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回到家中,直到吃晚饭,谢致虚都一直没有说话,中途鱼管崇来过一次,看上去本来想同谢致虚说点什么,最后也无法,只得叫了武理出去。
晚饭过后,谢致虚一个人又去了鱼管崇养了一缸锦鲤的天井院,开间狭窄,两侧游廊里一个人影也没有,是个幽僻所在,适合独自发呆。
鲤鱼已成了精,一有人的脚步声响起,便争先恐后浮出水面,接二连三地吐泡泡。
谢致虚趴在缸边瞧了一会儿,用手指挨个戳破。
湿漉漉的,沾了一手水。
跟着先生住进邛山后,他的性格确实变了不少,也是心中知道再没有家人给自己撑腰,行为举止都收敛许多。更有先生为阻止他回去报仇送死,将他绑起来困了多日,叫他明白了谢大少爷如今什么也不是,连傍身的武力也全无了。
之后他就不复年少是张扬的模样,倒有了点他爹一直期许的读书人的斯文。
一条肥大的金银鳞当那总在水面上戳来戳去的玩意儿是什么吃食,一口嘬住谢致虚的手指。
哎哟。谢致虚愣了愣。
有轮子从游廊里滚到他身边。
谢致虚像被人窥破了幼稚行为的毛头小子,瞬间抽回手,又在衣服上擦了擦,道:“二师兄,你怎么来了?”
奉知常没搭理他,也往缸中瞧。
“嘿嘿,”谢致虚尴尬笑了笑,“这傻鱼怪好玩儿的……”
傻鱼冲谢致虚吐出一连串泡泡抗议。
奉知常余光里飞了他一眼,细长的眸里酝了点欲言又止的情绪。
谢致虚便安静下来。
――你见过大师兄吗?
自从大观塔那一晚被谢致虚逼得说了几句话,奉知常就再没开过口,武理和谢致虚都默契地没有提过这件事。
邛山的大师兄名唤孔绍述,农民出身,因断了一双手臂,家里又不养闲人,十七岁流落在外,被先生捡回山庄。
‘没见过,不是说早好几年前就离开山庄外出云游了吗?’
奉知常点了点头,沉默片刻,告诉他:
――大师兄的家乡,土地尽皆被当地一户豪门地主占去,佃户每年要交三份税,一份朝廷征的人头税,一份帮地主上缴土地税,还有一份供地主全家吃穿。自己家里什么也留不下,锅里永远只有十指可数的几粒米,生三个孩子两个都得饿死在半途。
这几乎是乡间随处可见的常态了,谢致虚还是第一次听奉知常讲述这些事情。他从小生活富足,后来又有先生养着,虽略知一二,却没有多具体的概念。没想到与他吃住在同一个地方的大师兄竟有这样的经历。
――佃户们受尽欺压,敢怒不敢言,终有一天等来了行侠仗义的绿林侠客。
奉知常靠着椅背,眼底倒映着因华光渐褪而蓝得格外澄净的云天,将故事娓娓道来。
――那是一位英姿飒爽的侠女,自报名讳为秋江月。
地主们自知缺德,都会聘请恶霸打手做保镖,无奈秋侠女艺高胆大,只身闯入庄园揪着地主肥耳将他拖到佃户们面前,劈柴的砍刀大剌剌架在地主肥得看不见的脖子上,逼他签字画押一份免税契约。
孔绍述是他家老二,十二三岁正是长身体的年纪。无奈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老二是个最容易被忽视的位置,要是秋江月再晚来一年,他指不定就要饿死在田边,连过路野狗都懒得啃他瘦骨嶙峋的身躯。
孔绍述是个厚道人,心中一直记得秋江月的活命之恩,邛山的大家互相聊起身世,他都乐意翻出来回味一番。奉知常入门时才九岁,几乎是孔绍述带大的,这故事他听得都能倒背如流。
然而他从没告诉孔绍述,那位秋女侠正是一手造成他残废流离的罪魁祸首。
一个人既可以做别人的仇人,也可以做另一个人的恩人。
谢致虚安静听奉知常把大师兄的故事讲完,他到山庄后大师兄已离去多年,留下的痕迹很少,庄里做工的女孩们也换了一批,从没听人提起过孔绍述。
没想到大师兄与二师兄之间会有这样的纠葛。
他没有问奉知常为什么要给他讲这些,答案显而易见。
两个人面对鱼缸双双无言,墨迹逐渐浸透半边天。
期间鱼管崇拎着鱼食过来逗鱼,将这木雕似的两人打量一番,露出一个了然的笑。
“和你母亲一个样,”他对谢致虚说,“喜欢一个人待着想事情。”
奉知常的声音在心中响起,因为同根生的作用,亲切得像谢致虚自己的念头。
――给自己一个答案吧,两天后的遇仙大会,你亲自去问他,不要再借别人的口了。
‘你说的没错,’谢致虚回答,‘其实从前庄里很多人同我说过山顶的奉二师兄脾气不好,难相与,叫我初来乍到,要小心别得罪你。武师兄也说一向是没人愿意与你交好的。’
奉知常冷哼一声,听见谢致虚又说:“不过我现在觉得,你只是因为不爱和人交流,二师兄,其实你有些时候比武师兄还看得透彻。我喜欢听你讲话。”
谢致虚说着想起徐涛告诉他,只有他俩才是有过共同经历、可以惺惺相惜的兄弟,但如今徐涛背叛了他,还陪在他身边的只剩下邛山这些相识于半道的同伴,便转头对奉知常笑笑:‘你人挺好的。’
出乎意料地,奉知常苍白的脸颊上浮现一层血色。
谢致虚惊讶地目瞪口呆,被奉知常剜了一眼,兀自推着轮椅离去,留给他一个背影。
回到跨院客房,武理已经躺下了,在闷热的床头摇着他那柄谛天机折扇,金漆大字一闪一闪。
“去哪儿了?”
谢致虚回答:“和二师兄聊天。”
“能聊得起来?”武理简直服了他了,“怪胎啊。”
谢致虚想了想,想起奉知常半张微红的侧脸,他贯来暮气沉沉,难得有这么生动的表情。
“我见过的人里还没有长这么好看的。”谢致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