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左右眼都跳灾
左右眼都跳灾
秦荀殷回答:“是刑部尚书古大人的千金,古家大小姐古言玉,微臣回来的时候路过清水寺,机缘巧合救了她一命,京中便传出些流言,损了人家姑娘清誉,微臣就想正巧府里没有女主人,不如微臣就娶了她好了。”
古宏不过是个二品文臣,家中既没有爵位,手里也并无什么权势,他能当上刑部尚书,还是隆安皇帝见他颇有几分本事,才亲自将他提拔上来的,对他倒是放心。
只是隆安皇帝道:“古宏只怕不愿意将女儿嫁给你。”
“满汴京城,只怕没有哪家愿意将女儿嫁给微臣的。”秦荀殷很无助。
“朕知道了,这件事朕会好好琢磨琢磨,你若是无事便先回去吧,”隆安皇帝道。
秦荀殷知道,隆安皇帝这是松口了,只是到底会不会为他赐这门婚事,还得看他调查后的结果,隆安皇帝已经足够忌惮他,必不会让他和朝臣有更多的瓜葛。
而倘若古宏是个安分守己的,这门婚事便无阻碍了。
秦荀殷谢了恩,退出御书房。
古府,古言玉今日早上起来,眼皮就一直跳啊跳的,
直到用了早膳也没消停,她坐在房里看书,忽然问春花:“右眼跳灾,左眼跳什么来着?”
春花回答:“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姑娘是哪边的眼皮在跳?”
古言玉道:“左眼。”
“那说明姑娘最近会有好事啊!”秋月抱着一个花盆走进来,笑眯眯地接话,她把花盆放到堂屋里的花几上,又道:“奴婢刚刚去端花盆的时候,听到养花的婆子说,老太太刚刚在屋里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也不知是什么事,姑娘要去看看吗?”
“当然要去,”古言玉赶忙放下手里的书,笔直地朝外冲,“祖母年纪大了,突然发大火,容易伤了身子,秋月,你陪我去祥和院,春花,你去请个大夫来。”
主仆三人分两边走,古言玉赶到祥和院的时候丫鬟正在屋里收拾被老太太摔碎的十样锦茶盅,古言玉眼皮又是一跳,这套茶盅老太太可是很喜欢的。
“祖母为何事发了这么大的火?”古言玉走到老太太面前,容青识相地让开,古言玉伸手轻轻拍着老太太的后背给老太太顺气,“祖母快别气了,仔细伤了身子。”
老太太深深地吸了几口气,面色稍霁。
待丫鬟将屋里重新收拾干净,容青吩咐屋里的丫鬟道
:“你们都出去吧,若没有叫你们,都不要进来。”
秋月与其他丫鬟们一众退了下去。
容青微微一福身,道:“大姑娘来得正好,老太太正吩咐奴婢去请大姑娘呢。”
古言玉疑惑道:“到底是何事?”
老太太握住古言玉的手,微微叹了口气。
“是大夫人,”容青回答,“老太太担心真的有人对大姑娘和五少爷不利,特意吩咐奴婢调查流言之事,奴婢已经查得十分清楚,是大夫人专程使了银子,找人传出去的。大夫人主持中馈多年,对外面的事情不可能不清楚,尤其是威远侯克妻之事,她明明知道谁嫁给威远侯谁就得死,她却还是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所以老太太才格外生气。”
古言玉则想,多行不义必自毙,陶翠翠这蠢货跟她女儿一样蠢,做个事情都这么不利索,竟然还真让老太太查出了源头,活该!
她秀丽的眉毛微微拧起,并未露出意外之色。
老太太就问道:“你早就猜到是她?”
古言玉苦笑:“祖母,母亲平日里待我不是极好的吗?无论我犯了什么错,她都会给我兜着,她教我如何勾引卫公子,如何对卫公子死缠烂打,不让他接触别的姑娘,还告诉我,祖母和父亲都是极疼我的,倘若我想见卫公子,你们却不同
意,就让我一哭二闹三上吊,你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我死吧,所以只要我以死相逼,我总能得偿所愿的。还有二妹妹,对我毕恭毕敬,谦让有礼,总是帮我说好话,她们母女对我多好啊!”
她嘴上说着好,脸上却看不出半分好来,好似有满腹的愁苦无处宣泄。
她道:“祖母应当知道,有一个词,叫捧杀吧,这是很多当家女主人对家中的其他子女惯用的伎俩,我只是没想到,母亲竟然也会用这种方式来对付我,我虽不是她亲生,可到底也是敬她的呀,她怎么就如此看我不惯呢。”
老太太面色沉怒,对古言玉道:“没事的,祖母会给你做主。”
古言玉思忖片刻,却道:“这件事便就这样算了吧,难不成还要闹出去让别人看我们古家的笑话吗,让别人知道古家主母蓄意谋害嫡长女?”
她微不可闻地发出一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冷笑:“我已经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纪了,二妹妹和三弟也该议亲了,四妹妹也不小了,这事若是传了出去,他们还如何做人呢?孙女又如何自处呢,所以啊,这件事便让她过去吧。”
容青一下子红了眼眶:“难不成大姑娘就白白受了这等委屈?”
古言玉就笑:“有什么委屈的,只要祖母护着我,爹爹护着我,我不觉得委屈,以后我防着点母亲就是了,我也不是以前的傻子了,他们没那么容易害我的。”
容青道:“可如今不就已经害着了?!”
古言玉:“…威远侯府也不是真的就要娶我去当侯爷夫人的。”
她话音刚落,就有丫鬟匆匆在外面禀道:“老太太,宫里有人来传圣旨了,请老太太、老爷还有夫人和各位姑娘一起去前院接旨。”
圣旨?
他们古家不过区区二品官员府邸,就算是古宏升官,也是在朝中就接了旨,还从未有圣旨传到府里来呢,今儿是撞了什么邪走了什么运了?
古言玉心头升起不详的预感,扶着老太太快步去了前院。
来传圣旨是隆安皇帝身边的安公公,前院的大门处齐刷刷跪了一地古府的人,安公公展开圣旨,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刑部尚书古宏之女古言玉,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威远侯秦荀殷,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古言玉待字闺中,与秦荀殷堪称天造地设,为成佳人之美,特将古言玉许配秦荀殷为正妻
,择良辰吉日完婚,布高中外,咸使闻之,钦此。”
古言玉:“…”
她刚刚还说,威远侯府并非是定要娶她的,没想到打脸来得如此之快,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地疼,不仅脸,连心都跟着疼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古言玉的身上,有人哀愁有人欢喜。
安公公尖声尖气道:“大姑娘,接旨吧。”
古言玉强自镇定,俯首道:“臣女谢皇上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