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不记得
祝妤君惊讶地停下手。
去鹿鸣书院吗。
闻道之老先生是鹿鸣书院的院主,不过常年在外云游,听说前两月有回一次书院办讲学。
“张老太医途中遇见闻老先生,他们两位老人家同行做了伴。”连昭廷解释道。
“我外祖父也在北地?”祝妤君更惊讶了,照之前母亲收到的家书,外祖父还需大半月才到。
连昭廷点头,“对,张老太医离开江南,想绕去京城看太子,被闻老先生拦住了。张老太医这几日常与我们见面,不便暴露行踪,待事情全部安排好,再去西府看望你们。”
看望家人可以光明正大。
祝妤君让香巧拿来披风,“事不宜迟,我们快去吧。”
闻老先生在,外祖父也在,祝妤君嘴角轻扬,眼角微有湿意。
“我还担心六小姐不信我。”连昭廷很开心,“六小姐坐我的马车,里面烧了三个炭炉,温暖如春。”
祝妤君颦眉,“三个炭炉你也不怕被毒死,记得马车窗户别关太严实。”
连昭廷委屈,他又不傻,正继续软磨硬泡,千枫从学徒那得知祝妤君要出门,兴冲冲地赶着马车过来了。
“小姐,小姐,卑职来了。”
成汉去句州找兄弟,千枫暂时保护祝妤君。
千枫看见连昭廷,高兴地说道:“公子,您看卑职的坐凳,有毛皮,六小姐令人给垫上的。”
连昭廷呵呵笑,一开始让保护六小姐,千枫还不情愿,嚷嚷要换泽平。
现在呢,瞧那笑得见牙不见眼的小样儿,怕是成汉回来,都不肯离开吧。
香巧扶祝妤君上马车。
祝妤君自个的马车亦布置得暖和,宽椅、软靠皆垫两层褥子。
一前一后两辆马车往鹿鸣书院方向行去。
祝妤君拢着手,透过车窗缝隙看街面上飘舞的雪花。
安阳城鹿鸣书院,她不曾进去过。
前世随着北地大乱,鹿鸣书院关了门,闻老先生继续云游四海。
后来有几位老夫子在南方重新开书院,彼时梁朝国力不断衰退,庙堂至民间,俱是一片颓废气象,书院内的求学氛围远不及当年北地……
学院正门不能走,马车绕到右侧山道。
鹿鸣书院倚山而建,依山势分三层。
马车停在第二层空坪上,而后连昭廷和祝妤君徒步至藏在林间的第三层。
山不高,可由于天冷,云层压得很低。
走在崖边的山道,往下看是一片朦朦胧胧的云雾,学舍、亭台、屋檐全看不见,偶有生长得格外高大的松柏,从云雾中冒出绿到发暗的树尖。
若非天气实在太冷,冻得人脑子格外清醒,祝妤君会以为此处是仙境。
“终于到了,可以喝一杯热茶暖身子了。”连昭廷感慨。
一处白墙黑瓦的院落赫然在前方。
院落大门牌匾题‘昭贤’二字,往里走,青石子路两旁随意摆放了几块雕祥瑞纹的石板。
听见动静,一名圆乎乎的小书童钻出厚厚的棉帘。
“是二公子和六小姐吗,是的话快进来,别磨蹭,我要冻坏了。”小书童埋怨道。
小书童生得可爱,祝妤君上前想摸摸小书童脸蛋,被小书童一下躲开。
“你手冰,不要碰我。”
说完抬头看见祝妤君模样,小书童脸一红,“一会手热了,我再给你摸。”
小书童主动牵起祝妤君的手。
祝妤君忍住笑,扭头调侃了连昭廷一句,问小书童是不是他带大的。
连昭廷一头黑线,他是风流不是好色,何曾像书童直接上手。
“六小姐,你哪日有空,到王府我让三弟耍大刀你看,我三弟四岁,正是滚圆好玩的年纪。”连昭廷讨好地说道。
王府三公子耍大刀……
三公子是王爷和王妃的幺子,想必很受宠,连昭廷也不怕被打。
先进一道门帘,再过一处落满雪的天井院。
小书童在一扇半弧形的菱花双扇门前停下,抬手扣门,“先生,六小姐来了。”
小书童已忽略连昭廷。
不等里面回答,小书童直接推开门。
室内暖意涌出来,带着淡雅茶香。
茶香是祝妤君熟悉的,闻老先生喜欢衡山石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