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北境小曲 - 闺门心计 - 悠南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闺门心计 >

第220章 北境小曲

正将自己埋在药草堆里的祝妤君听说太子要吹笛子,点点头将沾在身上的草梗和枯叶扫去。

太子不被束缚于厢房中,整个人开朗活络起来。

而祝妤君不必故意刺激太子,话少了。

祝妤君沉默下来,太子反而不习惯,没事儿就找祝妤君到屋里坐。

“殿下。”

祝妤君进厢房看见太子在摆弄白玉竹笛。

“六小姐可曾听过用笛子吹奏的汉宫曲。”太子笑问道。

祝妤君摇头,以为太子要开始吹笛子了,不想太子絮絮叨叨地说起往事。

“……母后擅古琴,评母后的琴艺为全大梁之首都不为过,我小时跟随母后学音律,父皇知道了不高兴,言我乃储君,该随闻老先生多读圣贤书,学习治国理政,读书之空余,亦不能玩物丧志,该习武,学一身本事,还请了曾经出征苗疆的老将军教我和堂弟连昭显……母后不理会父皇,告诉我累了就弹琴吹笛子……我在音律上刚学有小成,能帮母后修补古曲了,母后就离世了。我不如父皇勇敢,消沉悲痛,书念不进,武功没再练。我不练武,连累堂弟也不能练……后来我终于觉悟,决定努力读书,替父皇分担,将来成为明君,慰藉母妃在天之灵时,中毒了……”

太子不停地说,像个小话痨,似要弥补八年的沉默。

祝妤君默默地听,她挺同情太子,生在帝王家意味着生命中充满残酷和无情。

同情归同情,听多了,祝妤君有些犯困。

直到太子提及世子连昭显,祝妤君才眨眨眼,重新打起精神。

“殿下,荣亲王府世子是怎样的人?”祝妤君问道。

荣亲王世子连昭显与太子年纪相仿,同年出生,仅小数月。

世子六岁被送来京城。

祝妤君对世子颇好奇,连昭廷递来的消息言他会努力留在京城,让她安心替太子医治。

寻常一句回话,祝妤君却自‘努力’二字看出端倪。

努力意味着不容易。

皇上不在意连昭廷留不留下,能为难连昭廷的,只有世子连昭显了。

难道世子与她外祖父一样,担心连昭廷停留久了,会回不去吗?

太子抬头看帐顶,似在努力回忆。

“堂弟不常说话,不计较任何事,文比武好,父皇初始重视堂弟,常让我两在一起……后来我中毒,未再见过堂弟。”

太子没有评论世子品性。

祝妤君亦没有再问。

世子小小年纪失去王爷和王妃的庇护疼爱,日子战战兢兢,心里落差必是极大的。

太子吹了一个音,皱皱眉,让丫鬟推他去庭院。

祝妤君跟了去,安静地坐在廊下。

太子在音律上确有天赋。

初始些许不流畅,可很快找回感觉,笛声如行云流水,极悦耳动听。

太子一连吹两曲,笛音牵动庭院枝桠颤颤巍巍。

春意融化的寒冰,在梅花瓣上划出浅浅的痕迹,闪着光,滴落到玉笛上。

祝妤君眯起眼,悦耳的曲子能安抚人心。

之前她的担心真多余,早知太子爱音律,开始便拿支笛子、摆架琴在太子跟前便是。

笛声停下,尾音渐收。

太子让丫鬟推他到祝妤君跟前。

“六小姐可有想听的曲子?除了近八年新出的曲谱,往前各朝名曲,我皆会。”

名曲吗?

祝妤君想了想,摇头道:“殿下吹自己喜欢的曲子便好。”

祝妤君没有擅长的乐器,对名曲亦无偏好。

终归能经历千年时间长河沉淀至今的,皆是有过人之处的。

太子不同意祝妤君的随意,“六小姐没有特别喜欢的名曲,总该有中意或印象深刻的曲调,非名曲亦可,六小姐哼几句出来,我能八九不离十地补出全谱。”

太子在兴头上,祝妤君不想扫太子的兴。

至于印象深刻的曲子……

祝妤君抬头看枝头缀满水珠的梅花,风一吹,水滴OO@@地往下落,落在人面颊、手背,湿漉漉冰凉凉的。

祝妤君深深吸一口气,她很喜欢湿润又带微香的空气。

不同于此处,北方边境的空气很干燥。

常年生活在北境的人嘴唇一直是干裂起白皮的。

她印象最深刻的曲子是在北境听到的。

一首寻常小曲,北境之外,安阳城等地皆不曾流传……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