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033
河下村最近有个大新闻,村里那个成天捣鼓死人的惊,突然被贵人赏识,一下飞黄腾达了!
他媳妇九娘正在和妯娌们做针线活,笑得合不拢嘴:“什么赏识啊,没有的事儿,成日去城里老爷那,回来累得起都起不来,田里的活全得我自个儿来!”
她手上边忙,边美滋滋叹气:“妾倒是心疼自家爷们,盼着他像大哥二哥一样,离家又近,活儿还轻省。”
两个嫂子听得脸都绿了:“九娘这话说的,倒像在说家里另外两个爷们不争气似的。”
惊的家族世代是屠户,两个哥哥也不例外,只有惊不务正业,成天鼓捣死人。
鼓捣死人哪有做屠户有前程,以前他在司寇府挂了个令史职,但一年到头只领着非常微薄的粮俸,还要九娘给人做活贴补家用。
因为这个,没少被家中兄弟嫂子们嘲笑、挤兑。
“哪有的事!怪九娘嘴笨,让嫂子误会了。”九娘拍拍两人的肩,不经意露出笸箩里的绸子。
惊的嫂子们眼睛都直了,那可是贵人们穿的绸子啊,惊这回真的发达了!
“不说了不说了,惊一会还得进城,妾得回去给他造饭了!”九娘抱起笸箩就走。
院子里,几家的小孩在玩,一个小男孩坐在高处给兄弟姐妹们指点江山:“我爹可厉害了,他去过宫里,见过君上呢!”
“哇――”四五个小豆丁惊叹:“宫里什么样啊?你快跟我们说说!”
“宫里啊……宫里就……”小男孩想了半天,他爹好像没说过宫里长什么样。
“宫里就像天上一样!有仙女,有神仙!”
九娘跨出门就听见儿子说的这么一句,骂道:“哎哟,你这臭小子,刚给你裁的衣裳立马就给老娘弄脏了!”
“婶婶!”小孩子们纷纷围了上来,七嘴八舌:
“婶婶!我阿叔呢?阿叔睡醒了吗?”
“阿叔给我们讲宫里的故事!”
“哎,乖,都乖。”九娘摸摸他们的头:“你们阿叔一会要进城,没空给你们讲故事。”
“啊……”小崽子们顿时失望了。
“不过婶婶一会蒸鸡蛋,你们都来家吃鸡蛋,好不好?”
“好!”
九娘牵起儿子的手,对几个小孩挥挥手:“一会来啊。”
小孩儿们顿时就高兴了,九娘拉着儿子小水:“臭小子,在外面吹什么?你爹不让你在外面吹牛。”
“娘不也吹牛了吗?”小水仰头,母子两个相视一笑。
“臭小子!”九娘嗔骂道:“一会不许抢他们鸡蛋,”她低下头在儿子耳边悄悄说:“娘舂了些麦子,给你爷俩捏馒头吃。”
“真的!”小男孩眼前一亮。
惊得了赏赐后,先买了一头小牛犊,九娘跟别人捉了几只母鸡,原本一贫如洗的三口之家,顿时成了人人艳羡的家庭。
早起一顿忙碌以后,九娘给惊换上新裁的衣裳:“你成天在贵人们面前行走,不穿好点怎么行?”
他们住的草屋还没来得及重盖,古老的茅草屋经常渗水,遇到下雨真是苦不堪言。
哪怕这样,九娘还是花钱裁了一块绸子,给丈夫做衣裳,剩下一点边角给儿子做了个短衫。
惊寡言少语,应:“嗯。”
想起最近村里的风言风语,他对九娘说:“殿下要在司寇府加一门仵作,聘我去任。”
上次李姑娘让他去贵人们面前崭露头角,惊已是十分满足,这些日子时月又让他拜入牛老太医门下,同他好好学习医术。
惊不解,他成日与死人打交道,与救人性命的医术八竿子打不着才对。
可时月说了,医术救人,仵作也能救人,两个都是对人的身体极度熟悉的行业,彼此交流意见,才能有助于两个行业一起发展。
所以,他最近正跟着牛老太医学习。
九娘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只当家里又有买牛的钱了:“那太好了。”
“我们可能会搬进城。”惊补充说。
“进城?真的?”九娘后知后觉地瞪大眼,她一辈子长在村里,嫁在村里,濮阳城去过几次,却从未想过这辈子……还能进城住!
她猛地抱住惊:“太好了!我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惊拍拍她的背:“我会让你们母子两个过得更好的。”
“嗯!”九娘用力点头,忽然看到了儿子在门边探头探脑,夫妻俩顿时尴尬地分开。
小水举着烧火棍:“娘,水开了!”
惊背上妻子准备的干粮,说:“我先去四叔那拉泥。”
“嗯,早些回来!”九娘拉着儿子,目送他走向村子另一端。
惊是去拉塘泥的,时月在听说他们村挨着一个大池塘以后,提出想要一些塘泥,还要一些黏性好的黄土。
这两个东西遍地都是,惊找人挖了两大车,已经按要求晾干,今天要拉进城了。
.
时光荏苒,时月在太子宫住五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