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第八十四章
赵霁原本是去工坊查看纺织机和蒸汽机的进度,没想到他的马车刚刚进工坊,就听到一阵此起彼伏的欢呼声。
留守工坊的是张管事的副手宋管事,他看到赵霁的马车,远远的迎上来,站在赵霁的马车外面,对着打开车窗往外看的赵霁说,“赵公子,我们炼制出玻璃板了。”
工坊有规定,如果能够研发出新品,全工坊上下都有奖励,不算核心研发人员和管事的大宗奖赏,就算是最普通的杂工,也会得到十文钱的喜钱,当晚还会杀猪宰羊,随意吃到饱为止,所以此时全工坊上下都乐疯了。
赵霁听到这消息也很高兴,工坊这是给了他一个大惊喜,跟申屠安合作的学生宿舍已经修好了墙体的部分,按照原定计划,木工来已经开始做门窗和简单的床榻和座椅了。现在工坊能够在这时候生产出玻璃,正好给那边用上。
有了玻璃窗,有了亮堂堂的房间,对那做学问的举子们来说,肯定会有更大的诱惑。
赵霁走到生产出玻璃的车间,听着宋管事介绍了玻璃的生产过程。还是有了煤炭的好处,有稳定的火源,这种透明石英玻璃的产量,可以达到一炉三十平方。
目前看起来还是小作坊性质,但是赵霁已经很满意了,他觉得为了让学生宿舍卖出更好的价格,精明的商人申屠安肯定愿意花大价钱从他们工坊买玻璃,又是一笔大进项,而且也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除了做生意,玻璃窗实在是好东西,要给燕云开和自己家都用上,现在用的纸窗终于可以淘汰了,以后也不用大白天都感觉屋子里黑漆漆的。
赵霁摸着还有些热度的玻璃心绪澎湃了好一阵,不管是玻璃还是先前的水泥铅笔等物件,只要看到一样熟悉的东西被制造出来,赵霁每次都忍不住心情激动。
深吸了几口气,赵霁平复好自己的情绪,才对旁边的宋管事说,“这批玻璃先给国师府送去,有多余的再送到我家。另外,你去找申屠家负责学生宿舍的管事谈好这笔玻璃的买卖,有了那学生宿舍的示范作用,将来玻璃的生意肯定会很好做,尽快多建几个炉子,看看工坊的人手够不够,再招一批。”
宋管事比张管事年轻一些,一张圆脸上红光满面,十分的喜庆,听到赵霁的吩咐脸上的表情越加的兴奋。
他如果能够做好玻璃的生意,赵霁不会少了他的好处。先前看到张管事得到大把的奖励,宋管事心里好不羡慕。
赵霁在工坊消磨了一整天的时间,查看了各个项目的进度,又尝了一下工坊伙房的手艺。
当初在宗人府照顾燕蓝儿的马婆子,看到了赵霁,还远远的对他行了一个礼。
给赵霁吃的是单独炒的小锅菜,但是材料都是现成的,跟普通工人的一样,都是两素一荤,白面馒头或者大白米饭随便吃,另外还有一锅豆芽汤随便喝,这样的伙食标准,就足以羡煞旁人了。
原来工坊都是到外面买菜,后来赵霁让燕云开的庄子上直接送来肉和菜,不过钱也得给,账目清晰才能避免滋生贪腐。
最近三个月,庄子上不仅在城里收粪肥,还有工坊生产的磷肥可以用,刚种下去的小麦显见的比从前茁壮得多,但是小麦需得等到明年才能收获,真正让庄子上的人欣喜不已的是,最近种的菜长得非常好,水灵灵的,看着就招人喜欢。
除了种菜,赵霁考虑到吃肉的必要性,还庄子上的人集中养殖了牲畜和家禽,叮嘱他们注意圈舍的环境卫生,精细喂养。
猪羊牛这样的大型牲畜还没有长大,但是鸡鸭头一批都养大了,还生了不少禽蛋,最近陆续送到西郊工坊来,今天中午,赵霁吃的就是庄子上养殖的红烧鸡块。
滋味不错,细嫩可口,虽然是圈养的,但也是纯粮食喂养出来的,没有乱七八糟的激素。
赵霁等到下午,看到新一炉的玻璃水出炉之后,才回了建安城。进了城门之后,赵霁对赶车的陈兴说,“先去国师府。”
“好勒。”陈兴扬起马鞭转道去了国师府的方向。
上午的时候,赵霁让工坊送了一车玻璃去国师府,赵霁要去看看国师府的玻璃窗有没有换好。按理说这换玻璃窗应该不难,工坊有切割瓷器的金刚钻,用来切割玻璃也很简单,但是除了安装上去,还有涉及到是否美观的问题。
赵霁的意思是,先换好书房的玻璃窗,其他的房间应该重新设计一下窗户的样式,这得跟燕云开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