰氏往上面缝小袋子。这样一来可以利用热墙烘药,二来也方便收纳。

胡丰年回来看过之后,觉得很满意。

在家里安静地将养了有五六日,胡霁色每天给自己上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