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也许森妃留下来什么秘密的联络方式呢,这样的话,他就是方便多了,信好湛不明所以,“没有啊,父皇只是这样劝说我,我怎么知道要如何离开。”
姬施愤愤地扭过头去,再也不想和信好湛说话了,真是白高兴一场,又好生气啊,信好湛还想要去选妃,将自己是用完就扔啊,他为什么要做什么水泥呢,也是不知道为了谁。
太子的选秀很是顺利,如果是正妃侧妃之外,还有四个侍妾,算是集齐了,这就是太子的待遇,姬施嗤之以鼻,“我告诉你们,你要是将来去往你外祖家,这一副做派就是别提了,虽然我和你母妃不是一个国的,但是我们那里都流行一对一的伴侣模式,不管是男女还是男男女女,总之都是一对的,感情的事情怎么能够容得下第三个人呢。”
信好湛瞪大眼睛,“还有男男什么的,你们那里可是真奇怪啊,难道就是不用生孩子吗?”姬施决定不要和信好湛计较,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不要用什么科学手段来挑战他的认知,这太残忍,便是说道;“总归是有办法的。”
信好湛也不知道是信没信,反正是终止了这个话题,又开始开心地玩乐,反正姬施挑战的水泥很快就是派上了用场,新的轮滑场地甚和他的心意。他有些流连忘返,很快就是将选妃的事情忘在了脑后,至于娶妻的好处,他也只是偶尔听说过而已,事实上,他连女人的手都没拉过呢,对他来说,没有差别。成亲就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愿望而已,至于更多的意义,于他来说,并不存在。
温筹在学业之余还要派人来负责水泥场地的制作,对于他来说倒是不难,只要是随时关注下人的进度就行,水泥场地一时之间很受欢迎,不仅可以用于修建轮滑场,还能够铺设府中道路,下雨天一点都没有泥泞,效果一流。
信好湛也是发现了这个好东西的用处,便是让六管家派人来将石板路都给改成了水泥路,不仅是轮滑可以到处跑,自行车也是非常方便的,“要是京城外面的官道也有这样的平整就好了。”他是乘坐过马车的,自然知道颠簸的难受程度的,所以水泥路才是适合马车的啊。
姬施点头,“你说的很对,水泥路的确很好,但是你恐怕是不知道修路是有多费银子,不说这制作水泥的材料,还有工人的吃喝拉撒要管,每日的工钱,要是遇到山坡河谷,这少不得要挖隧道修个桥,花费的功夫就是更多了,绕路的话当然可以,只是需要的路线就会变长,不是你想想的那么简单。”
信好湛不曾接触过这些,自然是想得简单些,听到姬施这么一描述,也是知道情况是他想简单了,但是也是不愿意放弃的,“好处也是很多的啊,我听说不少藩王进贡的时候货物车队要走小半年呢,还有那些商人们都远处来的话,都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如果是我们大信朝到处都是水泥路的话,想想他们走过来速度不就是快了很多。”不管是自行车还是骑马都是很好的方式。
姬施一笑,“你倒是忧国忧民,看得也长远,可惜啊,你就是个闲散王爷,别说这些没用的。”他可以想象这到底是有多劳民伤财,信好湛要是敢插手,说不定要被太子弟弟嫉恨的,皇帝能够袖手旁观吗,他觉得信好湛太天真了,他一点都不希望信好湛去冒险,老老实实地养信号就行了。
信好湛不服气,“其实我也是目的不单纯的,你想要是我哪天就被赶出京城的话,估计就是再也回不来了,当然要京城的百姓记住我啊,他们看到水泥路,就会想到这是信王爷做出来的。”他不希望会被人忘记,然后老死在京城外面。
想到这里,他就是有些低沉,姬施一时说不出话来,他想不到信好湛一时都是这悲观的,虽然他曾经提醒过信好湛当过几年他就是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能力,可是显然信好湛是压根不信的,他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姬施对此也是无话可说,他并不能够做出什么显著的成效好让信好湛相信,因此便是顺着信好湛的意思来。
“目前来看,你可以自讨腰包,利用温筹提供的分成来修路,先从王府门口往外修,等修出了城门呢,就是往城外修。”姬施开始给信好湛打算起来,“反正你是自己出银子,还给人修路,别人恐怕也是提不出反对意见的,为了不影响行人,你可以修完左半边之后,等道路凝固了,再修另外一半。”这样一来的话,速度自然是快不了了的,但是很有用。
信好湛一听就是来了精神,开始计算自己到底有多少银子,他平日里花费倒是不多,因此仓库存的银子基本上不少,后来自行车图纸给了太子,就是收了一千两银子,直到温筹提供的轮滑鞋的分成,才是有了大笔进账,信好湛觉得此举可行,反正他是个连逛街的乐趣都享受不到的震王爷,因此要银子有什么用处呢,还不如花出去,好歹是有条路,让别人记住他,而不是无声无息消失在京城之外,更何况,他每次出门都是兴师动众的,少不得给人添了麻烦,这样一来也算是一种歉意吧。
“就这么办。”信好湛兴冲冲的喊来六管家,想要查账,顺便询问可以动用的银两有多少,六管家正在忙着在王府中修路的事宜,每天银子都跟流水一样花出去,正是心痛呢,又听说王爷要修路,还是要大笔银子的那种,差点晕倒。
“王爷三思啊,这可是您以后的底气,怎么能够随便用出去呢。”他可怜的主子就是剩下点银子了,其他还有什么呢,想不到如今却是要散出去,他都替王爷担心,这修路可不是小事,花费的银子简直就是数不胜数,更不用说还是姬施新做出来的什么水泥,那东西的确是好,可是烧钱。自古修路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得不偿失啊。
信好湛很坚持,“我意已决。”他催促六管家赶紧修好府中的水泥路,然后让这些有经验的工匠作为领头,教会其他人,这事情就是成了一半,当然他还是得跟皇帝上个奏折说明一下,否则岂不是自作主张,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信好湛的奏折当然是被优先呈递的,然后太子就是过来了,他对于水泥路是很称赞的,当然也是能够看出来这里面的好处和难度,因此对于信好湛的决定有些不赞同,但是很赞赏,“皇兄果然是深明大义,只是这花费巨甚,岂能够让你自己出银子呢。”当然皇帝也说了国库确实不充盈,这种事情并不是迫在眉睫的,想要在朝堂上通过这个决定,群臣估计也是不同意的,修路并不是必须的事情,还有很多百姓饭都吃不饱呢,养兵千日用兵一日,这兵饷也是一笔大头,救灾也是年年都在进行,干旱水患就是没有消失过。
信好湛摇摇头,“可是朝堂也没有多余的银子吧。”他看到太子吞吞吐吐的,就是明白了大半,“你放心吧,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也是看到了,恐怕到了年底,我就是要离开京城的,王府已经容不下我了。”
太子也是面露伤感,他自然是对此感受最深,每次来见信好湛,都是在不断后退的过程呢,这真是一种悲哀,他劝不得信好湛,从私心上来讲是赞同的,这对于京城是有好处的,他没有理由反对,只是心疼信好湛的处境,自己却是无能为力,因此心中是愤愤不平。
信好湛无所谓,“总要让京城的人记住我的,我都想好了,要在路边刻上石碑,写上本王的事迹,到时候也不枉本王付出这么多。”太子一听觉得这个法子是极好的,便是赞同起来,还表示自己也愿意赞助一部分银子,算是他的心意,就不用写事迹了。
信好湛拒绝了,“我已经想好了,能修多长修多长,并不是要勉强自己,你回去告诉父皇,我心中有数的。”他不需要太子慷慨解囊,听说自行车赚来的银子都入了国库呢,算是皇帝做后台,因此没人敢打他们的主意,太子手头估计也是不宽裕的。
太子不和信好湛争持,“皇兄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是尽管派人告诉我,我定会全力相助。”他说着又是单独和姬施说话,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章程没有。姬施便是将信好湛的打算都一一说明,工匠们的每日工钱,还有每日管一顿午饭,到时候会找些婆子给他们专门做饭。要是下雨,工期就停一停,天气好了就是继续忙活,从中间分成两半来做,便是不影响行人通行的。
“当然,我们的计划是不求道路有多长,但是一定要做到尽善尽美,首先宽度是要扩宽的。”但是他又不想信好湛被人敲诈,因此是皇帝管理的地方他们是随便扩宽,要是私人的住宅,他们就是维持原样,绝对不会乱动,也少了很多纷争。“此外,道路两旁是要种上花草的,还有这靠右行驶的规矩得强制执行,不能够乱来。”皇帝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现在是他兑现的时候了,至于这规矩当然要有,什么王公大臣可以走在路中央,平民见了得让路,这是不可能的,要改。
太子一听就是感觉很为难,扩宽道路他没有意见,但是什么统一靠右行驶,他觉得有些难办,但是可以想办法。信好湛见他为难,也是知道这个要求有些过分,像是他出门的时候,所有人统统都得让行呢,这种畅快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随便剥夺就是太让人不痛快了,“要不这样吧,我们把花草重在路中间,这可是朝廷的东西,损坏了就是照价赔偿,我不信他们还能轧上去不成。这个银子就是由朝廷出吧。”
按照信好湛的规划,道路是一定要宽的,因为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要用啊,所以首先要修的就是官道,因为本来就是主干道,非常宽敞,行走的人也多,他要是在小巷子里修路才是脑子有毛病呢。至于这花草什么的主要是为了制定规则,当然也是很美观的,到时候要是朝廷出银子的话,在中间六个三尺宽的泥土地就行,这事很简单。
太子一听觉得可行,说是会跟皇帝讲清楚,反正花草什么的随便从山上挖就行,倒是花费不大,朝廷看到水泥路的好处,自然是乐意这么做的。
事情就是这样说定了,太子会皇宫跟皇帝复命,而信好湛则是开始关心王府中的水泥路修建进度,好歹要做到心中有数,工匠都是府中自带的,用起来倒是顺心,进度也是不慢,很快信王府就是焕然一新,信好湛非常满意。
紧接着信好湛就是让六管家开始召集人手从王府大门外开始修路,“就先从右边开始吧。”信好湛这样说道,他站在屋顶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附近的道路,心中自信满满,好像已经是看到了那条白色的帔帛挂在京城这个美人的臂上。
此时,水泥的制作和运输都是在王府中进行的,反正地方大,信好湛和姬施的打算是,道路修到哪里,就是附近制作水泥,省了运输的事情,反正花点银子租个院子这事并不难,水泥的制作倒也是不图保密,毕竟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谁要是制作的话根本瞒不住,至于成品,信好湛倒也是想要出售的,也算是多谢银子做周转。
事情一切都是计划得很周全,信好湛不好出门,便是在屋顶上朝外看着进度,还是不放心,要派姬施时不时地出去查探一番,就怕是有什么乱子。
修路这件事情动静还是很大的,幸亏是信好湛声名赫赫,在京城重要人物中排名比较靠前,谁都不敢得罪他,自然是要给个面子的,至于平民百姓更加是畏首畏尾,不敢说半个不子,因此事情进行得倒是很顺利,石子和水泥源源不断地往路上运送,修完半边之后,开始休整另外半边,很快,洁白干净的水泥路就是有了模样,在信王府门口的路段上,绿植被快速栽种上去,一切都是显得井井有条。
当道路修到城门口的时候,已经是到了炎热的夏天。信好湛特意骑着自行车出来体验这种修出来的道路,感觉非常良好,百姓们也实在体验过后,早就是对此发出了赞美,尤其是路途只有一半的时候,他们难以忍受那种去时水泥路,返程泥土路尘土飞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