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心思不正 - 毒女嫁到 - 琰兰七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毒女嫁到 >

第二百零六章 心思不正

心思不正

虽然古言玉说得有道理,但是她就是觉得气愤,侯爷为什么关她?还不是因为古言玉?这一切都是古言玉害她的。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吕氏暗暗告诫自己,现在她还不是古言玉的对手。

她乖巧地应道:“夫人说得是。”

古言玉就端了茶:“既然如此,你便回芳菲苑去吧。”

没见到侯爷,吕氏很失望,她明明是掐着秦荀殷下朝的点过来的啊,这么好的在秦荀殷面前挽回脸面的机会就白白地错过了。

吕氏郁闷地往外走,谁知刚走到门口,秦荀殷回来了,吕氏赶忙跪下朝秦荀殷行礼:“给侯爷请安。”

秦荀殷绕过她进了屋,看也没有看她一眼,好像根本没看见她似的。

吕氏心中一窒,感觉自己变成了秦荀殷眼里可有可无的一条狗,她殷切地望向秦荀殷,却对上古言玉朝她看过来的目光,那眼神淡淡的,却有种看透一切的冰凉。

吕氏感觉有一股凉意从脚底蹿上来。

古言玉替她解围道:“吕姨娘给您请安呢。”

秦荀殷这才看了吕氏一眼,不过很快就转开了眼睛,对古言玉道:“我有话跟你说。”

古言玉只好自己开口让吕氏起来:“吕姨娘起来吧。”

吕氏慢悠悠地起身,不甘不愿地望了眼秦荀殷留给她的背影,福了福身,转身退下了。

秦荀殷见碍眼的走了,这才道:“皇上划了埠阳给大皇子为封地,命大皇子年后启程前往封地,若无圣旨,终生不得回京。”

古言玉就笑道:“皇上还是仁厚的,这是在保护大皇子啊,否则等太子登基,大皇子这个曾经和他争过储位且数次害他性命的,只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何止是只怕,是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埠阳虽然并不富饶,但也绝对不算贫寒,大皇子若能在埠阳安分地生活,兴许还能长命百岁呢,”古言玉其实是想说“兴许还能熬到李修寒驾崩呢”,不过这话有点大逆不道,她到底没有嘴快地说出来。

秦荀殷道:“大皇子一离京,这个汴京就是太子的天下了。”

“不好吗?”

“皇上前阵子病重,太子借此机会揽了很多权利在手里,加上皇上对他日渐信重,已经隐约有让他监国的意思,朝中也有大臣提出让太子监国,皇上身体大不如前,也有这个意思。”

“那您难不成是在忧心太子会反?”古言玉道。

秦荀殷摇头:“不是,我只是单纯地不喜欢这种太子想反就能反的局势,若是皇上和太子同一个鼻孔出气还好,若是有分歧,就容易出事。”

古言玉道:“前线太平,管他们内部怎么乱呢。”

“若是前线不太平呢?”

古言玉顿时就紧张起来:“前线怎么了?”

“没事,我上次不是跟你说有几个探子失去了消息吗?我刚刚回来的时候,前线来信,他们还是没有消息,而且我们再次派进去的几个探子也失去了消息。”秦荀殷有点忧心。

若前线不平,汴京再乱,就容易出大乱子。

“这不是明摆着您的军营里出现了内奸吗?”古言玉道,“若是没有内奸,十八

部落的能一抓一个准,让他们全都失去联络?”

秦荀殷:“正在查。”

古言玉能理解他,能被派出去的定然都是有本事的人,这些人都是人才,秦荀殷爱惜自己身边的将才,将才出事,他当然心有不安。

只是现在他人在汴京,西北的很多事情他都不能亲自处理。

古言玉小小地觑了他眼:“侯爷是不是想去一趟西北?”

秦荀殷的确有这个想法,但是如今古言玉身怀有孕,而且正月就要生产,西北山高路远,往返一趟少说也要三四个月,他在这个时候离开,古言玉生孩子的时候他就赶不回来了。

生孩子于女人而言乃是十分重要的关卡,顺利的就是母子平安,不顺利的就是一尸三命,他不在,实在是不放心。

古言玉看出秦荀殷的犹豫,道:“妾身于侯爷而言虽然重要,但是侯爷,您是大梁的侯爷,凡事当以国事为重,您若是不放心西北,便亲自去一趟,妾身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秦荀殷虽然知道她聪慧,但是也清楚,女人生孩子的时候主要还是靠别人,那是

她最脆弱、需要保护的时候,她就算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在剧痛之下,也难免会不清醒。

秦荀殷抚了抚她的发顶:“再等等消息。”

古言玉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理性告诉她,让秦荀殷去是对的,感情上她却不愿意秦荀殷去,倘若她不是即将生孩子,就算秦荀殷去个一年半载都无所谓,她能保证他后院的安宁,但是她生产在即,若是难产,有些事情只怕只有秦荀殷才能做主。

她保持着自己的镇定,尽量不让秦荀殷看出自己的失落来。

转眼过了两日,古言玉虽然并未因秦荀殷所说的事情刻意耿耿于怀,但心中却始终记得这件事,而就在此时,江素素特意来探望她。

古言玉觉得奇怪,虽然那日她们表现得十分要好,但是到底好不好人精一眼就能看明白,江素素也不是那等没脑壳的女人,怎么突然想着来见她了?!

“知道二婶就要生了,特意给二婶的孩子做了两件小衣送过来,我的针线一般,希望二婶不要嫌弃。”江素素依着古言玉的话在旁边的紫檀木椅上坐下来。

“你有心就已经是最好的,”古言玉对江素素十分温柔,看那针脚的确一般,笑道:“像我们这样的,府里都有针线房,也不需要有多好的针黹功夫。”

江素素也笑:“二婶真会安慰人。”

“我说的是事实,我呢,也就针线勉强能见人,不像你们,琴棋书画样样都会,我知道你的琴是最好的,一曲‘蝶双飞’弹得出神入化,听说你棋下得也好,可有和大侄子对弈过?”

说起这点,江素素倒是真的有点骄傲的:“相公他下不过我。”

古言玉听着这般坦率的话,哈哈大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