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此时青州府衙大门前,青州刺史刘大人与其夫人,连带着一众妾室子女,皆衣装齐整的立着,恭迎世子殿下的大驾。
就在不久前,世子的随从来府上知会过世子要来。若只是位无甚实权的世子,他们原本也不必如此隆重。可对方偏偏是当朝摄政王的独子,那便堪比皇子出巡,马虎不得。
刺史大人眺了眺远方,见还没有车马的影子,便扭头朝着身后的家眷再嘱咐一遍:“你们过会儿行礼端正着些,盛京可是最讲究规矩。”
“老爷放心!”不待刺史夫人回答,一位簪着大花的柳氏姨娘抢先应道。说完,她又扭头审视一番自己的闺女,之后满意的笑了。
闺女与柳姨娘对视后,也了然于心的倩笑,母女二人都透着一股子意味深长。
十五六岁的姑娘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光景,薄施粉黛便可清雅秀媚。柳姨娘打去年就在给闺女绸缪着亲事,可这青州地界能见的贵人有限,如言世子这般显贵的主儿可是轻易见不到的。
庶出的官家小姐,若是能去世子府做个贵妾再好不过。这样荣耀的门楣里还管什么偏不偏房的,待日后世子承了王爵,那女儿便是侧福晋了。
再说妾怎么了,柳姨娘自己也是妾,可老爷待她又哪里比正头娘子差了?青州地界上谁人不知,她这个妾室可是做的比当家主母还风光。
这般盘算着,柳姨娘心里美的不得了,拿帕子掩了掩口,喜悦之情却从弯弯的眉眼里又流露出来。
一众人在门外等了半炷香的时辰,才终见一辆华盖马车徐徐驶来。
待马车停下,副驭位的魏友动作熟练的将马凳摆好,皎如玉树的年轻世子爷便从车上走了下来。
在门前看着这幕的柳姨娘还有她的女儿,皆目瞪口呆的看傻了眼。此先她们娘俩倒是听自家大人提起过,这位言世子风光霁月,名动京城,不少达官府上的千金仅一面便对其仰慕至极。
只是这般传说她们也只当茶余饭后的闲段子听听,没真信实,只当是大家敬畏摄政王,故而巴结其子罢了。可如今亲眼见了,方知那些所传非虚,甚至单凭传言还不足以彰显真人魅力的十之五六。
前一刻柳姨娘和自家闺女还看得正痴,只觉得翩翩公子如同画中走来一般,可下一刻娘俩的脸便齐齐僵住了。
因为俊朗的世子爷脚才堪堪落地,便又转身朝着车内伸手,之后便有一位年轻姑娘从车里探出身来,只是她没去扶他殷切递过去的手,自己扶着车门下来了。
世子成亲了?
这疑问不只在柳姨娘娘俩脑中闪过,连刘大人也是心下一怔。他虽远在青州消息不甚灵通,可言世子迎娶世子妃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会不知?若是这份礼没送到,只怕他这乌纱帽要戴不久了。
刘大人一家遐思间,言闻Z已带着宋青妩来到了门口,行过礼后便举步进了府内。
府内女眷走完迎客的流程后,便各自回了自己小院儿,只余刘大人在前堂招待贵客。
言闻Z进门后首先看到了一桌子的菜肴,刘大人立马上前半步,面色讪然着解释:“还请世子见谅,只因下官收到世子大驾的消息太迟,故而没有多少时间准备,只得委屈世子将就一顿粗茶淡饭。”
言闻Z的视线在桌面上扫过,最后落回刘大人的脸上,嘴边噙着意味不明的笑意:“鸡鸭俱全,烧烤烹蒸,何来刘大人口中的委屈?”
刘大人听着这话像是在夸他准备的不错,于是心下一宽,赔着笑道:“世子不嫌弃便好。”
可言闻Z的面色却倏忽一凛,冷冷的目光射过去如冰刀子一般:“各地因疫症蔓延而封城锁院,有百姓家中囤粮不足的也无处补买。如今人心惶惶,留言四起,你这一方父母官竟还有心在府里大吃大喝?”
这话听到一半时刘大人便吓的脸色铁青,待听完了只恨不得跪下来求世子宽宥。可想了想即便言闻Z身份再特殊,他一刺史跪世子也于礼不合,只得强撑着膝盖说起软话来:“世子所言极是,下官惭愧,下官惭愧……”
显然言闻Z也无意多纠缠这些琐事,只跳了前话径直问道:“我让你集中收治的十名重患可都安排妥当了?”
青妩在一旁默默看着言闻Z立威申斥,她倒真有些担心这刺史大人接到消息后,只顾着准备美味佳肴接待言闻Z,却将正事抛在脑后。依着言闻Z的脾气,若真如此,只怕这刘大人的官运是到头了。
不过好在这位刺史倒没这么昏聩。
在听到言闻Z的问询后,刘大人连忙点头:“世子放心,下官收到消息后立马便集中了十名疫疾重患,并按您给的那个方子配齐了草药,如今想是已然熬好送去给他们服用了。”
“嗯。”听了这话言闻Z的脸色终是好看了些。还好这刘大人顶多是有些攀附讨巧的心思,倒还没荒唐到耽搁治病救人的正事。
言闻Z蓦然转头看向宋青妩,边说道:“不如先去看看他们。”
这话似是对宋青妩说的,又似对刘大人说的,青妩心下也不笃定,只无声的点了点头表示赞成。一旁刘大人也连连点头应道:“是,下官这便命人去备车。”
说罢,刘大人便下去准备,一行人很快便启程。
其实“安置”那些病人的地方,仅离青州府衙两条街。马车在快驶到地方时放慢了些速度,在车内隐约可听到外面百姓的噪杂声。
明明青州城百姓密集居住的主城区已家家关门闭户,没什么人在街上闲逛了,可此地却有百姓聚集。好奇之下,青妩将车帘撩开个缝,不动声色的往看窥探。
街上确实站着十几名百姓,妇人居多,个个脸上遮着巾帕,谨慎的交谈。青妩听不清她们在说些什么,但从她们凝重的表情可看出满是焦躁与不安。
待马车停下时,已是进了一处空旷的院子。下车后一行人都围上了巾帕,言闻Z和宋青妩随着刘大人的指引,进了座青石堆砌的大房子。
走了一会儿,青妩才意识到这是青州府衙设在衙门外面的大牢。
一般府衙内的牢房较小,主要关押一些在审案子的涉猎人员,方便随时提审。而一但判处完毕正式定罪,便将犯人移送至这处大牢长年拘押。
宋青妩此前以为刘大人会将那些病人妥善安置,却没想过他会将人安置在这种地方。不禁微微蹙起眉心,心说这种见不到阳光浊气混沌的地方,岂是适合养病之所?
她抬眼看了看刘大人,对其略觉失望,不过这情绪也只维持了一瞬,便扭过头去不再看他。只是这小动作,还是尽数落在了言闻Z的眼里。
走了一条较长的甬道后,终于到了隔离疫症重患的地方。
青妩四下扫视一圈儿,发现这应是一间审讯犯人的屋子改的,因为还有一些没来及撤走的拷问刑具挂在墙上,看得人毛骨悚然。
屋子很空很大,分两排摆着十张堪堪容一人正躺的木板床,上面躺着收治的那十名病患。除了先一步过来的惠安师太外,还有一位大夫也在忙着给病人灌食汤药。
因着隔了十来米远,宋青妩看不出那些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清醒还是昏迷,正想提步走近些,却被一只大手及时扯住。
转头看,是言闻Z,他只朝她摇摇头,没多作言语。青妩迟疑了下,又将迈出的半步退了回去。
的确,他们没有必要做无畏的冒险,毕竟她又不是大夫,便是勇于不避讳,也于那些病人无甚益处。
他们就站在这里,远远的看着师太和大夫忙和,直到将药喂完,二人才发现来了人,匆忙放下空碗过来行礼。行过礼后,二人将这十名重患的当下情形大致说了说。
言闻Z和刘大人或许不太了解这病的过程,可宋青妩是清楚的。她们将军府府医陆先生的那个徒儿,便是较早一批染上这病走的。所以对这病发病期间的几个关键节点,她还是有一番研究。
一般来说发病初期,只会如寻常热症一般咳嗽,再加点腹泄,这时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可到了发病中期,便会缠绵卧榻许多事不能自理,但头脑尚且清醒,说话也依然有中气。再到后期,病人便陷入长时间的昏迷,喂药喂食也只能强灌。
看现在这十人的情形,无疑皆是发病的最后阶段,已是无法正常问话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