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坑 - 科举发家 - 清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科举发家 >

第148章 坑

沈钰入阁之事,自然也有人反对。奈何皇帝先把陆意之拎过来当了御史大夫,沈钰在御史台早已凶名赫赫,底下御史一寻思,得,嘴炮干不过他也就算了,顶头上司还是他舅哥,那还是闭嘴吧。当然,也有不信邪偏要反对的,结果却惨遭皇帝亲自打脸,不闭嘴也得闭嘴了。

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沈钰这阁入的,真是轻轻松松。

新帝虽然尚未成年,却极有主意。处事雷厉风行,极有魄力。相比起前一个优柔寡断让大家集体头秃的皇帝,新帝真是光凭刚登基后迅速决策官员任命罢黜之事就能拿个高分。

也正是因为如此,首辅傅卿珩更加低调了。原本拨乱反正那一出,傅卿珩在其中出了大力,现如今傅卿珩也安静下来,规规矩矩地办些事,仿佛之前弄出那么多人大联盟的人不是他一般。

沈钰见了也只能说一句这位果然是老油条,瞧这滑不留手的处事手段,哪怕新帝心里忌惮他的能耐,都找不出一丝破绽。更何况新帝亲政还要几年时间,到那时,凭借傅卿珩的手段,应该能体面退休过上幸福的老年生活。

年轻时手掌天下权,还能安安稳稳退休。这等人物,简直是个传奇。

沈钰默默吸收着来自大佬的官场成功守则,觉得自己离成功又进了一步。

新官上任三把火,沈钰第一把火就让傅卿珩为他捏了把汗。

兵部掌选武、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沈钰上任后,没动车别人最在意的选武之事,反而在地图上大做文章。

这也不能怪沈钰,见识过现代各种精确到地图后,任谁看到现如今这些不大靠谱的地图都会觉得头大。之前齐王偷袭钏阳郡,沈钰赶路时就吃过地图的亏。现在这地图,画法有好几样,有南边在上的,有北边在上的,还有视角不明瞎画的。部分图上画的参照物也有点考验人的理解能力,毕竟地图不常更新,几年前这里有棵大树,没准现在已经被砍了,方向感差一点的得怀疑自己是不是又走错了路。

沈钰上回奔赴钏阳郡,还好士兵多为本地人,对两地的路线比较熟。要是让沈钰一个人拿着地图赶路,说实在的,要是不问人,沈钰还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顺利找到目的地。

这会儿沈钰进了内阁,看了兵部的舆图才发现,原来不是青州的地图有问题,是整个大楚的地图都有问题啊!比例尺什么的沈钰也不强求了,好歹画得准确点啊。这地图,具体面积,和户籍记载的不大对得上。比如沈钰十分熟悉的青州,他都时不时下乡走一走,能估计不出青州大致有多少户百姓,每户有多少永业田吗?

这届地图不行,必须打回重做。

下面四个司的人还松了口气,顶头上司要求重画地图,难度系数好像不是太高的样子,我们可以!

倒是傅卿珩一眼就看出沈钰的打算,捻着胡须对沈钰笑道:“你这可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不过也别清得太彻底,水至清则无鱼。”

沈钰也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您。”

“多动动脑子就猜出来了。你那性子,从来都是走一步看三步的,我可不觉得你这回就是单纯地重新画图。再一想,画图要准确,就必须重新丈量土地。那不就清楚了,你这是剑指隐户。”

沈钰忍不住为大佬鼓掌,思路完全没毛病。

傅卿珩还在继续感叹:“倒是没想到,张清这回也被你说服了,跟着你一起布局。”

沈钰心说自己要重新丈量土地,清一清人口不就是顺手的事么?张清那家伙恨不得把国库填得满满当当的,有人帮他清隐户,他能不高兴?

傅卿珩见状,提点了他一句:“清隐户可不是小事,哪怕是我也得谨慎处理,张清既然愿意帮忙,想来后续的事宜他会帮你兜着,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凡当官的,名下哪能没点别人挂靠的田地呢?沈钰当年不过中了个秀才就有一堆亲戚跑来想把田地挂在他名下避税,中举后前来找他的人更多。为什么说穷秀才富举人,就是因为举人不但能做官,名下挂靠的田地也不少。哪怕不当官,单凭收挂靠费都能让自己一家过得十分滋润。由此可见,国库少了多少收入。

历朝历代清隐户之事都史不绝书,但还是没能有一个有效的方法控制这种行为。

实际上,傅卿珩也不大支持沈钰在这个关头清隐户,“以往清隐户,都是国库吃紧无奈之举。如今国库丰盈,你实在没必要这么做。”

沈钰当然也知道这是一块硬骨头,但是他接下来要做的事,前期可能有点烧钱,不得不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让那些侵占国家财产的家伙把该吐的吐出来。

傅卿珩也没再细问,沈钰是他一手捧上来的阁老,现在沈钰想搞事情,傅卿珩也只能支持他了。

历时一年,沈钰彻底掌控住兵部后,新鲜的地图也出炉了。这次的地图,在沈钰的指示下,标注极为详细,两大水流域也清晰明了,仔细到县镇一级。为了照顾路痴,除了画有上北下南的挂式地图外,还有以人站立的方向为视角,参照物更为详细的地图,这种地图绘制比挂式的麻烦一点,受到的好评也更多,为消灭路痴做出了巨大贡献。

就在兵部上下齐心协力吹沈钰的时候,啪叽一下,隔壁户部放了个雷,说是根据这次丈量土地所清算出的户籍来看,各地都存在着严重的隐户现象,请陛下立即下令清隐户一事。

满朝文武:???你们两个部门什么时候团结合作一起坑人了?要清隐户也先跟我们打个招呼啊!

兵部众人:这锅我们不背!

这时候,两个挖坑专家已经套好了说辞,再加上傅卿珩等人的响应,清隐户一事就这么轰轰烈烈地行动了。

沈钰也不是真想逼死同僚断了他们的财路,清隐户的同时还上书提议给官员涨俸禄。理由也很魔幻,说是大楚开国至今,什么东西都在涨价,就是官员的俸禄纹丝不动。大家都是一心为国甘于清贫的好官,官府也不能让好官饿肚子,只有解决了官员一家的温饱问题,让官员没了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更好地为国贡献。

沈钰耍起嘴皮子来,大道理一套一套的。原本官员就不该提钱远离铜臭味,像沈钰这样当着文官还光明正大要求皇帝涨俸禄的家伙,那得被所有文官歧视。结果沈钰扯了这么一大堆,高帽子一个接一个往官员们头上戴,竟然让他免了一顿骂,直接在大多数官员的沉默中通过了这个提议。

由此可见,大部分官员还是觉得自己的俸禄偏低,沈钰这个提议算是解了他们的心病了。

沈钰的其他提议也有很多骚操作,比如节假日定期福利,年终实行双俸制外带一份年终奖,官员的待遇直线上升,尤其是底层官员,这么一算,简直相当于涨了双倍工资。得了实际好处,谁能不高兴?

官员为什么要帮人挂靠田地?不就是要挣钱么?现在朝廷清隐户,给他们加工资变相补贴了他们一点。隐户的事本就犯法,多数官员还是有基本的是非观的,只不过见周围的人都这么干也跟着干了。现在朝廷有了补贴,清就清吧。犯法的事,谁乐意干呢?

倒是把张清气得跳脚,大骂沈钰败家:“就你会做好人!上下嘴皮子一碰多发了多少俸禄你自己心里没数?这么涨俸禄,我还清什么隐户?清来的银子全都填进去了!”

沈钰冷漠脸:“得了吧,您就别哭穷了。清了这么多隐户,才多发多少银子?一半都不到,户部还是赚的,您就别一副铁公鸡做派了。”

张清气得想打人,沈钰赶紧灭火:“您放心,过不了多久户部又能进一大笔银子!”

对于沈钰挣钱的本事,张清还是很信服的,止了怒疑惑道:“你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我想开海禁。”

这话,沈钰同样在朝会中提了出来,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反对派意见一致,没钱,没兵,没有靠谱的主事人。

沈钰一一反驳:没钱?不存在的,户部刚刚清了一批隐户,之前抄了半个晋州的富户豪绅,国库肥着呢。至于兵?又不是去打架,调了几百上千人就够了,咱们先去近一点的地方。至于主事人,那就更好办了,当初不是抓了个海贼头子吗?他没少干倒卖的事,让他负责,戴罪立功!

众人:……你怎么就那么能叨逼呢?安静如鸡不好吗?

倒是因军功被封了宁安侯的俞成再次感受到了沈钰的可怕之处。当初沈钰劝降徐杰时,曾像他保证能给他一个正经出身,还能给他一个功名。如今不到一年,这个诺言就实现了。俞成都忍不住怀疑,沈钰是不是长了一双非同寻常的眼睛,一眼就能预见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沈钰:一直挖坑一直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