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安抚 - 闺门心计 - 悠南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闺门心计 >

第45章 安抚

祝妤君回到碧云居,见小张氏、祝妤桐、周嬷嬷等人神情焦虑地站在庭院。

“小姐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周嬷嬷双眼通红,知晓小姐要被家法,她们都急坏了。

祝妤君没心没肺地开起玩笑:“本以为只是关祠堂,没想到差点儿被打,幸亏春桃勇猛,我也福大命大。”

“你这孩子,竟是一点也不害怕。”小张氏拭了拭眼角,“往后遇见那些贵家的,我们好生说话罢,实在不成,见了礼躲开或者不开口便是。”

“好,这次是孩儿不对,没有思虑周全,往后孩儿听娘的。”祝妤君歉疚道。

“你好意思说没思虑周全,我看你算盘打得比谁都响。”

祝妤桐撅起嘴,在知晓父亲跟进祠堂,有丫鬟盯梢没法偷偷送饭时,她也忍不住抹泪。

“八妹宽宏大量,我真知道错了。”祝妤君双手抱头讨饶,滑稽模样惹得一众人又哭又笑。

周嬷嬷看向仍紧紧握着大棍棒的春桃,叹气道:“春桃这丫头听到小姐被婆子拖走,也不知从哪儿寻摸到的棍棒……”

府里长辈惩戒晚辈,符合伦理纲常,春桃拿棍棒打趴长辈房里下人,却是大事。

祝妤君遇到麻烦时,周嬷嬷等人干着急却无计可施,衬得春桃鲁莽的忠勇格外难能可贵。

祝妤君笑道:“春桃实是勇武,可惜你们没瞧见,多亏春桃拖延时间,我才免受皮肉之苦。”

夸完祝妤君回头朝春桃交代道:“春桃下次行事前,先问问周嬷嬷或者香巧,今儿我两运气好,若没有忽然送进合寿堂的那封信,都得遭殃。”

“反正在奴婢倒下前,没人能伤害小姐。”春桃雄赳赳气昂昂地说道。

“谢谢你。”祝妤君拿下春桃手中棍棒,“已经没事了。”

回到屋子,祝妤君劝小张氏去陪父亲,父亲所受打击不小,东府人的无理及炮制坊之事,想来该令父亲产生怀疑了。

……

小张氏离开后,崔公子请六小姐医治,并将借住祝府的消息便传到碧云居。

祝妤君正在沐浴,青丝如瀑散在光洁的脊背,朦朦胧胧水雾融了豆皂清香。

听到消息,祝妤君的惊讶不亚于刚收到信的祝老太爷,她原以为那只是一封感谢信。

诊治也罢,为何住祝府?

东府人与崔家往来频繁非她所愿,她已指出崔元靖病症所在,崔家找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夫诊治即可,真真是多此一举。

祝妤君闷闷地将半张脸沉入水中……

……

翌日天蒙蒙亮,合寿堂的桂枝候在碧云居厢房外请人。

老太太唤六小姐过去用晨食,可麦冬言六小姐昨儿受惊吓,一直无法入睡,天将亮才开始迷糊。

桂枝以为麦冬是三太太的人,相信了祝妤君被吓到失眠一说,哪里知道麦冬早已投诚,有老太太的交代,她不敢催促。

祝妤君照旧卯时末刻醒来,听闻桂枝在外头等了小半时辰,笑嗔麦冬调皮。

梳洗妥当随桂枝到合寿堂,祝老太太再次就昨日事情安慰祝妤君,而不阴不阳的郭氏,也变回曾经‘疼爱’侄女儿的三伯娘。

“我早说六丫头是姐妹里最聪明的,学几日医术,便有了大用处。”郭氏笑道。

昨日郭氏回桂兰院仔细思量一番,她的儿子祝明灿与崔二公子年纪相仿,若能趁崔二公子在祝府这段时间打好关系,成为至交好友,明灿在老太爷和老太太心中地位必大不相同,而她女儿也是娇滴滴的人儿,孩子间相处多了,指不定有多大福气。

崔二公子到祝府是请六丫头看病,六丫头于祝家有用,她还傻傻地去作对不成?反正五房在他们府里跑不掉,不急于一时。

绕绕弯弯的好话说了不少,祝老太太终于提到替崔二公子诊脉。

“……昨日君儿单凭‘望’便断出崔二公子身上微症,可见君儿确有天赋,能人所不能,既然崔家信任我们,令崔二公子入住我府,那么君儿定要尽力为崔公子诊治,不能辜负崔家的信赖。”

祝妤君夹了只水晶虾饺放入祝老太太瓷碗,“伯祖母放心,崔二公子的微症其实不能算病,只是放任不管引发鹤膝风的可能性极大罢了,待孙女替崔二公子开几服药,保准崔公子不出三日完全恢复,无须再住府里。”

“咳、咳。”虾饺太滑,险些将祝老太太噎着。

祝老太太放下碗筷,苦口婆心地说道:“君儿啊,替崔公子解患是对的,但是呢,君儿该明白,病不是治愈便万事皆休的,君儿懂不懂药膳?”

祝妤君点点头。

祝老太太很欣慰,“懂就好,既然崔家信任,到时君儿要替崔公子调理好身子,多开点药膳,多吃几个月。”

“是啊,若君儿不得空,可以让你五姐负责每日药膳事宜。”郭氏连忙在旁说道。

祝妤君想起崔二公子那双灿若明星却充满戏谑不羁的眼睛,心下冷冷一笑,祝老太太和郭氏是巴不得崔二公子住下别走,最好再住成她们的女婿吧。

祝妤君虽不希望东府与崔家有过多交情,但既然眼前境况改变不了,她便往好的地方想。

崔元靖在祝家的这段时间,祝老太太和郭氏不敢对五房怎样,她可将心思全部放在西府产业上。

毕竟再过三年,北地将乱。

对于北地的百姓,除了医术上的绵薄之力,旁的她不知道荣亲王军队为何会垮,亦阻挡不了瓦刺入侵,她目前唯能护住家人,尽快脱离东府控制,收回属于西府的产业……

祝妤君喝完粥,想起什么,与祝老太太说道:“伯祖母,待崔二公子到了,孩儿在合寿堂替崔公子诊脉。”

在合寿堂便是在她身边,祝老太太满口答应,“可以,君儿考虑得很周到。”

……

崔二公子定在未时入府,时间尚早,祝妤君用过早饭无事先回碧云居。

刚出月洞门,祝妤君听见有人在喊她,是大太太董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