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 落榜秀才 - 七月岸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落榜秀才 >

第51章

百钺二十七年,年初。

江三言与钱小乔抵达京城后第一时间就去了左丞相府拜访,然后从刚下朝的李相爷口中得知,圣上大举出兵,以多打少的战局,任谁看都是胜局,谁知却损兵折将,吃了个败仗。

流言再一次疯狂蔓延,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百钺,众臣勉强维持局面,却又因一封密报引得朝堂震动:皇帝重伤。

一个月前,南境。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南境十万大军却分毫不敢懈怠,往年越是这个时候,蛮族闹得越凶。冬日天寒地冻,正是他们缺乏物资的时候,而补充物资的途径,就是依靠在百钺边境烧杀掳掠。

周契北在这里坐守后方半个月,来时的雄心壮志渐渐被消磨,只剩下愤懑和不耐:“一群饭桶,朕要你们有何用,十万大军整天被蛮族三万匹夫耍的团团转,朕何时才能大军得胜。”

他想早早班师回朝,但在这等流言之下,一仗未胜便灰溜溜地回去,岂不是正应了那些逆贼放出来的流言,紫薇新星,万民救赎,帝星无能,江山归凰。

呵,好一个帝星无能。周契北在心底反复念着这几句话,脸上的怒气越来越盛,他转头看向跪在地上的人,眼底闪过一丝暗芒。

“去下战书,朕要披挂上阵,与蛮族一较高下。”

“万万不可啊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苗大将军和几位副将闻言又结结实实地磕起了头,且不说蛮族会不会应战,这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若天子有个什么闪失,那就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他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朕意已决,禁军首领留下,其余人等退下。”周契北脸上的怒意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野心勃勃的算计。

待人都退下后,他看了眼李铢的背影,招手让禁军首领上前来,小声吩咐了一番,才胸有成竹的笑了。

另一边,收到战书的蛮族在第一时间就应了,他们虽然只有三万骑兵,却都是精锐,只要把人引出城,在这地形复杂的南境就是他们的主场。

蛮族制定了一番作战计划后,最后选定了最保守的那一个,这百钺天子年纪不大,野心却不小,这短时间试探下来,他们也看出了这位少年天子有些急功好利,如此就好办了。

待到两军对阵那一天,李铢被禁军首领带到军帐中,听完所谓的圣上口谕,就被人扒了外袍,换上了一套明黄色的龙袍,试了下尺寸。

原来周契北那天灵光一线所想出的对策就是李代桃僵之计,他到阵前露个脸,便脱下龙袍混入禁军之中,悄悄回城。

然后让李铢穿上龙袍,近身的都是禁军,把皇帝围起来,与将士隔着距离,谁也不知道皇帝已安全回城。届时若是胜了,便让禁军护着李铢直接回城,然后换回身份。若是有什么闪失,旁人也不敢说什么,最主要的是他这个真龙天子没有事就行。

一切都如周契北所想的一样,露完脸他便回到了禁军里面,然后脱下了龙袍,命李铢顶上。他便带着几个心腹,假借皇命回城。

然而他千算万算却没想到,守城门的将士死活不开门:“大将军说了,此战圣上亲自上阵,每一个将士都不能退,这城门在战罢之前决不打开。”

周契北“……”,老子费心谋划,你竟然不开城门,他在城门下差嗲气到吐血,什么御赐腰牌,圣上手谕全拿出来了,城门上的人依旧不理,到头来还怀疑他们这行人是逃兵,要放箭诛杀。

于是乎,他们只好又回到了战场,好在首战得胜,敌军溃逃,周契北见蛮族丢盔弃甲的扔掉军旗,便传令下去,将敌人一举歼灭。

“陛下,穷寇莫追,小心有诈啊。”苗大将军在禁军外围高声请见,奈何周契北现在没穿龙袍,避而不见,又眼馋这到手的功绩,根本不理。

他有十万大军,还怕满足两三万的残兵败将吗?就算是有埋伏也不怕,拼着这十万大军损失一半的结果,也要把敌人全灭。

圣命难违,苗江将军只得遵命,率领大军穷追不舍,纵使一路上遇到各种埋伏,周契北依然让他追,损失个几千上万的兵将根本不是问题,

半日过去,行军路线越来越长,十万人的队伍在崎岖山林中越走越散,禁军依旧护着周契北特意走在后面。

在途径一个峡谷的时候,前方的路突然滚落许多巨大的山石,刚好把几千兵士和禁军截留在了后方。

周契北看着前方情理山石的兵将,心里突然有些不安,半刻钟后,看着从后方和两侧突然冒出的蛮族骑兵,他才知道自己的不安是来自哪里了。

“护驾,快护驾。”他高声喊着,然后就被禁军一圈又一圈的围护起来。

瞬间被抛弃的李铢:“……”,而蛮族负责来掳掠皇帝的猛将们,冲到禁军面前就见穿龙袍的皇帝被孤零零的隔在了外面,负责护卫的禁军们都围着另一个人。

蛮族猛将们下意识地停了一下,反应过来就疯狂地朝着周契北而去,他们此战的目标就是掳走百钺的皇帝,然后用这个最贵的筹码来胁迫对方用城池来交换。

算盘打得很好,谁料苗大将军在得知山路被阻之后,直接率大军调头,才使得蛮族竹篮打水一场空。

虽说皇帝没有被掳走,但由于禁军守卫不当导致身份暴露,敌方见掳人不成,便出了杀招,撤退之前杀了个回马枪,一支利箭精准地射进了周契北的胸口。

丞相府,李锱把朝廷封锁的消息讲出来,心里竟轻松了几分,他脸上又是释然又是惆怅地分析道:“陛下怕事凶多吉少啊。”

朝堂上只知皇帝重伤,却不知这个中缘由,他能知晓的这么清楚,全赖随着急报而来的家书,李铢阴差阳错的没有受到波及,全须全尾地随大军回了城。

江三言默然,她虽然立志要做忠君爱国之人,但当今圣上实在是一言难尽。好在李铢安然无恙,她便安心了。

然而这份安心才刚放下的第二天,南境便传来李铢失踪、下落不明的消息。紧接着,不出三日,前线又有急报:周契北重伤不治,举国缟素。

朝堂上,两位丞相与禁军大统领共同请出了周契北出征前所立的诏书:若朕有碍,贵妃腹中所育龙子为新皇,云凇追封为太后,当朝听政,再有两位丞相辅政,待新皇弱冠之后,责其还政于朝。

诏书内容一公布,朝堂哗然,首先提出异议的就是后宫那些妃子的母族,尤其是已经孕育子嗣的。

“奉先皇令,京城三万禁军只忠于圣上、忠于诏书,凡违逆诏书、违逆圣令者,斩!”禁军大统领在金銮殿上一拔剑,心有不瞒着便都噤声了。

有两位丞相作证,还有禁军大首领看着,他们那微乎其微的心思也不得不收起来了。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众臣稍作商议,便跪请新封的云太后临朝,毕竟南境还乱着,皇帝的灵位、谥号等等一大堆问题都需要解决。

然而一请再请之后,后宫又出了新问题,云凇不见了,一番追问之后才得知,她竟然悄悄去了南境。

“太后何时离宫的?”

“三日前。”

“这可如何是好,太后定是心忧陛下,但……但陛下已经……已经,哎,新皇才三个月大,万一有个什么闪失,可怎么办。”

李锱看着急得团团转的众臣,眼神闪了闪,三日前正是传来李铢失踪消息的那天,女儿出征前,已将旧事和盘托出,他想起老友信中所言,面上一派镇定。

云太后此行必然大胜,甚至歼灭敌军过半,逼的蛮族俯首称臣,届时一个新的朝代就要来临了,而他只需管好分内事,便可高枕无忧。

南境,云凇因顾忌身孕,行路比较缓慢,在路上就已得知周契北驾崩之事,她原本就悬着的心提得更高了,待到了洪律后,军中也刚好收到了太后监国的消息。

“陛下!”一声悲戚过后,云太后跪了许久才强忍悲伤站起来,她转身看了眼身后的将士:“最后一个见到军师的人是谁。”

一番拷问之后,此次负责护驾的禁军小首领被指了出来。

他往地上一跪,低头为自己开解道:“卑职是奉先皇命,找李军师商量要务,所以才派人约她出营,可是派出去的禁军没有回来,卑职也没见到军师,还请太后明……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