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根据供词,年沛山成为了众矢之的,罪名几乎是板上钉钉,要求皇帝下旨定罪的呼声日益强烈。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此事,常言道平白得来的福气,要有命可以享。
在他们眼中,年沛山运气极好,却无福消受。可怜了他新娶不到半年的娇妻,怕是要共赴黄泉路。
少不得还要连累她娘家。
苏宓姿正在房里坐着,望着窗外的枯树,在秋风中瑟瑟,树叶哗啦哗啦往下掉,仿佛是不幸的预兆。
她手里揣着一袋锦囊。
这锦囊是黑绸底,金线缝制而成。上头绘着栩栩如生的龙。
昨晚上,忽而有人夜闯年府。窦智第一个发现,差点与对方兵刃相见。
“赵公公?”窦智差点收不住刀。
他常跟着年沛山行走于宫中,在皇上身边见过赵公公,老熟人了。
赵公公示意他不说话,将黑色锦囊递给他,旋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同一阵风,融入了夜色中。
窦智将这锦囊交给了苏宓姿和年老夫人。
自从年沛山被指认通敌叛国,两个女人已经麻木,大眼瞪小眼,相对无言许久。
若只是两个婆娘便罢了,偏苏宓姿肚子里还有个小的。婆媳两个都意难平,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打开锦囊,只有一片小小的宣纸,纸上写了一个字:“定。”
“这是什么意思?”苏宓姿很迷惑。
皇帝想要说什么呢?
年老夫人沉吟片刻,对着烛火,说:“这是叫我们不要多想,沛山不会有事。”
说着,老夫人自顾点头,像是肯定自己刚刚说的话。
苏宓姿捏着那张纸条,深吸一口气,她只能相信皇上的话。
听婆母说,当年年著淳对皇帝忠心耿耿,皇帝是有目共睹的。就算事情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就算皇帝也无法力挽狂澜,他也不会坐视年沛山去死,不会让年家断了香火。
在家中坐了一早上,苏宓姿心中忐忑,面色苍白,也只有将那锦囊贴在胸口,才能停止胡思乱想。
未到正午,春笺从外头飞快跑进来,燕子一样,她报喜:“小姐,姑爷……无罪释放了。”
她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手指着门外。
无罪释放,那便是要回到家里。
苏宓姿没想到这般突然,她什么都没有准备,赶忙去门口迎接,叫人去通知老夫人。
老人家年纪大了,整日担惊受怕,恐身子骨受不了。
苏宓姿扶着下腹部,赶忙起身。
或许是绷得太久,突然放松,头晕得厉害,她撑着桌子,勉力站起来,却又倒下去。
春笺没料到这样,来不及去扶。
房门外进来一个男人,伸手轻轻将她捞在怀里,微微侧身,挡在她的小腹跟前,隔开坚硬的桌棱。
苏宓姿睁开眼睛,正看到年沛山。
他唇角带着微笑,伸手抚摸她额头上的冷汗:“不舒服怎么还硬撑着?”
尤其她还有身孕。
苏宓姿有千言万语想问他,但她知道,这时候该让他先去见婆母,便让他安心。
“嗯,我马上回来。”年沛山真没料到,这次的事竟让婆媳两个这般互相体谅。
年沛山去寿安堂的空隙,苏宓姿叫丫鬟准备热水和豆腐。
还有火盆。
年沛山出大狱,回到家里,竟没人准备跨火盆去霉的事。虽说只是寻求心中的安慰,但她还是要坚持。
年沛山回来时,被要求跨火盆,还要吃・白豆腐,真是无奈,但眼前的小妻子满脸的期待,他只好照做了。
苏宓姿给他准备了衣裳,放在净室。
年沛山进去洗澡,她也要进去。
年沛山不许:“你进来做什么?”
“我帮你搓澡。”苏宓姿说。
年沛山看她微微鼓起的肚皮,孕相明显,对一旁的窦智挥手:“你来。”
苏宓姿被拒绝了,但也不和他辩,自顾自走进净室。
窦智望着年沛山:“爷,这――?”
年沛山叉腰,叹口气:“你下去吧。”
苏宓姿坐在净室里的小凳上,手搭在肚皮上。这模样不像是来伺候夫君洗澡的,更像是来看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