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原来没瞎 - 重生一九八二 - 甜饼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157章 原来没瞎

路路通家电商城,两家店开的火火红红,虽说卖家电的商家越来越多,但都撼动不了他家的生意。延长营业时间,让老百姓下了班也能来逛街买东西,给工作和周末不休息的人提供了便利。

提供有偿的送货上门以及安装服务,花一点钱总比自己找人搬运,又找人安装方便的多,再说商家的收费一点也不高,甚至比客户自己单找还要便宜。

一个月内包换,三个月以内包修,就算过了三个月,如果出了毛病,商城提供有偿维修服务。

总之在上千万人口的京城来说,总有一部分舍得花钱买服务的人,于是可想而知家电城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丽姐的服装店就在家电城的附近,其实也就是以前天长地久的总店附近。她每次路过都忍不住想进去看一眼,但又不敢进去。

等到今天再次路过的时候,格外密集的人/流还是让她忍不住停下脚步,走了进去。

“给我来一本。”

“我也来一本。”

这么密集的人/流竟然不是新上了什么家电,而是排队买一本杂志。

丽姐顺手排队买了一本,同时有点奇怪,“你们家电城还卖杂志啊。”

收银员根本没功夫回她的话,但没关系,排队的顾客正愁找不着人聊天,立刻接上话,“不是他们要卖,是客户强烈要求的。”

丽姐付了钱,回头道:“大哥,啥意思啊,我咋听不懂呢。”

“你不知道啊,那咋也跟着排队呢。”大哥摸摸头,不懂了。

丽姐讪笑道:“这不是看着人多,凑热闹吗?”

大哥哈哈大笑,“没事没事,反正一本也没多少钱,里头啊,讲出国的事呢,我姑娘早上出门的时候叮嘱再叮嘱,让我一定买一本回去。”

丽姐拿到杂志“啊”了一声,“讲出国的啊。”

她可没那想法。

排在顶后头有人听到丽姐说话,立刻招手,“大妹子,你不要的话,卖我成不。”

“谁说我不要,我也看看去。”不管自己有用没用,有人抢那就必须不能让,丽姐赶紧将杂志抱到怀里,匆匆离去。

回到自己的小店,她的生意其实也不差,毕竟是靠服装起家,眼光一直都在。只是生意再好,和曾经的巅峰一比,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每次想起,都觉得那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可事实才过几年而已。

家电城里的负责人是舒雨的舅舅,可想而知这又是她的新产业之一。如果……丽姐深深叹了口气,知道已经没有了如果,在这声叹息声里翻开杂志。

吴县的缝纫机厂里,好几个家属收到了从京城寄回来的包裹,不用说也知道是跟着金明天去京城的那批人。一共招聘两回,走了二十来人,工资加提成,几乎月月过百,不知羡煞多少人。

“张主任,您在家吗?”其中一个家属拿着本杂志敲门。

“在家呢,还什么张主任,叫老张就成。”曾经的张主任守着缝纫机厂的一摊子事,愁得头发都白了一半。到现在厂子里一小半的职工自谋职业,剩下的还在厂子里混着呢。

“我们家老程让我一定把这本杂志交给您,也没别的事,我先走了。”

同样的事,在家属楼里传递着,有关系好的直接拿着杂志翻开,“人家上头还有电话和地址,这能是骗人的吗?你知道这杂志谁办的,舒雨的婆婆,就是金明天的亲家。人家那么大一老板能骗你,待在家里人都给待废了,赶紧打电话问问,不行我借你路费。”

小小吴县的缝纫机厂只是一个缩影,许多效益不太好的厂子,已经下岗的厂子,都收到了这本杂志。有的是熟人寄来的,有的根本不知道是谁寄来的。

反正杂志上刊登了电话的工厂,在连续一个月的时间里,咨询电话就没有停过。

吴县几家曾经通过邮寄购买过小状元教辅材料的人家,都收到了新的生活杂志。拿到手一看,上头还有一张打印的信笺,说明他们是被抽中的幸运客户。谁都喜欢不要钱白送的东西,赶紧带回去看看。

这一翻,就停不下来,针对的正是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针对家长的,啧啧,还有心理学呢,瞧瞧人家这专业的,真是不一样啊。

但在大城市里,比如说家电城的金明天就十分搞不懂,为什么来排队购买杂志的人,看上去不像下岗职工。

收银员解开了他的疑惑,“人家才不关心下岗的事呢,人家关心的是出国留学的事。”

“出国留学啊,难怪。”金明天懂了。

时间倒回到八月底。

舒雨一行三人,带着叶爷爷以及他的几位助理,从美国飞回京城。叶爷爷说什么都不要人送,再说他身边还有几位助理,许然也就叮嘱好几位助理,送他们上了火车。

路英一边说杂志出刊这点小事,不用他们掂记,一边又高兴的拿出带着油墨香气的样刊递给他们看。

“哟,封面这些人是谁。”许然左看右看也不像明星。

“是好几个省的高考状元,里头还有他们的专访。”舒雨说道。

“厉害呀。”许然翻开杂志,主打是教育,各个学习阶段有优秀老师的专访,有学习心得,还有教育相关的政策宣传。重中之重当然是高考阶段,从专访到心得,再到家长怎么合理安排饮食,如何调整学生的心理问题,等等,可谓是事无巨细。

还有全国各家院校的介绍,也十分详尽,并且预告会在来年高考之前,会出如何择校的教程。

最后便是出国留学的介绍,包括了国外一些学校的分类,大家如何选择,要参加什么样的考试,该准备什么样的资料。并且承诺,若是大家良好,会组织一场关于留学的咨询讲座。到时候,也会在杂志上通知大家。

“这个很难得了,现在国内很少有这么齐全的留学介绍。”有许然在,这个留学中介路英当然不会找别人合作。已经就前期一些事情,做了准备工作。

教育之后便是相对比较轻松的翻译稿,主要是翻译欧美以及日韩国家报纸上刊登出来的一些生活中的趣事或是新闻。

除了翻译,还加了一些点评,和简单的背景介绍,以帮助大家读懂新闻里的内容。否则因为国情的原因,可能很多人会看不明白,笑点在什么地方,又或是为什么这样的事能上新闻。

再往后翻便是关于下岗职工求职的版块,里头刊登了一些工厂的招工需求,可以说是非常详尽了。拿着杂志对照自己就知道可以去什么地方,应聘什么职位,拿起电话就能打过去咨询。心急的买张火车票,揣着杂志就能直接顺着地址找过去,可操作性非常强。

“哟,再后头就是防骗指南二吧。”许然当然读过防骗指南一,他纯粹是当成笑话读本看的,此时看到二,当时就忍不住读了起来。比起一,二的诈骗技术明显升级换代,电话诈骗,汇款诈骗,都是以前比较少,而现在刚刚出现的。

一本优秀的杂志当然也少不了广告,连续几页广告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所以在中间又插上了一整页的小雨辣评。

许然看完杂志,那叫一个马屁如潮,笑的路英是合不拢嘴。

“首刊也没想怎么大卖,咱们也不是那种娱乐性特别强的杂志,图个细水长流,最重要的是能帮到一些人,这就够了。”路英乐呵呵的笑着。

金明天看到首刊之后,大为感慨,“这个好,我得买一些寄回去,让吴县的老同事看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