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 米朵的花艺小店 - 离野古道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4章

芬芳的产业链

米朵和冯月娥带队的考察团正式进入了新庄村,村里的马头墙、小青瓦,以及石雕和木雕建筑将这里演绎出了“画里乡村”的景象。正当大家纷纷为其叹服的时候,村支书林山和镇长李方巾发生了口角争执,现场的气氛一时有些紧张。

米朵听着俩人吵架的内容心里暗想,这一趟考察刚刚开始就发生这种“内讧”的矛头,看来村镇里的内部矛盾还不小吗!

副县长谷h在林山和李方巾发生争执后赶紧上前打圆场,将两个脸红脖子粗的人暂时分开。他搓着手有些歉意的冯月娥说:“领导,你看咱们这儿啊真的是钟灵毓秀、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可是经济就是发展不起来,领导来了一批又一批,也想了好多办法可效果都不明显。林山他们也是急得很,这态度…你们别介意。”

冯月娥心里就是一笑,呵呵,这是给我来个下马威?看着谷h说得好像挺客气,还不是觉得新庄村这个老大难问题由来已久,多少人都没把这里捂热,我一个女人来这儿凑什么热闹?

她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只是挥着手让大家继续,林山别过头领着大家接着向前走,也不知是不是刚才气急了,他这行进地速度还很快,米朵需要一溜小跑才能跟上他们而不至于掉队。

不只是米朵这样觉得,田新也同样气喘吁吁,他一个坐办公室的人,每日最大的活动量不过是从三楼爬到五楼给各位领导送送文件、签签字,哪怕单位组织春游出去爬山他也都是坐着索道车上下,体力还不如米朵这个经常种花、剪花、插花的小姑娘。

在这种高强度的行进下,不过半个多小时米朵一行人就将新庄村转了一个遍,米朵印象中眼前的个村子里外大约分三层,呈回字型,越往里面走,房屋建筑越加秀美,雕梁画栋也更加精巧,许多三四间格局的民居还有天井回绕。

听旁边李方巾的讲述,这些天井四周会有阴沟排水,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肥水不外留”的意思。还有那些房屋的顶楼也都非常宽阔,俗称“跑马楼”。这都是当地由古至今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规矩。

“女领导,不是我李铜爱说人小话,就这个林山为人特别的固执,思想还僵硬,总说这是老祖宗定的规矩不能改,那是关系村子风水命脉的龙眼不能动。就这两三年来,政府也给引进了不少的项目,有砖瓦厂、化工厂、电子配件加工厂,可是一说到要划地承包建厂,拆迁改造民居,林山这个老顽固就死都不同意,结果村子里一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根本就发展不起来。”

跟在后面双腿有些打颤的米朵抬头看了看“说小话”的李方巾,她觉得对方竟然十分真诚的表达自己的愤慨,甚至还不怕林山听到,嗓门都不小。

而李方巾身边的冯月娥步履还算平稳,与米朵和田新相比已经好了太多。冯书记平时在单位也是养尊处优的精致女人,年纪50上下并不算小了,这会儿仍能面目平静,行动自如真是非常不容易。

转遍了整个村庄,时间才不过10点,太阳火辣辣的照射在众人身上,田新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米朵也没有好到哪去,两颊不停滴落的水珠显示着体力在快速的流逝。

谷h询问大家是不是要进村干部的办公室休息一下,看看文件资料,田新就眼巴巴的瞅着冯月娥,希望能停下脚步缓缓神。

新庄村的所有材料冯月娥几乎能背诵下来,她现在需要的是实地探访而非听这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村干部汇报语句不通的文稿。

“村子的汇报咱们以后在听,现在去看看周边农田吧。”

领导都发话了,得了,接着走吧。

田秘书内心在哀嚎,可顶头上司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都没叫苦、叫累,他正值壮年的男人说走不动了,那像话吗?还想不想混了?

拒绝了会计李波让他在村干部办公室休息等候的提议,随手从路边找根木棍,一瘸一拐的和李波搭伴走在最后头。

就这样一个上午的时间考察团几乎将整个新庄村脚踏实地的走了一遍,回到临时休息的场所,大家都累瘫在椅子上一动不想动。

米朵和冯书记一间宿舍,司机赵挺和田新一间宿舍,张园正好自己住一个单间。梳洗过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米朵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

“咱们转这一上午,你对新庄村的印象怎么样?投资计划会有变化吗?”冯月娥问道。

涉及到了此行的目的,米朵也端正了姿态,重新坐起身形与冯月娥面对面的聊起了这一上午的感悟。

“冯书记,新庄村这里地处国家西南边陲,气候立体,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交通还算便利,也算是对外的一个门户和窗口了,我觉得仅从这一点上讲它就是开花卉基地的好地方。”

米朵这一上午考察收获的也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累,她在脑海中和系统做过沟通,甚至还借着巡视农田的机会抓了一小搓土壤让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这里非常适宜种植玫瑰和菊花。

村子里的青壮外出打工,不少土地都也都因为家里的壮劳力不够而荒废,这也就大大减少了承包土地建花卉基地的阻力,米朵觉得可以尝试。

“只不过,冯书记恕我直言,在这里建花卉基地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哦?都有什么顾虑,你和我仔细说说。”冯月娥拿出了她的淡紫色印花本,十分认真的倾听。这种严肃的态度,让米朵还有些紧张。

她在脑海中将自己想要说的话又组织了一下语言和逻辑,然后才开始说自己的观点,“新庄村这里的古建筑保持的非常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相应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就太过薄弱了。水、电等设施的铺设,宽带网络的布局,危房的维护和改造这些都需要提高和维护,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如果这些基础设不完善,我觉得对后续的花卉基地建设或许会有影响。”

嗯,这一点冯月娥也深有体会,她和米朵想到一处去了,只是这种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都不是马上就能做好的,尤其是在没有获利却要先行花销费用建设的情况下,阻力会非常大。

“这里的人口结构以及教育水平和素质也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上午咱们没在村子里走访过村民,可仅从留守老人和孩童的现状看基础教育水平不会太高,花卉基地暂时只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可后续的新品种栽种,扦插和各种养护的人才肯定会稀缺。”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冯书记我们花嫁的人手很紧张,没有那么大的精力来全程管理这里土地的种植,我想着管理上的事情最好还是当地人来做,花嫁可以提供先进的花种,以及合理的价格来回购鲜花。”

米朵说的问题确实都不好解决,而且还有一个更要的事情她没有提出来,那就是以林山为首的新庄村人会不会愿意将土地上的粮食变成鲜花,这种根深蒂固的老观念转变起来可难着呢!尤其林山的想法又比较传统,这里的扶贫计划和手段推展不开也和他们的观念有很大关系。

“书记,吃饭了!”门外的招唤声将屋内俩人的对话暂时打断,这一个上午的全速行进,她们也确实是饿了。

中午作陪的就是林山,其余人都各自回家去了,谷h和李铜都说下午有会就不再这儿陪着了。这一个上午的考察,米朵这一行人虽然走了不少路,可关于考察项目的事情一点都没透露,究竟有没有什么大动作?又能否将这一方村庄旧貌换新颜大家都十分怀疑,客气的招呼一上午也就算尽了心力。

午餐也算丰盛,村里杀了一只鹅,再有一些青菜、鸡蛋和米饭,几乎算得上平时过年的伙食了。林山整个午餐都一言不发,配合上他一的苦瓜脸,这顿午饭让米朵无五人吃的有些消化不良。

下午冯月娥告诉他还要在村里转转,了解点情况,林山干脆就让走路有些跛的会计李波陪同,他也不再露面了。田新愤愤不平的表示咱们是来帮扶他们的,结果怎么都这么冷淡,一个上午才过,下午就没人搭理?就冲这个态度,再有十年也是发展不起来?

“田新!你要是不愿意在这儿带着,让赵挺先给你送回去,哪有那么多话?”冯月娥突然出声呵斥,让田新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他不敢在发表其他言论,低着头默默的跟在队伍的最后面。

下午又是一个消耗体力和精神的行程,李波带着大家在村子里挨家走访,不是被问:“你带来多少钱,能给村子干点啥?”就是被泼冷水,“这地方谁也治不了,神仙来了都百搭,你们几个女人就别凑热闹了?”还有干脆不给开门的、见着她们绕路走的,总之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的一次探访。

别说田新那种心比天高的人了,就是米朵自己都有种恍恍惚惚的感觉,她难道不是来投资的而是来要账的,咋的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呢?

上午如果说还能靠着一口气撑着坚持走路,下午这股心劲和精气神就彻底的没了,大家都有些无精打采,感觉没意思的很。

李波把她们带到了村干部的办公室,这间落满了灰尘,一看就很少启用的小平房,也能看出村里组织机构形同虚设、大家人心不齐,没有斗志或许才是贫困的根源。

冯月娥脸上仍旧是那幅波澜不惊的样子,看不出是高兴还是沮丧,可眼神却比早上要到达的时候更凶狠了。

这里的情况她有预料和猜测,可这种不被重视,又很瞧不起的态度让她彻底的燃气了斗志,她就不信一个小小的新庄村还能成为她迈不过去的坎!

“李波,晚上将村里的干部都找来,咱们开会说说项目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多波折,对面这个女领导仍旧没有放弃,李波心中不由得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领导,咱们新庄村的人其实都不难相处,只是贫穷以及一次次的失望让大家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真的有一丝盼头,能让大家重燃斗志,我相信他们都不会怕苦怕累的。”说完这句话,他就出去发通知了。

“冯书记,晚上的项目介绍会要准备些什么吗?”田新在面对众多冷言冷语后,心里也别着一股劲头,想让这些没把他们当回事村里人好好瞧瞧他们的本事,于是他也变得主动起来。

“把文件整理一下吧。”冯月娥给他安排了工作便自己准备起来。

米朵看着大家都在忙碌,她也将花嫁的项目计划又认认真真得过了一遍,希望在晚上的动员会上能够帮上冯月娥的忙。

吃过了晚餐,农忙的人都回归了村庄,空旷了一天的民居和小巷又恢复了些许生机,孩童的欢声笑语也慢慢的充斥在家家户户的厅堂中,袅袅的炊烟泛着饭菜香气渲染在村子上空,这大概就是一天中新庄村最有活力的时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