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赌一把大的
前任理国皇帝驾崩之时,世人皆认为其子嗣已断绝,于是以理国太师为主的朝廷诸臣在皇族旁支中挑了一位子弟,推选他登临皇位,从而稳定国家局势。
可这么一来,张保保的身份就很尴尬了,论血统,他无疑才是最有资格坐上理国皇位的继承者――至少在世人眼中如此。
偏偏理国的皇位已经有人坐着了,他要上位,必须把人赶下去,但这种行为应该如何定义,是篡位还是复辟?是谋反还是拨乱反正?
另外,站在南朝臣子的角度,他们的立场也很尴尬。
原本他们扶持新君的做法也不能说有错,理国本就是一个封建君主制国家,找不到正统的皇位继承人,总不能一直让那个位置空着吧,就算他们有那么一丝想要做从龙功臣的心思,可也确实是时局使然,选一个皇帝出来,哪怕是傀儡皇帝,也能让全国百姓民心安定,有一个主心骨,故而此举称得上是公私兼顾。
但张保保能体谅他们的心情吗?
在前皇子眼中,他们会不会就是一群乱臣贼子?
此外,已经继位的理国新皇,以及以他为中心聚集的,新的既得利益集团,甘心把皇位让出来吗?
参考地球上的明朝历史,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土木堡之变”,在这场战争中,明英宗朱祁镇成了瓦剌的俘虏,而大臣们为了安定军心和民心,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也就是明代宗。
后来明英宗被瓦剌放了回去,明代宗立刻将他囚禁起来,并让锦衣卫严加看管,把门锁都堵死了,只留一个喂食的小孔,但千防万防,最终明英宗还是通过“夺门之变”,把明代宗赶下台,成功复辟。
明英宗复辟,可不仅仅是皇帝换个人这么简单的事情,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满朝百官都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原来的大臣们都因为拥立明代宗而倒了大霉,甚至连打赢北京保卫战,重创瓦剌,明英宗能安全回归的重要功臣于谦也遭人诬陷,含冤而死,其余的一众忠臣良将,基本都没有好下场。
理国的历史上并没有类似“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但新皇和大臣们又不是傻子,就连向来被世人评价为昏庸无能的宋高宗赵构,也不惜用莫须有的罪名弄死岳飞,阻止他迎回在靖康之耻中被俘虏的徽钦二帝,他们自然能猜到若让张保保登基,自己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这无疑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但司明又不是理国人,他才不在乎理国人的想法,因此用轻飘飘的语气问了出来。
慕容倾同样明白这一话题背后隐藏的险恶暗流,于是瞪了司明一眼,道:“他若是上位,理国岂能太平?万一时局动荡,被蛮族趁虚而入怎么办?”
“也就是说,他为了大局着想,放弃争夺皇位?”
司明摸了摸下巴,当初没看出这小子拥有如此大公无私的胸襟啊,要知道人性自私,绝大多数人站在张保保的立场上,最容易生出的念头是“反正我得不到皇位,也不能让你们得到”“凭什么我要为大局牺牲,让你们坐享其成”“干脆大家一拍两散,谁也别想占便宜”。
哪怕明知自己站出来争夺皇位会让理国时局动荡,也绝不会拱手让人,毕竟自己本就两手空空,损失的只会是当权者的利益,正如大多数人都抱有“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想法。
国家的安危,百姓的生死,与我何干?反正我又得不到!
慕容倾露出欣慰的表情道:“也许另有内情,但不管如何,他的的确确没有出来争夺皇位,令蛮王的算计落空了。”
司明点了点头,道:“那你现在提及他做什么,穆家军被困与他有关联?”
慕容倾道:“因为遗失的钧天神剑再度出世了。”
“这个剑名也有点耳熟……记得是只有理国皇族血脉的人才能催动,而且虽然比不得墨家圣剑,但它能让化神宗师拥有媲美还虚大宗师的实力,这种提升的幅度在海洲也算是能排进前五的神兵了。”
当初还是师傅燕惊鸿在传授司明《钧天剑法》的时候,告知了他这些情报。
慕容倾道:“蛮族之所以能占据南大陆的半壁江山,除了蛮兵悍勇善战外,也因为蛮王是一位还虚大宗师,足以牵制住理国太师,令高层战力维持一种平衡,故而若能让理国再添加一位还虚级别的强者,就可以打破这一平衡,令理国占得优势。”
司明思忖了一会,道:“如果真能收复失地,借助这份功劳,张保保重登皇位也是名正言顺,谁也不能说什么。”
届时现任的理国皇帝识相点的主动退位,还能保住一份颜面,否则落得一丈白绫也说不定。
“我的确有这样的念头,张保保毕竟是我的表弟,既然帮他不违大义,帮一下也是情理之中,就连穆元帅也是同样的看法。”
慕容倾坦然承认,接着道:“只是我没想到,钧天神剑出世的消息其实是蛮人布下的陷阱。”
“蛮族放出来的假消息?这种事你们都不调查验证的吗?”司明疑惑道。
“也不能完全说是假消息,至少神剑重新出世是真的,地点也是真的,我们找到的种种线索都佐证了这一点,唯一有误的是时间。”
“不对啊,既然神剑会在葫芦谷出世,你们为什么要突围,继续守在那里不就行了?”
“因为有方士估算过,神剑出世时很可能会引动地火爆发,若不赶紧撤离,穆家军便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事实上蛮族打的也是这一算盘,即便你们没有来,我们也会尝试在近日突围。”
司明琢磨道:“也就是说,钧天神剑现在还没有出世,那你们离开了山谷,岂不等于将宝物拱手让给蛮人?”
忽来一个声音道:“既已确定神剑出世时有天地异象,蛮族无法暗中窃取,那我们各凭实力夺取便是。”
来者头戴红缨帅盔,身穿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面容俊朗,英气逼人,正是龙城将军穆武,与大多数喜欢蓄胡的理国人不同,其重颐甚长,却无髭须。
司明以江湖人的礼仪抱拳道:“多年不见,穆帅风采依旧。”
“为国事操劳,心力交瘁,何来风采依旧,倒是司少侠惊才艳艳、武运天成,上回见面时我虽看出你有龙凤之姿,却也料想不到,不到十载光阴,你便从颇具潜力的少年天才,成长为足可与还虚大宗师争锋的当世强者,这种事若非亲眼所见,我必然当成江湖上的吹捧之言。”
说完,穆武躬身行了一礼,道:“兴许这么说有些唐突,但穆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司少侠能助我等一臂之力,夺下钧天神剑,穆某代表理国万民,铭感五内。”
虽然猜到对方肯定会请自己出手夺剑,说不得还要拜托慕容倾说情,但司明也没想到对方会这么直接,与其儒雅的长相大相径庭,行事可谓杀伐果决。
司明迟疑了一会,开口问道:“穆帅口中的理国万民,也包括贵国官家以及朝上诸臣?”
穆武一阵沉默,艰难开口道:“有些事,终究是要有人去做的。”
司明道:“以理国的时局而言,穆帅的做法乃是政治不正确。”
穆武将“政治不正确”念了几遍,笑了笑,旋即坚定道:“对理国而言,最大的政治正确就是击败蛮胡,光复河山,其余的声音皆是蚊蝇作噪,大丈夫生于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岂可因他人的反对就灭了胸中大义。”
“倘若贵国官家勒令你撤军呢?”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何况,朝中尚有太师坐镇,岂会任由奸臣蒙蔽圣聪。”
听出对方语气中不容置喙的坚定,司明忽然意识到自己想错了,他将岳飞的模板套在穆武的身上,其实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在拥有超凡武力的世界,强者最大的依仗并不是他背后的组织和势力,而是他本身。
岳飞明知宋高宗和秦桧要害死自己,也只能束手就擒,除了忠君思想的影响外,也因为他真的别无选择,他手下的家属都被朝廷控制着,根本不可能跟着他一起造反或者清君侧。
但穆武本身就是一名化神强者,连蛮王也只能击败他而无法击杀,就算手下都被朝廷控制了,他也可以打出清君侧的口号,再不济,以他的实力若是往深山老林里一钻,朝廷亦拿他无可奈何。
“既然穆帅下定了决心,那么,我们不妨来一把大的,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司明忽然露出一抹要搞事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