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追捕篇9
高青青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的手,然后大概是意识到了自己的举动会被对方看在眼里,她故作镇定道:“什么戒指?”
“那可能是我看错了吧,我在机场看到一个女孩子她戴着有香味的戒指,跟你长得很像。”彭泽锋说完,示意林昊一起离开。
彭泽锋昨晚见到高青青的时候就认出来了,她就是在机场见到的那位手上戴满戒指的女性,因为那股异香隐隐约约地还能从她身上闻到。
当时他觉得是尸油,并且怀疑可能是从人体上取出来的……现在戒指的主人牵扯到这么大一起命案,似乎并不能被称之为偶然了。
再者较为新鲜的尸体的解剖报告中,有针孔状的痕迹。
真相呼之欲出,只差决定性的证据。
但比起将嫌疑人抓捕归案,在将证据甩到他们面前,然后判刑,彭泽锋私心更希望是由他们自行悔改然后自首。
或许这就是职业病吧,总觉得主人公不自己认清的话就不算把事情解决。
只有自己能完全拯救自己,也只有自己对自己进行审判和制裁了法律的裁决才有意义。
如果他刚才的每一句话对方都接收到了的话,那她接下来就会去找陈雨,弄清楚当年的事情。
关于那件事的心结以及在那之前她自身的遭遇对她造成的阴影应该都会散开,犯罪动机没有了郁结在心的黑暗作掩护,恐怕会在短时间内被愧疚击溃。
且不论高青青对于林十二算什么,但林十二对于高青青一定是类似于信仰、光芒一样的存在。高青青心里素质算是强大的,她在一个个尖锐的问题面前临危不惧,回答都能自圆其说。但恰恰是这种从容才凸显了林十二的特殊。
她在叙述关于林十二的事情时,会有情绪。
比今天使她内心动摇时的情绪更真挚生动。
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更何况那个人对她意义非凡。
“如果那时候也有这么一个人,像王子一样为我冲破黑暗带我上马,握着我的手告诉我‘我来了,别怕’,该有多幸运。”这句话,一定在很多夜里响起过,敲击在她心头。
虽然王子拯救的不是她,但这缕光还是照进了她心里。
只是王子被怪兽打败了,所以这光被公主埋葬在了心底深处。
“打扰了。”两人欠身离开。
高青青关上门,无力地靠着门坐了下去。她十指交叉,拇指抵着嘴唇,她在想她刚才被打乱心神之后露出了多少破绽。
对方那句“这应该会是我们最后一次谈话”又代表了什么?是没有底气一次次打扰还是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
林十二、冉森、陈雨、被骚扰、戒指……他们到底知道多少?
或者说,自己能保持现状多久?
她拿出手机,按下了一串数字删掉又重新打下数字,如此反复最后还是清零了,她怕警察监听了她的手机。
这个时间联系林十二太危险了。
做出判断后,高青青补了一下妆,她决定先去公司找陈雨。
[我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
[所以你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拜托,你的生活有多少人羡慕。]
[羡慕我的格格不入吗。]
[羡慕你的才华、你的家庭、你的工作。]
[这些东西重要吗。]
[对有的人可能不重要,但那是我们拼命的动力,我们的目标。你别不知足了。]
[是啊,我不知足。]
“终于下班了。”高青青伸了个懒腰,对身边的女孩子说,“我们去喝奶茶吧。”
“好啊。”女孩笑着回应,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她们是工作之后才认识的,关系还算不错。只是每天处于相邻的位置,却做着不同的工作拿着不同的工资。
高青青是名校硕士,每天写写代码,也不用出去应酬,年薪百万。
陈雨和高青青一个学校,但只是本科毕业,算起来还是高青青的学姐。她也是每天对着电脑,但做的却是客服的工作,偶尔还要跟着出去应酬喝酒,每月工资7千,算起来年薪不到10万。
选择了一家装修浪漫的冰饮店,两人入座。
高青青口味不挑,一般小吃都是陈雨点的。
陈雨一边吃着薯条一边给高青青讲她在微博上刷到的趣事,高青青则身体前倾手抵在桌上,两只手指掐着吸管,送到嘴边吸一小口,吃一根薯条,然后应上一两句话。
途中,高青青接到了来自哥哥的电话,内容大概是让她请个假下个月全家一起去旅行。
她说好,但其实她并不喜欢旅行,宅着码代码就是她最喜欢的状态。
“好烦,我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高青青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喜与烦恼。
陈雨笑笑,拿起桌上的韩国烤肉,“所以你露出了痛苦的表情?拜托,你的生活有多少人羡慕。反正我是很羡慕啦,再怎么请假老板也不会生气,而且请假还是为了玩。”
高青青用吸管搅拌着奶茶,冰块与玻璃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可是我不喜欢玩,我希望老板不准假。所以哪里好了呢,羡慕我的格格不入吗。”
“哪里格格不入了,他们只是不好意思跟你讲话而已。我羡慕你的地方很多啊,你的才华、你的家庭、你的工作。你看啊,我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但工资却完全不同。我明白能者多得啦,所以不仅羡慕你的工作,还很羡慕你的才华。”
“这些东西重要吗。”她一点都不觉得多好,才华是天生的,工作是走后门的,因为老板跟她哥是朋友,连面试都不用。虽然能力确实能胜任,老板也不亏,但是她也不喜欢钱啊。
“对有的人可能不重要,但那是我们拼命的动力,我们的目标。你别不知足了。”陈雨一边说一边吃鸡米花,她最喜欢吃这个。
高青青看着陈雨吃得那么开心,安静地吸着奶茶,一口接一口,”是啊,我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