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落榜秀才 - 七月岸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落榜秀才 >

第41章

“若真的有那么一天,也只会是你给我一封和离书,因为无论未来发生什么,只要你不想离开,我这双手便永远都不会写出什么休书来。”事实上她虽读书入仕,看起来不拘泥于世俗。但在某些方面,骨子里却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

譬如把心给了一个人,便绝不会再给第二个人,又譬如你我两心相悦,今结白首之约,这一生我的妻便只有你,只是你。

江三言望着车顶,没说完的话在心底补全,两个人在一起除了彼此欢喜、还要彼此忠诚、还要在肩上多担一份责任。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鲁莽的人,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谨小慎微了,所以似人生大事这些,一旦做出了选择,便只会一心一心的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无论是出于情感还是出于责任,都应如此。

钱小乔转身看向身边的人,须臾垂眸一笑,明眸间似繁星点点,好看的让人舍不得挪开视线。

“若真有给你和离书的一天,你记得把今天的话再说一遍给我听,兴许我就改变主意了呢。”

“哈哈,好。”江三言轻笑出声,视线交错间,两人各自笑开了怀。

不会有那么一天的,一句话默默落在两个人的心底,带来一模一样的满足。

襄北府与襄南府接壤,之所以一称南一称北,是因为襄北府地处百钺中部以北,与北部钺族草原相邻。而襄南府虽属于百钺中部地区,但其南部却毗邻上京(京城)。

相较于襄北府干旱少雨的气候以及多平原的地貌,襄南府不仅多了山脉和河流,雨水也相对多一些。

进了襄南府地界,江三言便率先往知府大人那里递了拜帖,她虽然是正五品吏部郎中的京官,比起知府这般正三品地方官来,还是有些不够看,所以无论是出于规矩还是礼貌,身为下官都应该先拜见一番。

襄南府知府姓显名纵,年近五十,在这知府的位子刚坐满五年,他接到拜帖后,结合自己所打探来的消息,决定避而不见。

一来是圣上的态度让人琢磨不准,自己不宜过早接见,以防有违圣意;二来这女子为官从无前例,和女流之辈打交道,他到底还是有些瞧不上。

“实在是不巧,我们大人这几日太忙了,实在是没有时间接见郎中大人,不过我们大人说了,您来了襄南府就把这当自己家,别见外,想去哪个县就去哪个县。”

府衙里的差役话说的好听,在招待上却没有多少尊敬,毕竟她们在大厅里等这么久,连一杯茶都没有上。说到底,底下的人也是看上面那位的脸色行事。

“还真是出师不利啊。”江三言低叹一声,却也没有多大感触,毕竟这是预料过的结果。

“无妨,今日他不见你,来日换咱们郎中大人不见他。”钱小乔打趣两句,两人便爽快地离开了府衙,径直朝育林县而去。

翰林院大学士褚源的家乡便是汴河县,其师常墨如今任汴河县的县令,就连县丞褚志也是常墨的弟子。说起来这位县令大人的另一个弟子也非等闲之辈,乃是当今户部侍郎褚砚。

这倒还罢,关键褚砚的妻子乃是户部尚书云奉的长女云柯,而云奉的次女便是宫里的贵妃娘娘云凇,如此算下来,常墨门下的这三位弟子跟皇亲国戚也沾了点关系。

到达育林县后,她们才各自忙碌起来,一个去勘察酒楼,一个去了县衙。

常墨今年三十有四,一生只教过四个弟子,三个都入了官场。当年新法令还未颁布,女子尚不能为官,她便女扮男装中了举,在育林县做了十几年的父母官。接到信后,她便带着褚志一同在县衙恭候。

见到人后,一番寒暄过后,江三言对这位常县令的印象非常好,说话干净利落不嗦,态度恭敬有余,一杯茶后,两人便步入正题。

“那女子姓杨,乃是我育林县人士,但涉案人等却在府城,并不在下官管辖之内,我因此事多次向府衙上书,却一次次被驳回诉讼,无奈之下便着人护送她去京城寻褚源以图把状告到御前,殊不知此举却害了她。”

常墨闭上眼睛,难掩脸上痛苦,当初她劝过也帮过,奈何那女子存了死志,宁死也要去告御状,她只能小心护其周全,谁料最后却没捱过京兆衙门的板子。

江三言垂眸不语,她看过那个女子的卷宗,成亲不到半月,相公就突然恶疾病故了,公公婆婆说她是扫把星,却怎么也不放人,非要人家给他们的儿子守寡,族里为了多一块贞节牌坊,便也做帮凶,生生耽误了年轻的姑娘。

谁知守寡才一年,县里的大事报上就登了她与人私通的事,差点被人浸猪笼,最后被逼无奈把大事报的东家告上衙门,却发现,县里没法管,府里头包庇,为了自己的名声,她最后把命丢到了京城,也没换回一个清白。

“下官查过,大事报乃是一家以刊登各县时事为主的娱乐性书册,此报每七天印一批,一册只有四张纸,也就是八页,上面多是一些不可考的流言蜚语。

近几年,此报频繁刊登各种女子与男子私通的文章,而引得百姓争相购买,然而它据实以载便罢了,偏偏上面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杨氏便是其中一个被牵累的人。”

常墨想起自己所查之事,大事报上第一次出现女子与人私通的那件事确实是真的,许是尝到了甜头,后来再叙述的便都是捏造了,其中尤以一些守寡的女子为主,光是育林县就有三个迫于人言而选择以死来证明清白。

偏偏一些民众愚昧,人死了也不放过,只当她们事被人戳穿,为了逃避浸猪笼的责罚,而羞愤自杀。加上临县的女,林林总总受此报所牵累的无辜女子已多达十几位。

“这个大事报的东家到底是谁?府衙为何放任不管?”江三言想起卷宗上所记载的内容,似乎没有提及这个背后的人姓谁名谁,府衙又为何对此案置之不理。

常墨顿了顿道:“此人姓成名默义,只是各普通商人,难办的是他的胞妹乃是知府显大人的妾侍。刚开始府衙里也传唤过,奈何他擅长诡辩,一再脱罪,只言大事报上并没有直呼其名,那些出事的寡妇乃是作贼心虚、对号入座,与他无关,久而久之府衙就懒得管了。”

“岂有此理,他那大事报上所说的女子当真都用了化名?”知府大人又是否存在包庇之嫌?江三言重重地出了两口气,心里猜疑不定。

“大人您自己看吧,就说印有杨氏的这一册,文中写到:育林县北侧天桥边上的新寡杨某某,此女……,如此表述与直呼其名有什么区别。”

这杨氏乃是镇上的人,婆家的住在县城北侧那一座天桥边的胡同里,街坊邻里一看便知识在说她,如此化名简直就是笑话。

只可惜,也正因此,成默义屡屡脱罪,至今逍遥法外。常墨位卑言轻,管不了府城里的事,两个有出息的弟子又在京城,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幸好这位郎中大人如期来了。

江三言看完之后,不由得眉头紧皱,她恨不得马上就把人绑了来,但如常县令所言,这成默义并未直接行凶,而是借以捏造、夸大事实来敛财,本朝律法尚未有相关规定,若论起罪来还真的无从说起。

当晚,回到客栈之后,她翻阅许多典籍,始终找不到解法,心内一阵焦灼之下,薄汗布满了额头。

“眉头皱这么紧,不准歇息啦?这是遇到什么难事了?”钱小乔披了见外衫,从床上下来,走到桌前,自然地伸手揉了揉江三言的眉头。

“……这个大事报的东家为了多赚一些银子,罔顾十几条女子的性命,我只恨不能立刻将他绳之于法。”江三言说起来便一肚子不忿。

钱小乔看她嫉恶如仇的样子,稍作思考,出主意道:“你们这些为官的就是死脑筋,这事还不简单吗?既然抓不住狼吃羊的证据,那便放个饵,给它摆一桌大餐,只要它敢来吃,还不愁抓不到吗?”

“此话怎讲?”江三言眸光一凉,像一个钻进牛角尖里的人突然看到了出路,脸上泛着惊喜。

“傻瓜,你可以……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

翌日一早,江三言便独自去了襄南府府城,而后用手谕借了百名府兵,往大事报的老巢走了一趟,一通包围和搜查,自然是什么有用的都没查到,但大事报也因此歇业一天。

成默义听完下人的禀告后,不以为意的笑了,一个女流之辈,果然办不成大事,不过一个小作坊,能搜查出什么来。

然而第二天、第三天、他笑不出来了,这位江大人每次带人来搜查,都会令所有工人站在院子里,然后生生耗上一天,作坊无法开工,这大事报已经停印两册了。

又一日,江三言一本正经的坐在作坊的院子里,手里看着自己的书,身后的府兵也百无聊赖的动看一眼,西翻一下,他们也不知道这位江大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左右上面吩咐了,人家是拿着圣上手谕来的,有权调派百名府兵,他们听命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一更来了,今晚也有两更~

为了感谢同学们的支持,从今天起将再举行为期三天的抽奖活动,1000晋江币拼手气抽奖,中者20人。

参与条件为从第21章订阅到第43章(本章41,42晚会就更,43明天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