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 高甜剪辑 - 席千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高甜剪辑 >

第32章

周杰伦的第七张专辑《依旧范特西》问世。

开学没两天,大家的MP3里就都是《夜的第七章》《千里之外》《本草纲目》《听妈妈的话》《菊花台》《迷迭香》《退后》《红模仿》《心雨》《白色风车》。

音像店反复播放他这首专辑里的歌,一时间“小朋友的问号”和“送你离开”火变大街小巷。

师大附中,青城最好的公立学校,是青城师范大学附属高中,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是各个初中的尖子生,还有一小撮非富即贵。

下午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学校广播站正在放《听妈妈的话》。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

为什N别人在那看漫画

我却在学画画对著钢琴说话

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在墙壁背我的ABC”

高二(一)班班主任大课间来到他们班班级门口,看到全班都安安静静的,只是零散几个凑在一起聊天,还以为进错班了。他们班的学生什么时候这么乖了。

一班班主任王道听着这首《听妈妈的话》,莫非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看来今年周董演唱会的票更难抢了,班主任心疼自己注定要被黄牛剥削的荷包。

蒋锵从厕所回来看到班主任在门口站着:“王道长,您罚站呢?”

“王道长”是同学们给王道起的绰号,因为王道才不过三十岁,但因为经常把各种人生哲学挂在最边上教育学生,整个人散发着一种仙风道骨的气质,有股道观道长的赶脚。

“去,你小子甩我一身水。”王道作势踢他,蒋锵闪得快,尘土都没挨着他的校服裤子。

王道看了眼时间,还剩三分钟上课,忍不住对身后站着的两个学生叮嘱一番。

青城教育局苦于冀省唯分数论、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已久,迫切希望能找到素质教育和高分成绩的平衡点。

他们全市教育的高层到老师这两年一直在激烈的研讨,到底要不要学习衡水中学的模式,因为青城教育局有一位领导是从南方选调回来的,他非常厌恶冀省的这种只注重课堂教育的学习模式,一直想要启动教育改革,但每年的高考成绩作为目前冀省每一所高中最重要衡量标准,他又不敢操刀大刀阔斧地实施。

但他们还是想出了一些办法,例如现在的这种。

青城的培英中学是所公立学校,这所学校完全模仿衡水一中的模式,早上一节自读课、上午五节课、下午五节课、晚上三节自习,这只是正课。但实际上还有,早上五点五十第一次晨跑,两圈400米,早读、分年级吃早饭、第一节课前预备、上午五节课后午饭半小时,午休,下午五节课,中间第二节课后跑操,依旧是八百米,晚饭看新闻联播,晚上三节自习,从早上五点半学生起床到晚上十点半,学生的时间精确到分。

吃饭是跑着去食堂,站着吃完,男女不许同桌,吃完给下个年级让食堂。

跑步前拿自己准备的小纸条,背诵,跑步时注意牌面、脚步,跑出军事演习的架势整整齐齐,口号气势恢宏。

王道有幸去衡水中学观摩过一次,回来感觉自己都要废了。

但衡中这种模式,一本上线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

试问冀省有谁有权利去批评这样的本科上线率,于是它存在,所以它合理。

但它确实有合理之处,因为冀省唯一一所211高校冀省工业大学位于天津,优质的大学资源在冀省无比紧缺。

但师大附中作为青城师范大学下属中学,师范大学的教授们也是一股支持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随着青城越来越多初高中开始学习衡中模式,他们绝不允许附中也学习,所以附中就成为了青城的一股清流。

他们的高一高二至今没有晚自习,只有三十分钟的早读课。学生的课间操也不是跑步而是广播体操,偶尔大型汇演还会有学生版本的交谊舞曲。

但附中是不在乎升学率吗,并不是。

师大附中素质教育的底气来源于他们的学生60%以上会申请国外的高校,所以他们不需要统计一本上线率,而是把名校例如常春藤录取人数作为指标。

王道看着培英中学转来的两个小白鼠,今年教育局的其中一项改革实验,他们挑了衡中模式下的两个优等生交换到师大附中培养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而培英中学就在师大附中隔壁,两个学校就隔了一条街,面对面,首当其冲被选定。

起初培英中学是不同意的,认为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可能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影响被录取的学校。两方激烈争锋后,选择了培英的竞赛生,因为竞赛生如果获得竞赛的省奖、国奖,会拿到985、211的保送名额,而且师大附中的竞赛培养也很强劲,不需要担心影响他们的竞赛成绩。

于是培英挑挑拣拣,最后征得学生的同意,定了高二的一男一女两个学生,交换至师大附中,但两人最后的高考录取成绩要归在培英中学。

而且这两个学生在高三要参加培英和师大附中的联合考核,证明素质教育是否适合冀省。

“你们俩别担心,我们班的学生都很乖,除了爱说话、大多数有多动症、喜欢提问,没什么其他的大毛病。”王道说道。

李盖还穿着培英的校服,黑色系宽大运动服,他们的夏装是T恤加薄长裤,男女同款。站在旁边的女生也穿着同样的衣服,只是她很瘦,瘦的像跟火柴,衣服在她身上套着格外松垮。

李盖腹诽道:这还不是什么大毛病。上课说话、多动,简直每一项都是培英纪律的死穴。

“盛楠我听说你语文很好,我们班过两天选班委,你可以争取一下当我的学习委员。”王道教语文,就是师大的师范专业毕业。

盛楠点点头,脆生生地答应道:“好的,老师,我之前也是语文课代表。”

李盖眼尾扫了眼盛楠,她向来是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用不了多久就能融入新集体。但是他是慢热性子,很难融入新集体。

走廊上跑来跑去的男生女生每个走过去都要看一眼他们俩,李盖忽然觉得他胸口培英中学的标志格外灼热,他现在就像他们眼中的小怪物一样。

王道看了眼时间进了教室,本来就在安静听妈妈的话的歌迷们瞬间就变成听老师的学生。

“我以为你不会答应校长转来附中呢。没想到啊,校长拿什么诱惑你了。”盛楠见王道离开,悄悄问李盖。

盛楠之所以答应校长转学,是因为校长说师大附中的竞赛奖金十分丰厚,拿到省奖最差的三等奖都有一万的奖金,更不要说省一、国一,如果拿到国奖会有企业直接资助她大学的全部费用,而且如果她拿到省奖,培英也会给她奖金,也就是说她能够拿到双份奖金。太具有诱惑力了,她当时听到就直接答应了。

但是李盖比她家境好许多,虽然比不上师大附中的学生,但在他们学校也算不错的了。

他总不至于也是为了钱吧。

“没什么。我就是在培英呆腻了。”李盖随口敷衍道。

王道听歌声结束后才咳嗽两声,叫两人进来上讲台,“之前跟大家说过了咱班要转来两位新同学,是培英中学的交换生,两个人也都非常优秀,成绩很好。我们请他们俩自我介绍一下。”

李盖扫视整个教室,心头升起一丝失落,抿了抿嘴唇开口,把之前准备好的自我介绍放弃,简单地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叫李盖,今后请各位同学多多指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