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封锁
第421章封锁
淮安府,清河县。货物堆积如山的码头上,一名名力夫正在忙碌着。
如今清国在山西,河南境内你来我往的厮杀鏖战,辽东和保定府也不安宁,百姓纷纷逃亡,导致北方地区的经济也遭遇到了沉重的打击。
现在北方地区不仅仅缺粮,还缺盐,缺铁料,布帛,茶叶等各类的物资。
这就给了那些商人以可乘之机,他们将江南地区的大量物资运到北方,转手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又加之大运河沿岸如今都处于联军的控制下,盗匪已经被肃清,这就更加让商人们可以放心大胆的走水路。
如今战乱频发,大运河这一条黄金水道却各类船只不断,显得异常的繁华。
晋商张忠才就是一名倒腾各类物资的商人,他如今已经购置了漕船十五条,往返江南的镇江府和通州。
“快着点!”
“将麻袋都绑结实了!”
“去催一催刘掌柜的,三十车的稻米,怎么还没运过来。”
在清河县的码头上,商人张忠才戴着瓜皮小帽,正在调度指挥着那些力夫,将许多的物资装载上船。
那些力夫们也都是靠着卖力气吃饭的,他们将一袋袋的食盐,粮食等送到船只上装好。
他们只要完成了这些装船的活儿,每人可以得到五十块铜板,可以极大的改善他们的生活了。
当码头上忙碌的时候,突然一队身穿着皂衣的清河县治安司兵士到了码头。
“老爷,清河县治安司的人来了。”
一名小厮看到治安司的人到了,也是小声的提醒着晋商张忠才。
“去,拿二十两孝敬银子过去。”
张忠才看到那些治安司的兵士,也是对小厮吩咐了一声。
“这些治安司的人怪得很,他们一向不收银子的。”那小厮开口道。
“他们收不收是他们的事儿,给不给却是我们的事儿。”张忠才开口道:“咱们在人家的地头上,得低调一些。”
那小厮听了张忠才的吩咐后,拿了二十两白银,主动的迎了上去。
一如往常那般,这种治安司的人压根就不收银子,还将小厮给训斥了一顿。
“你们的船要开往哪里?”
治安司的司长带着人走到了晋商张忠才的跟前,开口询问。
“回大人的话,我们准备运一些货物去通州。”张忠才也是满脸堆笑,如实的回答。
“运的都是一些什么?”
治安司长打量了几眼那些正在装船的货物。
“也就是一些粮食,食盐而已。”
张忠才开口道:“我们这些粮食,食盐那都是交了税的。”
张忠才说话的同时,将一份盖着鲜红大印的文书掏了出来,供治安司长查验。
如今联军的控制区内,有专门的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商税。
虽然让张忠才他们的利润少了一些,可是联军的控制区内没了盗匪横行,他们通行便利,所以虽然交税,他们依然喜欢在联军的势力范围内做生意。
“政务府刚下了命令,即刻起,粮食,盐铁,布匹,茶叶,糖,瓷器等物件一律不得北运。”
那治安司长也从怀里掏出了一份盖着政务府的大印的文件,递给了晋商上张忠才。
张忠才细细的查看了那文件,也是脑袋嗡嗡的。
他走的就是大运河这一条线,如今联军竟然不让各类物资北运了,岂不是要断了他的财路?
“大人,这可使不得啊。”
“我这些东西都装船了”
张忠才急忙的让小厮又取来了一百两银子道:“还请大人通融通融。”
“将你的银子收起来!”
治安司长看到张忠才还要塞银子,他也是板起了脸。
“这是最高政务府下达的命令,这可不是我能通融的问题。”
“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你们要遵照执行。”
治安司长道:“谁要是胆敢偷偷的向北运输这些东西,一旦查获,全部收缴,人抓起来下狱。”
治安司长对晋商张忠才叮嘱了一番后,旋即又挨个的去各处商铺,各个船队传达最高政务府最新的命令。
“老爷,我们怎么办?”
看到那些码头上的治安司兵士,小厮也是没了主意。
“能怎么办,让他们将东西都卸下来,重新的放入仓库。”
晋商张忠才也知道,联军一向做事那都是说一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