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 一场游戏一场梦 - 江亭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

七年后。

“就到楼下了,广元路上堵了一会儿,你们别等我,先吃。”

挂了电话,袁冲指挥出租车司机转弯进小区,远远就见袁春牵着孩子在楼下等。

小丫头才见他从车里探头,就飞奔过来扑进怀里:“舅舅!”

袁冲抱个满怀:“哎呦,这是谁家可爱的小宝贝呀?”

小丫头发出咯咯的笑声,两只麻花辫往天上翘。袁冲亲她的脸颊,像小时候一样玩举高高。

“好了好了,安安,下来了,你舅舅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好累的,还得抱你这个小胖墩怎么行。”袁春将女儿从弟弟的怀里接过来。

林安安小朋友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我哪里胖!”

袁冲牵着她:“别听你妈的,胖了也可爱,胖了舅舅也喜欢。”

家里早备好了饭菜,袁春丈夫也在,四口难得团聚,还开了瓶自酿的黄酒。

袁冲到厨房洗了个手,就见外墙上贴着两张补习班的作文奖状,他想起外甥女上学的事情来:“小学的事情定了没有?本来就晚了一年,不能再晚了。”

袁春说起来很高兴:“就在实验小学,定了,九月开学了就能上。”

袁冲放下心来:“不是说没名额了么?怎么又能去了?”

袁春背着他收拾厨房残余:“安安运气好呀,有个孩子不来了,招生主任就说让安安先补上吧。我们才拿到的名额。真是不容易,这年头拿个公立学校的名额太难了。”

袁冲久不在国内对形势了解不多,也知道小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安安情况又更特殊一些,她因为心脏手术耽误了一年上学,本来六岁就该上小学,到了七岁了,还没定下学校。私立学校贵,袁春这样的家庭哪里能负担得起,公立的名额又太难拿。还不是所有学校都愿意收安安,怕她身体太弱出了问题学校要负责任。为着上学的事情,袁春夫妻差点愁白了头。

安安当年是早产的,生下来先天不足,心脏功能弱,医生说最好能换心脏,不然活不长久。但是换个心脏哪里那么容易的,能不能找到供体得看造化。袁春把眼泪都哭完了,一个月不落地去庙里拜菩萨,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到四岁,安安还是没撑下去,有一天昏在幼儿园里。

袁春彻底没了主意,只当是和这个孩子的缘分要尽了,没想到在重症室里住了三天,医院突然来了好消息说有逝者家属愿意捐献心脏。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后来还做了骨髓移植,安安休了一年病假调养了过来,就连医生都说这孩子福气好,老天爷也格外眷顾。

“还要不要交赞助费?缺了钱就跟我说。”袁冲担心这个“替补”也是有条件的。

袁春很不好意思:“现在都不敢收赞助费了,管的严呢。”

安安的两次手术费全部是袁冲出的,那是笔大钱,袁春再不敢和弟弟要钱了。

饭后外甥女拉着袁冲陪她看动画片。袁冲出国后,每年只回来探亲,次数屈指可数,可这孩子和袁冲格外亲近,比对父亲的感情有过之无不及。

“舅舅,你还要回英国吗?”小丫头一边拈着甜瓜啃一边问。

袁冲把她抱在怀里:“你想舅舅回去吗?”

安安摇头。袁冲摸摸她的小脑袋:“那就不回去啦,好不好?”

安安很高兴:“舅舅,圆圆考了满分,她妈妈给她买了switch,她还可以玩《星之卡比》呢。”

袁冲喜欢她的机灵,他看袁春在厨房,压低声音:“没问题,舅舅给你买,我们不告诉妈妈,嗯?”袁春不喜欢小孩子玩游戏,对宝贝女儿管得严。

但是安安和小伙伴们不比长辈,从小是玩着电子产品长大的,游戏机也不能缺。袁冲每次从国外回来必定给她带些“高级玩具”,小小年纪林安安已经是坐拥无数昂贵游戏机的“小富婆”,这让她在朋友面前格外“长面子”。

袁冲还要去公司办报道手续,下午直接就回办公室。

从英国调任的命令下达不久,国内给他准备的新办公室连门牌还没来得及写上。小助理怕他不高兴,拍马屁说他头衔太长太多,行政部门来问他们都不知道应该用哪一个。

袁冲好笑:“写个任命不就完了,哪里那么多事儿。”

“终于来了?都等着你呢,袁大分析师。”合伙人笑着插话进来。

袁冲转头和他握手:“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还是回家好啊。”

合伙人给了一个拥抱:“欢迎回来。”

办公室里乱糟糟的,两个人索性到楼下的咖啡角单独聊。合伙人是在英国就认识的:“会安排一间公寓给你,我和他们都打好招呼了,还有什么不方便的尽管跟我说。你能来,我是真的高兴,好说歹说才劝那边放你过来,你可别搞两年拍拍屁股又给我走了。”

袁冲很感激:“也是我自己想回来,那边还是呆不习惯。”

合伙人问:“黎恩真不打算和你回来?”

大家都是朋友,袁冲也不瞒着:“他已经习惯那边了,再说,他自己已经有一片江山,回来了又要重新开荒,多没意思。”

“那你们……”

“分了。”

合伙人惋惜道:“黎恩对你是真的好。我和他这么多年朋友,他什么人我再清楚不过的,长得好、事业有成、又顾家又知心,当初你们俩没在英国结婚我都奇怪。”

袁冲也羞愧:“是我耽误他,他确实是挑不出任何毛病的,是我不够优秀。”

他和傅黎恩尽力地尝试过,结果并不如意,连袁冲自己也没想到。傅黎恩是完美的伴侣,他像刻度精准的一把尺子,无论是生活上还是事业上都毫厘不差。和这样的人过日子是时时刻刻都在做数学题,袁冲无法丈量自己的每一面,他是破罐子破摔,他习惯了一地碎片的生活。

最终连傅黎恩都不得不承认,他们俩不适合。分手的过程很平和,两个体面的成年人都没有给对方添麻烦。袁冲选择了回国,傅黎恩留在了大洋的另一端。

“算了,缘分的事情,哪有这么多说法的。”合伙人感叹。

背后一个小男孩突然走过来:“打扰,请问您是……袁冲袁老师吗?”

袁冲还不知道自己这么出名了:“我是。”

男孩激动得说不清楚话:“我……很喜欢您,您每一篇报告我都读过,就是听说您在这儿我才想来实习的。没想到真的能见到,能……能帮我签个名吗?”

袁冲和合伙人交换一个带笑的眼神,接过笔在小男孩的记事本上签了个名字。

“你在这儿实习?哪个部门的?”袁冲饶有兴味地问。

小男孩给他看工卡:“咨询部的,我叫蔡思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