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资源整合 - 重生一九八二 - 甜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150章 资源整合

路英顺道给所有人发了一波名片,新的办公地址,新的出版社名,新的办公电话,连名片都勾着金边,处处都散发着全新的气息。

小孩子嘛,顺便发一套全新的小状元,嗯,孩子们流下了高兴又激动的泪水。

路阿姨表示不用客气,别的没有,教辅书管够。

“你这一回厉害了,随便露一手就吓死人。怎么,当上大老板就懒得搭理同学了,上周聚会你干嘛不来。”李宝媛接过名片欣赏了一下,放到兜里。

“我这不是让出时间,让左盈去哭诉吗?我去岂不是欺负她,至于尚楚,他很久没参加同学聚会了吧。”路英笑笑说道,赢都赢了,再去欺负弱者有什么意思。

许警官的爱人,也就是李宝媛,和他们几个人都是同学,也最清楚出版社的事。有李宝媛在,左盈想颠倒黑白都难。

“左盈倒是没说什么,她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都听老公的。不过尚楚这回倒是参加了,不过看上去可憔悴多了,不复以前的意气丰发。”

李宝媛劝过左盈不要辞掉公职,又不是像路英一样,是商界女强人,要不要公职无所谓,她这个性子哪里适合经商。

路英笑了笑,“别人的家务事,我能说什么。”

都撕破脸了,还能管这个。至于憔悴,真以为生意好做呢,自个的生意自个操心去吧,憔悴吗?那就对了。

秋高气爽,艳阳普照,最适合有个新的开始。

时间一晃来到九零年,也是舒雅的毕业年,分配的事她打听了一下,也大约知道会分配到各个省的制片厂。问题是平湖省的制片厂,一年都产不出一部戏,回去就是荒废度日。多数省都是这个状况,所以很多同学约好了,要漂在京城。

什么都没有的人都敢漂,舒雅就更不在话下了,她有房子有对她来说的巨额存款,家里人全在京城,上哪儿都有饭吃,当然是干脆的想好放弃分配,自己去找戏拍。

舒雨对演艺圈是完全不懂,由得姐姐去折腾,只要她不出京城都是安全的。

路英办公楼的会议室里,一群老师正拿着三元出版社的教材,一一品评讨论。

“各位老师在南省玩的怎么样,还喜欢什么地方,大家尽管提,我们暑假的时候再组织一次。”会议室里,路英并没有一来就进入正题,而是问他们玩的是否尽兴,提供的服务怎么样,酒店好不好,礼品实不实用。

没错,从新公司成立开始,路英会每年拿一批钱出来,在寒暑假招待一批优秀教师出去旅游。导游是自己公司的业务骨干,酒店是当地最好的五星级,吃喝玩全包,回来还要再送一批当地特产。

理由当然是回馈教育事业,替全国人民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无论是道德还是道理上,完全占得住脚。

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别的,以后自己公司的教辅书需要升级换代,需要新编,需要意见,甚至品评一下别人的教辅材料,这些人都是她的智囊团。

而且路英定下的调子是旅游纯粹用于拉关系,请人做事单独付钱,这就非常到位了。

旅游回来之后,路英开口要请几个老师帮着评价一套教辅书,而且给红包。拿人手短,这年头还很少有吃了别人的,一抹嘴就不认帐的事。而是很认真的了几个他们当中有口碑的老师,帮路英做这件事。

也就是在会议室的这几位老师,他们已经提前拿到教材,都有各自的意见。路英的要求是一半优点一半缺点,结果拿到手里一看,优点明显是凑的,缺点都是实打实的。

当老师的人,特别是这个时候,耿直的还是占多数,也不会跟路英一个生意人虚应故事。有一说一,这套教材假大空,内容不扎实,题型不够多变。

有个老师很直白的说道:“这教材谁编的,我不用打听,光看内容都知道是谁,你要问水平怎么样,我这个人不怕得罪人的,真是不怎么样。”

“多谢各位老师给我支招,要不是各位老师,我哪里有今天。”

“你的事啊,我都听说了,尚楚这个人看着像个君子,做事真是不地道,为了钱这么多年同学情都不要了。这样的人啊,早点认清也好。”说话的是位特级教师,根本不用甩任何人的面子,也不怕得罪人。

她一直看路英很顺眼,踩起尚楚来可以说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谢谢您,也谢谢各位老师,以前的事我也是承了他的情的,算了,就当是还给他了。以后啊,咱们两家也就是正常的商业竞争,各凭本事吃饭。”

“凭本事我是看好你的,妇女能顶半边天,你是妇女中能干的,你就多做点事。代替广大妇女在这个社会上,占据一个好位置,让人看看,女人不管干什么都不比男人差。”特级教师的觉悟就是不一般,立刻上升到妇女地位进行一通论述。

大家频频点头,表示受教。

路英亲自将这些老师送走,回办公室招呼舒雨,“什么事,还用得着特意过来一趟。”

说完仔细看了一眼舒雨,“不会是跟路路吵架了吧,你等着,阿姨帮你教训他。”

“不是的,阿姨。”舒雨哭笑不得,“我这不是有点事找您商量,下午没课就顺道过来了嘛。”

不是吵架就好,路英放松下来。

“我听说三元的教材面市了,刚刚去书店看了一眼,题型太单一了,一看就是赶时间做出来的。”

路英笑的畅快极了,对方简直不负重望,从去年到今年,用了五个月才上架。而且内容跟他们根本没法比,别说老师,就是成绩好的学生都能轻松比较出优劣。

“算是不错了,至少顺利上架,也没什么错别字。”

舒雨抿了嘴直乐,这评价可真高。

“哦,我是想说,防骗指南的知识需要更新了,我想写一本防骗指南二,阿姨觉得有销量吗?”

“防骗指南我们过年前刚加印了一次,销量一直很稳定的。你打算写二,那肯定好呀。”路英举双手欢迎。

“不过?”舒雨挠了挠头皮,有话想说。

“你说说看,是不是又有什么新的想法了。”路英一看就知道舒雨想说什么,毕竟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呢。

舒雨不好意思的一笑,把从楼下报亭买的几本杂志摆到桌上,“我觉得书籍的传播速度太慢了,不如杂志。”

她知道杂志至少有二十年的繁荣期,肯定能赚钱,不过她手里握着好几项实业,现在已经不是特别在乎钱的事。

但有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叫做话语权。

话人人可以说,但你在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去说,才几个人听到,听到也不一定会相信你。

但报纸杂志刊登一句话就能有极大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这叫什么,就叫话语权。

殊不知,往后的年月里,多少干的好好的实业,被一些无良媒体造谣生事,生生从明星企业走到破产边缘。

哪怕日后打赢官司,也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间和机会,几百亿的损失又岂是一句道歉可以弥补的。

路英本来就有一家出版社,有小状元这只现金奶牛,再并入一条杂志线,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