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66人间惆怅 - 故卿辞 - 海余生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故卿辞 >

第68章 66人间惆怅

晏喜到了十一月底才回来,满身风霜。

她终究还是把事情给办砸了。一个京中的大才女,根本管不住那些偏僻山村里的老百姓,两方僵持不下。

百姓见事情迟迟没有着落,担心朝廷继续逞凶拆了他们的信仰祠堂,于是在某天夜里将破坏一半的水利工程完全砸烂。第二天亭长巡视到那的时候,慌慌张张向郡守汇报。

本来刘月盈就不准备放过那村百姓,现在更是直接坐实了他们的罪名。

因为这村庄隶属戴湾郡,下至村长上到郡守,所有官员无一例外的锒铛入狱,而那群无辜的百姓……唉。

晏喜与我一样,明知山有虎,偏自己良心过不去,无法见那群质朴的村民被灭族,遂上书求情。

结果是能够预料的。

晏喜这一求情,弹劾她的折子像雪片一样纷纷落到刘月盈的御桌上,说钦差大人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早有图谋、夹带私心,与那些村民是一条绳上的。

那几天,阳织天天来找我哭诉,让我找刘月盈说几句好话。所以,晏喜几乎是戴罪回京,狼狈异常。

我曾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去找她。

晏喜见我来,只说了一句:“怎么,阳丞相是来看我笑话的?如你所愿也看到了,难道还想往我这罪犯身上再踩几脚?”

把我噎了半天,才缓缓道:“别这么讲,皇帝还没给你定罪名,都是外面的人瞎说。”

“噗嗤,”她笑出声:“还望阳丞相看在昔日情分上,不要再对我这个罪人落井下石了。”

她句句夹枪带棒,实在是想撵人走。晏喜为何会变得如此刻薄?冷静下来才后知后觉,她不愿让我掺和这趟浑水,所以故意说这些把我激走。

时代的一颗尘埃落下来,飘落在那座村庄,就是灭顶之灾。

寻常百姓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人物,像河底的泥沙,被上方的激荡奔腾的洪流掩盖着不见天日,在黑夜里匆匆被涤荡干净,什么也没留下。而这一切,不过是那个女人的一念之间。

我很为晏喜担心,最终还是去找了刘月盈,她正在议事厅看主折子,内阁的人也在。

刘月盈听完我的求情,扬了扬下巴,而后又低下头看文书。

“朕并不打算把她怎样。”她有些漫不经心。

我说了一大通,她只给个这样模棱两可的回答,心里生出不满,语气不免冲了起来:“陛下明明知道晏大人不能办妥,为何还非派她前去?”

刘月盈笔走龙蛇的手顿了顿,抬头对我正色道:“右相,你逾距了。”

愣了一瞬,反应过来内阁当值的官员还在一旁坐着,我不该这般咄咄逼人。她既然答应等我这五年时间,我现在就是个臣下,自然要恪守本分。

无奈地离去,准备等今天晚些时候再问。

只不过还没等我问,当天下午,就出了两件事。一件是北方传来的好消息。在秋天来临之前,萧楚将军趁着草原上物资逐渐匮乏,连出奇兵把北羌大部队打的节节败退,主力骑兵只剩下十之三四。而北羌的首领带着一小部分精锐兵逃往更远的西北方向去了。

北羌素以剽悍的主力骑兵为荣,个个都是人肌肉健壮、以一敌百的汉子,极其难缠。而现在却被大兴打的落花流水。喜报传京,萧楚将军向皇帝请示是否乘胜追击。

另一件事,是关于晏喜的。刘月盈下了圣旨。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皇帝对地方官员下了重手,而晏喜作为荣京派出的钦差,却仅仅被右迁至金城做刺史。

圣意难测,没人把得清皇帝的脉,朝中百官悉数失言,无人议论。

世事大多波澜不惊,而意外就像一颗石子,倏忽投入四平八稳的水中,激起层层涟漪。

晏喜抗旨了。她写了一篇长表,祈求辞官。我听说这件事后,只觉得头嗡嗡作响。刘月盈召我进宫,把晏喜写的辞官表拍在桌上,让我自己看。

这篇表实在太长,言辞恳切而谦卑,句句发自肺腑,不像作假。只不过这内容……

前半段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眼界狭窄、能力欠缺,在戴湾郡举步维艰,不能胜任钦差一职,辜负浩荡皇恩,愧疚不已,无颜再居庙堂之高;后半段则说贱内阳织前些年落下病根,四肢酸痛行走不便,只能囿于一隅,遂想带她遍访名医,治疗这顽疾;此举亦为了开阔眼界与胸襟,真正做到心系民生云云,万望陛下准许。

晏喜想带阳织离开荣城?神绪骤然下坠。在看这篇表的时候,感觉到刘月盈的目光一直在我身上、脸上游移,等我看完抬起头,只见她飞快的移开视线,低声问我:“你怎么看?”

按捺住异样,迟疑的说:“要不,我去晏府问问她,究竟是什么意思。”

“也好,那你便去问问。”她耳垂有点红。

==

“晏喜!”我喊她。她在和阳织说着什么,一转头就看到了我。

“阳丞相又来了?”她这次态度比上次好了点,眉眼里竟带着暖意。

“晏喜……看在往日情面上,我们不必如此生疏了,可好?”

她嘴角上扬:“如你所愿,阳缕。”

我看了看阳织,眉头微皱:“你当真要带小织离开?”

晏喜点点头:“这并不是临时起意,我早就与小织提过,现在更是个辞官的好时机。”

阳织神情带着倦意,眼圈底下有些乌黑,我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姐姐,这件事晏喜回来之后与我商量了许久。我原先也有点顾虑,不过现在和她达成一致了。虽然很舍不得姐姐,但我还是更愿意和晏喜一起云游四方,不拘束在一城之中。她说,一定能找到江湖神医,治好我这毛病。我想,姐姐也愿意看到小织好起来吧?”

“是,是……”挤出一个笑脸:“姐姐当然愿意小织能好起来,然后我们再去赛马。”

“好啊,那就一言为定。”阳织笑起来,许久未见她笑得这般开心,如经年前那样充满着明媚阳光的气息。

我把内心满满的不舍压制下去,不能在这时扫兴。

“还有些事,关于朝廷的,我与阳缕单独说。”晏喜给了阳织一个眼神,带我来到后院。

后院最左边的那个屋子是她的书房。许多年前,我像雏鸟一样在这京中落巢,曾来过那个屋子。

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冬天,年关之前,她在那屋里泼墨作画,我腆着脸登门问她要酒。不知不觉,都过去这么久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