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教育 - 陛下,您的私生子打到紫禁城了! - 南川散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76章教育

第476章教育

李天决定将原大明的奴儿干都司势力范围,划分为辽东,辽西,辽北三个行省,以归属东三省政务总长唐良才管辖。只是现在的东三省地广人稀,大量的原始森林和荒原占据着绝大多数的地方。

那些城镇规模也是很小,而且生活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当地部落的人,汉民的数量却是不多。

联军现在虽然在辽东驻扎了一个野战军,足足的有两万五千多兵力,可是要管辖那么辽阔的范围,依然兵力不足。

可是要大范围的抽调关内的兵马去驻防,粮草的运输也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况且关外一向都是所谓的苦寒之地,大多数的士兵都是不愿意去那么遥远的地方驻防的,觉得等于被发配边疆没有任何的区别。

正是由于各方面的考量,所以李天才决定从关内迁徙汉民到关外去开垦,安居。

只要大量的汉民去了关外,那么城镇就会繁荣起来,土地也会被开垦起来。

不仅仅可以解决当地的驻军兵源问题,也能解决驻防军队的粮食问题。

况且大量的汉民在关外居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去先进的耕种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及各类的物资。

先前在那边的旗人的生活条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当他们有了能遮风挡雨的房屋,有了可以耕种的土地,有了足够的粮食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再四处去抢掠了。

这就是所谓的堵不如疏。

当初大明对于那些汉民之外的民族,一向都是视为蛮夷,觉得他们低人一等,对他们百般压榨欺负。

许多盐铁等物,也是禁制输送给这些所谓的蛮夷。

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这些人生活条件极差,甚至做饭的铁锅都没有。

可汉民的生活则是比他们好许多,有一定的财富,还有粮食等。

所以那些所谓的蛮夷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动手抢掠,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李天要做的就是一视同仁,不仅仅要汉民们生活好起来,也要那些愿意归顺他们的其他各族生活好起来。

只有他们所有人安居乐业了,地方才能稳定。

毕竟能吃饱喝足,谁没事撑得去干掉脑袋的事情?

唐良才在北京城接任了东三省的政务总长一职后,李天也是旋即拨付了一百万银元给他作为前期的经费。

唐良才也是知晓李天的良苦用心,所以拿到经费的第二天就忙碌了起来。

他去俘虏教育营中提了几十名原清国的地方官吏。

这些地方官吏经过这一两个月的学习教育后,已经改过自新,表现的也是相当的好。

唐良才决定将他们带到东三省去。

这些人懂得一定的外族语言,并且也有当官吏的经验,经过学习教育,已经是可以观察使用了。

这几十名官员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得知可以好好表现获得自由的时候,也是卖力的学习。

如今竟然被提前放出教育学习营,并且给了他们重新为官的机会,一个个感激涕零,表现愿意肝脑涂地,以报效联军的不杀之恩。

唐良才在简单的搭起了东三省政务班子后,则是迅速的开始各处张贴告示,招募流氓。

与此同时,也是拿出了银元去购置农具,粮食,种子等等物资。

常年的战乱导致北方地区十室九空,大量的百姓沦为了流民。

先前联军封锁清国,以至于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

清国战败后,大量的绿营兵又被遣散回家,这就导致了有许多闲置人口。

听说去东北可以分土地,发路费,分耕牛等一系列的好处后,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民当即心动了。

在唐良才他们反复的宣传鼓动下,仅仅在顺天府境内,他们就招募到了一万多愿意去东北的流民。

“总帅说了,东北那地方都是黑土地,土地肥沃!”

“只要开垦出来,以后绝对不会饿肚子了!”

“这去的前两年也免税!”

“你们不仅仅要在顺天府去宣传,还要去保定府,河间府,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去大肆的宣传。”

唐良才看到招募了一万多人后,也是留下了十多名官员分赴各处继续招募流民。

他自己则是辞别了总帅李天,带着一万多流民和家当,浩浩荡荡的直奔东北而去。

无错版本在610910书10吧读!610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六九书吧读

虽然沿途各处已经被联军占领了,可是在一些偏僻的地区和山头,依然盘踞着一些山匪流寇。

为了确保唐良才等人的安全,李天还特意的抽调了一支千余人的骑兵,专门护送他们去东北。

李天相信,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虽然这一次唐良才仅仅带了一万人过去,不过以后必定有十万,一百万,数百万人去东北开垦。

只要东北那地方开垦出来,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等地区将会变成他们的大粮仓。

在送别了唐良才后,李天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旋即又开始了新的布局。

他又发布了招贤令,招募那些粗通文墨的读书人替联军效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