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杀熟 - 重生一九八二 - 甜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113章 杀熟

金明天答应下来,常红心笑的合不拢嘴。嚷嚷着,过完年就去找门面。

舒雨朝舒雅使了一个眼色,舒雅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自己还有一套带门面的房子呢。想到这里先愣了一下,难道妹妹当年就有先见之明,所以才会买一套带门面的房子吗?

“舅妈找什么店面,我一会儿跟那家租客说一声,过完年就把房子收回来,您直接拿去用就好。”

省得她在外头被人骗了,舅舅家底薄,可吃不得泄药。

“真的,这感情好,要不怎么说是一家人呢,关键时候还得看自家人的啊。”常红心没口子的感谢舒雅,又表示该交的房租一分不会少。

舒雅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作秀,但很大方的免了她的房租,“就当是帮我看房子了。”

舅舅的收入眼看没有着落,这个时候舅妈肯站出来承担赚钱的责任,舒雅也不想再计较她以前做的事。更何况,他们出了店面,日后舅妈赚了钱,只要能少唠叨几句舅舅,房租就免得千值万值。

这么大的事,几个女人七嘴八舌定下来,还连门面都准备好了。金明天能说什么呢,失落有之,伤心有之,不甘更有之。

“你们这是笃定我翻不了身,要靠老婆养了呗。”心里哽着这句话,死活没说出来。

回下溪村过年之前,舒雨有很多人要见,程燕,王露,都是早就说好了,等她回来得聚一聚。

程燕回吴县实习,同事上级都是看着她长大的叔叔阿姨,都拿她当自家孩子看,日子不过要的太惬意。别的同学钻天打洞想留在省城,她半点这方面的想法都没有。

王露在北方一所学校读专科,这次回来,一个劲跟他们描述那边有多冷,总算见识到了什么叫鹅毛大雪。

“咱们这学历可真有意思,中专,专科和本科,跟上台阶似的。我个头最矮,没想到学历也最低。”程燕拿自己打趣。

“你怎么不说你最早上班拿工资,不用像我们一样,还得苦哈哈等好几年。到时候是个什么章程,谁知道啊。”专科的分配不如本科,王露有时候想想觉得后悔,自己该不该复读一年,直接考个本科比较好。可是复读的话,身边没有舒雨,万一连专科都考不上怎么办?

“对了,盖萍回县里开店了,你们知道吗?”程燕也是认识盖萍的,还去她店里逛过。

“衣服倒是挺时髦的,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反正不太适合我。”程燕说完,大家都来了兴致,提议一起去逛逛。

舒雨也很感兴趣,“她怎么会回吴县开店,我还以为会在省城开店呢。”

“你不知道现在的物价涨的有多凶,特别是店铺的租金,现在还开始流行什么转让费。反正盖萍在省城是开不起的,最后算了算,回家最省钱。”程燕待在吴县,象这样的消息,知道的最为清楚。

等逛去盖萍的店里,舒雨才知道程燕说的什么意思,盖萍拿货拿的很花哨。就是摆在店里吧,一看就很时髦,进来逛的人很多。

客人逛的时候都说这件好看,那件也好看。但试的多,买的少。

盖萍看到他们也很高兴,也没拿他们当外人,在同学面前抱怨,“我真不该回吴县,这里的人都是穷鬼,根本买不起,也不知道什么叫时髦,都喜欢些老土的东西。”

舒雨拎着一件棉服道:“正好我回来没带多少衣服,来一件。”

盖萍说给她一个成本价,然后收了六十块。

既然来看,就是准备照顾她的生意,舒雨买了另外两个人终于不用再挑选。

三个人出门,王露率先道:“我倒是真心想买,结果一件都挑不出来。大过年的,卖白色棉服,她到底怎么想的。”

“没听她说吗?红色俗气,白的才好看。”程燕学着她的语气。

“小雨,你觉得她这家店能开的长吗?”程燕直接扭头问舒雨。

“算了吧,大过年的,别咒人家了。”不想说就代表了她的想法,这家店八成要黄。

所有的衣服,都带着一种浮夸的华丽,这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中看不中用。他们这里还是属于冬天比较冷的地方,冬天的衣服,大衣得有质感和挡风,棉服得厚实和暖和。

毛衣得是高领,不光为了保暖,还得挡住里头的秋衣。

那么大个鸡心领的毛衣,里头光着?按当地的温度没法穿。

里头穿着,那露出半截秋衣算什么?

现在又不是后世,出入坐车,到处都是空调暖气。你穿夏天的裙子,外头裹件大衣都成。

这个时候的人,讲究的是实用。哪怕她觉得冬天露脖子穿鸡心领毛衣可以打一百的时尚分,但真叫她花钱,她最后还是会选高领保暖样子简单易搭的厚实毛衣,哪怕时尚分只有六十。

更别提那些短的恨不得露腰,贴的恨不得掐腰的时尚。衣服是需要搭配的,人家单买一件,和以前的衣服一件都搭不上,那人家就不会买。

盖萍太相信自己的审美眼光,完全用自己的审美来挑货。殊不知,服装行业里头,越这样死的越快。

不是她的审美不好,也不是她穿的不够时尚不够美。是她不知道,开服装店需要照顾的是中间那一部分,代表最多人口的审美。普通人的普通审美才是你服务的对象。

否则就是将自己的店做成小众,你去京城当小众,人口基数放在那儿,说不定还能成为特色。在小县城做小众,什么下场还用说吗?

但盖萍不仅意识不到这个问题,还不停的抱怨是顾客不懂欣赏。如果做生意的人,是这么看问题的,那么不管做什么生意,关门歇业都只是时间问题。

舒雨挑出来的棉服,已经是她店里少有的兼具时尚和保暖的款式,偏偏又是极不耐脏的白色。

回去之后,舒雨裁了几条红布,一边三条,从肩膀一直缝到袖子。她倒是不在意一身素白,只是觉得有点单调。

舒雅去跟租客交涉,回来说谈好了,过完年租客搬走之后,就让常红心自己去装修布置。

常红心已经在计划,过完年买点石灰将墙面一刷就行,再去川市岳婆婆的店里批发一些布料回来。把之前做过的,特别是舒雨教过她的款式,做出来挂上。

她边收拾家务边跟舒雨说自己的计划,听得舒雨连连点头,她能想到这些,还说的头头是道,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幸好这几年,在外头接着活,再怎么不会说话,不懂条理,也慢慢练出一点精明能干的味道。

看到舒雨新买的棉服,立刻夸道:“这三道红杠是你自己缝上去的吧,我看厂里一个闺女也买了一件一样的,被她妈骂死了。不过小姑娘都这样,才不管难洗不难洗,就爱这种浅色,穿上身确实抬人。”

“你才回来,不懂行情,可别买贵了,厂里那小姑娘买的是三十,她妈到处说,显摆自己家有钱。呸,不就是她老公在省里上班,能按时发工资呗。等我开了店,天天让阳阳穿新衣服。”

舒雨听了一笑,“放心吧舅妈,没买贵。”

舒雅贴心的给妹妹缝了一对袖笼子,也是白色的。因为衣服最不耐脏的地方就在袖口,而冬天的时候衣服难洗,所以好多人会戴袖笼子,脏了洗袖笼子可比洗衣服简单多了。

常红心见了一拍脑门,“有多余的布我就做袖笼子,这东西摆在店里也能卖钱的。”

一门心思钻到生意里,干劲十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