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 恶妾 - 芳客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恶妾 >

第39章

姚小宁和瑞王府?

云露华端着茶盏愣了半天,无论如何也没法将她和瑞王扯上关系。

可康宁一副绝无虚言的样子,又不得不让她陷入了沉思。

这是怎么回事,如果姚小宁从一开始就是瑞王的人,那么她当年救陆渊难道都是刻意安排好的?那陆渊又知不知道姚小宁和瑞王的关系,如果他知道,以陆渊的作风,是绝不会有陆s的。

康宁连叫了她好几声,云露华才恍惚回神。

她放下茶盏道:“这太奇怪了。”

是奇怪,康宁想了好几日也想不通,这才出宫寻她这一趟,“我思来想去,也没个答案,不过想想,陆渊身边除了你,一个正妻,娘家对瑞王俯首帖耳,外头进来的一个妾,竟也和瑞王脱不了干系,也怪可怜的。”

这样算来,这些年岂不是只有她,清清白白不受半点瓜葛。

真是叫人唏嘘不已。

姚小宁的事暂且搁下不提,她和康宁又聊到了狄国内乱上去,康宁忧心忡忡道:“我那个狄王夫君怕是没几日活头了,他留下的几个庶子,一个个都是眼冒绿光的狼崽子,还有虎视眈眈的左王,如今在贵族之间四处奔走,想说服他们易主。”

狄王比康宁大了十余岁不止,二人完全是政治方面的原因才联姻的,狄王风流,一生不知有过多少女人,康宁嫁过去时,就有三个庶子五个庶女还有一堆庶妃等着她去收拾,不过身为大晟嫡公主,雷霆手段下这些庶妃庶子也不敢在她面前生事,即便是狄王自己,对她也是敬重有加。

云露华拍了拍她手,“你莫要忧心,四王子有大晟撑腰,他们越不过去的。”

康宁叹息,“父皇已经派了精兵在狄国边境驻扎,只要内乱一开始,他们就有名正言顺的理由,出兵清扫,只是迓儿还那么小,等他登位后,恐怕到他成年,我都只能在狄国了。”

她心里一直念着大晟,这才是她的故土,狄国再好,那也终究不是家。

云露华安慰她道:“四王子是个有主意的,你陪他几年,将狄国政事都交到他手上后,你再寻个理由回来,到时候谁敢拦你,你就是待上一辈子,也没人会说个不字。”

*

等到了第十日,云露华的手已经可以简单活动了,她还没盼来去长安楼看玉鹿,就先得知了舞弊案被上折重提的事。

上折的人也叫她实在不可思议,竟然是曹必酉。

事情源于那位‘坠楼’的黄家小姐,那夜黄小姐的尸身被抬回黄家时,当夜府上悲恸惊声不绝,尤其是抬尸的还是都官司的人,第二天那位黄御史就一纸折子将曹必酉参上了御前。

御史的笔能诛人,洋洋洒洒将曹必酉如何草菅人命,如何一手遮天,全部揭露无疑,他为女报仇心切,全然忘了曹必酉是皇帝手上的一把刀。

果然,这刀毫不留情的砍到了自己身上,曹必酉反将他狎妓受贿的证据摆在了金銮大殿上。

一个监察的御史,干的就是盯百官言行风评的差事,结果自己不仅狎妓纵乐,还私下受贿,这官做到头了不说,还有了掉脑袋的危险。

黄御史进都官司大牢的第二日,就什么都招了,而在他招下的众多事情中,舞弊案就是其中一个。

十年前,黄御史还并不是御史,他在礼部为官,作为舞弊案那一年的次考官,那几个撞死在朱雀门下的举子,其中有一位正是他的门生。

白连时呈上去状告云言询的折中,夹杂着一份这位已死举子的泣血状,状上直指云言询受贿卖官,当日便是黄御史站了出来,言之凿凿在皇帝面前说此状乃是门生所托。

可如今旧事重提,黄御史却供出了,那份泣血状,是他受瑞王所托,伪造而成的。

又是瑞王,如今这接二连三的事,都指向了瑞王。

隐隐的,有人发觉事态不妙,瑞王这座大山,已有松动的迹象。

舞弊案被京兆尹和大理寺一同重新提上了日程审理,当年的卷宗调出,与之有关的人一一进大理寺查问。

云露华身为云言询之女,自然也应诏进了大理寺。

主审的是京兆尹和大理寺卿,正堂上悬‘正大光明’四字,天光晃了眼,云露华莫名觉得眼角泛了湿润。

不过都是例行询问,问那一年秋闱前后,可曾见过可疑之人频繁出入云家,吃穿用度可有突然增长,云言询行踪是否不定云云。

云露华一一答了,她爹爹一向尽责尽职,秋闱前后那几日,几乎都是宿在了衙内,好几天都看不见人影,别说受贿了,恐怕连夜挑灯看卷题都来不及。

其实也问不出什么,京兆尹叹息一声,起来负手而立。

圣上下了令要重查当年舞弊一案,但也没说该怎么查,查到哪种地步,再者此案是因黄御史而起,圣上的本意究竟如何,谁也摸不清。

当年舞弊案牵连甚广,能知道内情的,都几乎没活下来,要是没有些真凭实据拿出来,黄御史对瑞王的控告,恐怕也只能到此为止,并且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往后再想重提翻案,是绝无可能的了。

一层阴翳笼罩下来,满堂寂静。

“报!――”

一个衙内压刀进禀,身后跟着进来的是白衣翩然的云旭华,“禀大人!云大人说有要事相报!”

当年舞弊案事发时,云旭华不过五六岁的年纪,小小稚童,连究竟发生了什么也未必能记起,是以他们并未传召他来,未曾想云旭华竟自己来了。

都官司是刑部六司之一,云旭华居于曹必酉之下,虽只是个六品郎中,但因都官司与别的司衙不同,因而京兆尹与大理寺卿还是起身互相揖礼。

“云大人。”

云旭华待人处事很有自己的一套,照理说都官司出来的,多是凶神恶煞之辈,但他偏偏是那个例外,举止有礼,进退有度,再加上常年那一袭白衣,和皮相惑人,总让人产生一种,他只是个翩翩公子哥的错觉出来。

好看的人天生占着优势,儒雅谦顺又好看的人更是让人见着眼都舒坦几分,所以大家若要和都官司打交道,一般不走曹必酉那里,先去这位谪仙似的小云大人处。

三人交道打的不少,相互并不陌生,待见过礼后,云旭华说明了来意,“今日是舞弊案重审的第一日,时隔多年,料想二位大人应是焦头烂额,无从下手,下官带了个人过来,想必能解二位大人的燃眉之急。”

他挥了挥手,一个衣衫褴褛,脚缚钢链的男人从外进来,他面黄肌瘦,浑身沾着泥垢,额头上大大一个刺青‘流’字,表明了他是受了黥刑,被流放发配过。

京兆尹和大理寺卿皆是不解,迟疑道:“这位是?”

云旭华对旁边的阿姐投去宽慰一眼,再微微一笑道:“也是,十年了,想必两位大人已经不记得他了,他就是永安十七年秋闱的状元,李平。”

李平此名一出,简直是如雷贯耳,瞬间让二人恍然大悟,“原来是他。”

当年秋闱的状元,其实并不是李平,是那已经在朱雀门身死,后背黄御史伪造了泣血状的那个举子,正因他的状元之位被人取而代之,才揭开了这场科举背后的种种阴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