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拍卖 - 科举发家 - 清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科举发家 >

第79章 拍卖

沈钰这边初战告捷,傅卿珩那头进度却极为缓慢。没办法,沈钰对上盐商,不但有上辈子丰富的从商经历做后盾,还有身份上的压制,哪怕商人们恨不得一刀把他捅死,碰上沈钰该陪笑还得陪笑。

应该说,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朝代,沈钰这般已经给足了商人们面子,换一个人,就算连商人的面都不见,也不是什么大事。

傅卿珩那边却没那么简单。盐课牵扯的人员实在太广,盐价久高不下,归根结底就是盐课程序太多,盐税奇高不说,还都落进了私人的口袋,国库根本没能进多少账。

拿现在的盐课来说,盐课清单有奏销正课二十项,考核九项,还有各种杂项林林总总将近五十项,过一道项涨一点价,一引盐三百斤最初不过二两银子的价格,经过重重手续后,最终就到了十四两银子的高价。盐商更加要赚钱,到了百姓手里,盐价已经一百五十文一斤,由此可见,盐课的水有多深。

傅卿珩要精简盐课,只保留十项,其余的都要删减,人事安排就是个大问题。哪怕傅卿珩正是吏部尚书,专门负责官员考评和调动,这会儿要安排这么多的官员,也颇觉吃力。

好在沈钰这边开了个好头,傅卿珩便将分在沈钰身上的心神收了回去,全神贯注地开始和盐课官员死磕。

熟悉傅卿珩行事风格的人都知道,一旦傅卿珩认真了,就意味着有人要倒大霉了。

果不其然,盐课官员直接被傅卿珩罢免了大半。那些非暴力不合作的,傅卿珩全都痛快地把他们削成了白板,还有垂死挣扎想要反抗一波的,直接被傅大佬抓住小辫子下了大牢。

特别简单粗暴。

却十分管用。

盐课官员再也不瞎折腾了,老实地跟鹌鹑似的,傅大佬说啥都照着做。没办法,谁还没几根小辫子呢,真惹怒了大佬被大佬扔进牢里那就得不偿失了。现在老实配合大佬工作,好歹还能保住手里的银子,顺道在大佬面前留个识趣的印象。真想继续谋差使,不也还得继续跟吏部打交道吗?

盐课就这么被傅卿珩强行撕开一道口子,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并部裁人等一系列举措。

不得不说,傅卿珩真是为沈钰挡了不少仇恨值。原本盐商们恨沈钰恨得要死,暗地里不知道给盐课官员送了多少礼,就盼着他们给力点把沈钰给干掉。结果现在傅大佬发威把盐商们的靠山干掉了大半,盐商心里的苦真不知该向谁说。

银子全都白花了啊!

这种情况下,沈钰开始举行了大楚朝第一个拍卖会。

首先拍的是丝绸线,这是苏家布庄的老本行,苏掌柜一听沈钰宣布开始竞拍,立即举了牌子。其他对此有意的商贾们也不甘示弱,接二连三地开始竞拍。

说实话,商人们还是第一回用这种方式来抢生意,心里也觉得有几分惊奇。再这么一看,价高者得,当场出结果,过程完全透明,比往常他们求爷爷告奶奶到处送礼装孙子请人帮忙好的多了。

哪怕再看沈钰不顺眼,商人们也得承认,沈钰这办法委实不错,给他们留了足够的尊严。

事实上,私下给沈钰送礼想走后门的商人简直不要太多,全都被沈钰拒了。头一回碰上这么个软硬不吃的领导,商人们心里也有点发怵。尤其是盐商,这回沈钰可是重点拿他们开刀,他们又打了沈钰的脸,生怕沈钰完全砸了他们的饭碗。

现在一看,哟呵,这方法好,甭管送不送礼,乐意出高价的都能中单,太公平了!

商人们不得不承认,沈钰这人,还真是大公无私。

拍卖会并非沈钰一个人的主场,涉及到的银子数额太过巨大,沈钰也不敢一个人做主,禀明了元嘉帝之后,元嘉帝便让户部差人两个人过来专程记账。

不说户部如何震撼,就连元嘉帝都被沈钰这一手给惊呆了。东西还没给出去,就先收了一波银子,这等本事,便是张清都没有。沈钰这人,当真给了他极大的惊喜。

张清更不用说,这会儿除了帮傅卿珩精简盐课外,剩余的时间全都用在和季阁老抢人上面了。

抢人抢得光明正大,张清底气还足得很,拉着季阁老的袖子不断挖墙脚:“你看,沈钰这等本事,天生就该到户部管账的!他虽然去了工部,你也没给他牌什么得用的差使,这不是浪费人才嘛?赶紧把人给我,户部这边一堆事等着他呢!”

不仅如此,张清还跑去沈钰面前给他洗脑:“沈钰啊,你看,在工部,供你发挥的天地明显没有户部大啊!赶紧跟我去户部,十年后,我这位置就是你的!”

张清可以算是内阁中最没脸没皮的一位阁老,人缘也不差,哪怕跟着傅卿珩和徐宏杠上了,私底下也有几分交情,这等性格,倒还有几分跳脱。是以见沈钰这般出众,张清自然生了爱才之心,跑来工部挖墙脚都不不带脸红的,完全没有内阁阁老的气势,让其他围观的人忍不住眼角抽搐。

季阁老黑着脸过来赶人,张清隔了老远还在大喊:“记着我说的话啊,来户部才最适合你!”

让沈钰忍不住一头黑线。

这会儿沈钰开拍卖会,张清原本还跟着傅卿珩在处理盐课账目一事,翻着翻着忽而想起来沈钰口中的那个拍卖会,张清登时来了兴致,直接把傅卿珩也拖来了拍卖现场。

这两人来时,正是赶上气氛最热烈的时候。苏掌柜以一百五十万银子拍下了丝绸的贸易线,现在正兴冲冲地准备举牌开始拍接下来瓷器线。

张清一进来就听见沈钰笑眯眯地拿着惊堂木一拍桌子,高声道:“一百五十万三次,成交!”

见多识广的傅卿珩都惊了一瞬,看向沈钰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复杂,这就一百五十万两银子到手了?

再扭头看看一脸兴奋的张清,傅卿珩忽而有几分嫌弃,人家挣银子挣得这么轻轻松松,你呢?天天就会和账本死磕当铁公鸡!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傅卿珩心下把两人对比了一番,发现在赚钱这项大业上,沈钰简直甩了张清八条街。张清只会省,季尚书深受其害,每回要点银子修坝筑堤就跟要了张清的命似的,哪像人家沈钰,动动脑子就几百万两银子到手。

正在进行拍卖的沈钰忽而身子一抖,总觉得有种被人盯上了的错觉。偏头一看,嚯,两位大佬不声不响就来了,还真有点吓人。

商人们当然也认出了傅张两位阁老,举牌时更加像打了鸡血一般,用尽办法想在两位大佬面前留点好印象。

让沈钰惊讶的是,有了两位阁老旁观,接下来拍卖的瓷器茶叶绣品等贸易线竟然比预计的还多出了小几十万。让沈钰不由感慨大佬果然是大佬,随便出场亮个相都能让商人们这般捧场。

临近黄昏,拍卖会终于落下了帷幕。傅卿珩站在一旁,看着沈钰同户部两位记账的官员一一清算拍卖成果,心下也忍不住吸了口气。

丝绸线一百二十万,瓷器线两百万,茶叶线一百一十万,绣品线八十万,首饰玉器线一百六十万,短短一天功夫,近七百万两银子入账。

换谁都得夸上沈钰一声天纵奇才。

张清更是恨不得直接把人拖进户部,看着一箱子的银票眼都红了。

元嘉帝自然不用多说,国库猛然多出这么大一笔银子的进账,元嘉帝只有高兴的份,私下大手一挥,特别爽快地赏给沈钰一沓厚厚的银票,数都没数,更别提明面上的金银田地等赏赐,又让沈钰发了一笔小财。

这个拍卖会开下来,看着户部不断往国库送的银子,哪怕是再怎么看沈钰不顺眼的官员,都得说上一句,沈钰这人,当真有陶朱公之财。领教了沈钰厉害之处的商人们更是苦笑,还好这位科举当官去了,这要是经商了,他们的饭碗怕是都得被这位给抢了。

其实沈钰还在和商人们打时间差,如今只有西南地区的贸易司正常开设,沈钰拍给他们的却是南北两个贸易司的商线。北部羌民彪悍又不讲理,前朝时经常在贸易司闹事,现如今虽然慢慢平稳了下来,羌民却对与楚朝通商一事持观望态度。

没办法,楚朝商贾委实太能忽悠,羌民往年没少被坑,对楚朝商人自然心生警惕。不过被坑的人明显是上一辈,这一代年轻人显然对楚朝还有几分好奇,沈钰心头一动,大家都是年轻人,好好谈生意也不是不可以吗?早就向元嘉帝提议,先从商贾那拿了钱,再去忽悠羌民继续通商互相得好处。

现在,沈钰这边的银子已经到手了,忽悠羌民的工作也该提上议程了,有银子大家一起赚嘛!做什么一言不合就动手?和气生财才是硬道理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三更,四更会特别晚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