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 我和锦衣卫相亲了 - 西兰花炒蛋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1章

重金开道,程敏在几日后见到了严太师。

江西布政使是严太师面前的红人,但程家可不是,严太师的门生遍布朝野上下,知交故友遍布天下,程家十分不起眼,也就是看在布政使的面子上,严太师才在百忙之中拨出时间见见程敏。

严太师是个资深的家具收藏爱好者,程敏在探得他的喜好后,投其所好,给严太师送了一张百年金丝柚木罗汉床,一座紫檀木底象牙雕山水插屏。

这两件家具是程文卿花费了无数精力在江南寻到的,果然严太师一见就很喜欢,对程敏的耐心多了不少。

两人谈论完一波家具,终于有时间说点别的了。

严太师在朝中曾经的对手至少是阁老级的人物,卢简不过是个小小的县令,他眼里根本没有这号人,程敏也不会傻到把卢简的事情拿出来说。

他今日的目的就是讨好严太师,在严太师面前过过眼,日后好再来拜访,等跟严太师把关系打好了,就算卢简的事情有人翻旧账也不用怕,而且明年他就要参加春闱,春闱过后授官什么的少不了要走严太师的关系。

虽然说皇帝年老,身子不佳,严太师的权势也不知道能撑到几时,但现在朝中还是严太师一手遮天,先借了势再说,以后若是严太师出事,再撇清关系就行,反正朝野上下奉承严太师的人数不胜数,程家在其中不过是不起眼的小鱼,到时候是极容易开脱的。

至于卢青桑那边,只能先放一放,先把重点把精力放在明年的春闱上。卢简的事情表面上是县衙库银失窃,其内在盘根错节,并不是只涉及到卢简一人,就凭一个锦衣卫指挥同知,想要翻案不是那么容-易的。

……

每年的六月几乎是京城最热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即使卢青桑现在不必下厨房了,但在食店里走动,还是出了一身的汗。好在当初重新装修食店的时候,窗子开得多,南北通透,还能借点穿堂风。

天热,吃冷食的人多了,卢家食店最近推出凉面、凉粉,以及凉拌菜。

做凉拌菜最主要的是调味的酱汁。卢青桑参考在现代吃过的凉拌菜,以麻酱打底,再参和香油、酱油、胡椒、耗汁、糖等等调和,与顾婶、苗嫂商议着调出了拌菜酱汁。

果然这些凉食一经推出,立刻就收到好评,三者之中又数凉面卖的最好。顾婶子擀地一手好面,做出来的面条又爽又滑,而且韧性好,有嚼劲,深受好评。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易晃过来了,穿着一身黑色官服,嘴巴里衔着一根草,吊儿郎当的,进门就冲着元宝道:“小丫头,来碗凉面,多多的切点青瓜丝。”

元宝系着围裙走过来,没好气地说:“谁是小丫头?我们店里打烊了,没得吃!”

易晃也不以为意,就当做没听到,笑嘻嘻地说:“再来一碗冰镇酸梅汁,诺,这是我的卡。”

元宝嘟嚷着往厨房去了,卢青桑接了他的卡,划账,笑道:“哎,你可别再得罪她了。”

易晃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她是姑奶奶,我可不敢得罪她。”

平时他正经跟元宝说话,她都不理,装作吊儿郎当惹人厌的样子,元宝反而还会跟他说几句话,虽然这话也不太好听。现在他跟元宝的相处就进入了这么一个奇怪的圈子。

易晃追求女孩子就如同一个小学鸡一样,卢青桑觉得好笑,但是想想自己现在的感情状况,也不见得比人家好到哪里去。

食店并不做晚上的生意,这个时候一般就打烊了。大妞、苗嫂在收拾店子,卢青桑没什么事情,便与易晃说话。

他们的话题离不开裴琰,易焦道:“大人今日去了北镇抚司,晚上与同僚在望月楼有个宴饮,等我吃过面,送你跟元宝回去。”

卢青桑暗自思忖,裴琰不负责北镇抚司的事情,想来是为了卢简的事情吧,借助北镇抚司的势力打探当年卢简一案的细节之处。

她犹豫道:“大人近来与严太师可有龃龉?”

两人都是在老皇帝面前服侍的人,严太师毕竟还没有失势,在朝中经营二十多载,朝堂上一多半都是他的势力范围,裴琰现在绝不是严太师的对手,要是裴琰此刻因为调查卢简的事情,同严太师撕破脸面,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易晃似乎看穿了她的担忧,安慰道:“别担心,大人心里有数的。”

元宝端着凉面与酸梅汁过来,卢青桑与易晃默契地转换了话题,谈起易焦再次去南京看宅子的事情。

易晃边拿起香醋瓶子往凉面里倒醋,边说:“南京好地难买,但凡看得过眼的,都已经有主了,这回是朝廷惩治一个贪官,这个贪官在南京一带有几十顷好地,宅邸也有好几处,我大哥打探到消息之后就又去了南京。”

卢青桑笑道:“几十顷的好地,我也没那么多银子买得起啊。”

易晃笑:“这么些地人人眼馋,大哥现在去南京不过是能分一小杯羹,你与大人,再加上我们兄弟,总共能买下五顷地都算好的。”

亩百为顷,这对于卢青桑来说已经是很大一块地了,她忙道:“可以了。”

她没想过做大地主,有个一两百亩地的田庄就好了。古往今来都是一样,搞农业挣不了大钱,即使之后真的搬到南京去了,卢青桑也打算继续开店营生。

买地少不了银子,如果说最终要买下这五顷地,当初拿出来的那几百两银子肯定不够。卢青桑回宝春坊后就忙着盘算账目,看看这几个月能凑出多少银子来。这一算完,不禁喜笑颜开,食店自从天气转热后,生意好了许多,再加上根据时令不断地调整菜品,只五六两个月的利润比整整一个冬季都挣得多。

余妈搬了一张竹凉床放在葡萄藤下,拿着干艾草在院子角落里熏,最后又去厨房切了两盘子白玉甜瓜与红壤西瓜过来,笑问道:“姑娘还需要些什么?”

元宝洗过澡,打着蒲扇出来,笑嘻嘻道:“麻烦您老人家了,没什么事了。”

余妈在鼓楼街有个老姐妹,夏日里白天长,这会儿天还没有黑,余妈瞧着没什么事了,就想去看看老姐妹,跟元宝与卢青桑打过照顾,挽着一个小篮子出门了。

卢青桑算完账,也出来院子里纳凉,她在元宝身边坐下,看着元宝耍杂技,把一个个切成小块的甜瓜抛到空中,然后伸直了脖子仰着头去接,不留神就呛住了,不住地咳嗽。

“你可真像个小孩子一样。”卢青桑替她抚背,元宝脸涨得通红,好不容易才顺利咽下去。

元宝不好意思道:“我就是好玩嘛!”

两人盘腿坐在凉床上玩积木。

一共六十根寸把长的长方体木条,一层一层码起来,然后一人一根从中抽木条,谁抽的时候整座积木倒了,那么那人就输了。这是卢青桑想出来的解闷的方法。

她与元宝一人一根抽着,嘴里聊着天。卢青桑小心翼翼取出一根积木,放到一边,然后叉了一块甜瓜吃,肉脆水足,最重要是足够甜,她笑道:“你吃了别人的甜瓜,就对他脸色好点。”

这个他指的是谁,元宝心里有数,她原本是个不谙世事的乡下小姑娘,这一二年在食店里历练着,也渐渐知道些人情世故,再加上裴琰与卢青桑的事情,对“情”这个字再不是懵懂无知,有了几分了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