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无语
“快,快用力,还有一个。”婶娘也惊喜的大叫。
李帛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又生下另一个孩子的,她只知道,当两个孩子都生出来后,疲累至极的她很快就睡着了。
当茫然不知的杨昱回到家里时,得知李帛已经顺利的产下一对龙凤胎时,顿时有些恍若做梦的感觉。
虽然是双胞胎,而且又提前分娩了,但这对孩子依然是继承了爹娘的良好基因,生命力都很旺盛。
一下子哺育两个孩子,杨昱担心李帛的nai水会不够,除了用老母鸡,猪蹄等给李帛进补外,大冬天的竟然还去河里的石头缝里抓鲫鱼。因为李帛曾经对他说过,鲫鱼对于产妇催-乳·的功效很好。
李帛见到他抓回来的鲫鱼后,立刻严令禁止他再去河里捕鱼,她可不希望杨昱受冻后身体落下什么毛病。然后自己也不顾猪蹄的肥腻,拼命的大吃。
突然多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让杨中意再也不往张家跑了,每天好奇的围在他娘身边,然后趁李帛不注意,就用小指头偷偷的戳婴儿的小脸蛋,嘴里还嘟囔,“又在睡,又在睡。”
因为赵小秋的耳提面命,张自承是每天都要过来看望一下两个小婴儿,检查一下他们的健康状况。有了这个郎中的全程监护,加上李帛夫妇的精心照料,这对双胞胎虽然比不上他们的哥哥杨中意那般强健,倒也没太让人担心。
生龙凤胎,这在云来村的历史上还是头一份,杨昱不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女儿,还又多了一个儿子,自然是乐得都找不着北了,满月宴也是办的热热闹闹。
只是,杨昱夫妇没注意的是,二伯娘和婶娘等那些妇人,总是欲言又止的神情。
李帛刚出月子就赶上过年,再加上要照顾两个婴儿,哪里还有那份闲心和细心去注意别人的表情。
等过完正月十五,实在按捺不住的二伯娘终于上门来,拉着李帛闲话家常,聊了一会两个婴儿的状况后,二伯娘终于开口说出了一直想说的话,“老五家的,你和老五两人都年轻,家里也没个长辈,这话,只好二伯娘来说了,这两个孩子,你们必须要送人一个。”
正微笑着给孩子喂nai的李帛顿时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为什么?”
二伯娘缓缓说明了原因。
原来啊,在桃花镇乃至清河县方圆百里,都有这样一个风俗,如果生的双胞胎,是两男或者两女,那都无所谓,但如果生的是一男一女,那就必须送一个给别人家。听说是如果双胞胎是一男一女,留在父母身边,那其中有一人必定是会夭折的。
只有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送给别人家抱养,这样才能两个孩子都存活下来。
李帛听完后,是心里暗翻白眼,无语至极啊。
这显然又是迷信思想造成的,也许是古代医疗条件落后,双胞胎不容易存活,更可能是恰好有生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只活下来一个,但恰好又在后来有人分开养后都活了下来,这才有了这样一个风俗。
在现代社会,龙凤胎那可是比两男或两女更让父母开心的事,因为一下子儿子女儿都有了,那可是大喜事。可到了这里,却要将两个孩子硬生生的分开,这让李帛如何能答应。
“二伯娘,也许你们这里是有这个风俗,但在我们家乡,如果双胞胎是一男一女,就会被称为龙凤胎,是非常好的大喜事,也从来没有要将两个孩子分开养的风俗,如果要将我这两个孩子其中的一个送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的。”
李帛的口气很是坚决。
二伯娘叹了一口气,“老五家的,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做父母的,有哪个会愿意骨肉分离,可我们这里,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就是必须这样的,你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将来有一个孩子难养活吧?”
李帛仍然是毫不退让的说道:“二伯娘,这只是一个风俗而已,就好像过年大家都要杀猪宰羊一样,但倘若哪家人不想杀猪宰羊,他家还不是照样过日子了?二伯娘,我不会答应的,不仅是我,杨昱也不会答应的。”
二伯娘暗自一撇嘴,杨昱父母早亡,他一个小伙子自然不会知道这些风俗,而且那小子事事都听你的,你说不送,他敢反对?
当下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老五家的,你是外来的,不懂我们这里的风俗,所以我才来告诉你的,你若不肯听,不肯照办,到时候出了什么事,可别说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没教导你们。”
说完,脸色难看的走了。
这半天时间,李帛一直很郁闷,尽管她打定主意,是怎么都不会同意将一个孩子送给别人抚养的,但她也知道,万一以后真的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她就要被千夫所指了。
等杨昱从田间回来,李帛将二伯娘的话告诉了杨昱,但没说自己已经回绝二伯娘的提议了。杨昱立刻焦急的说道:“这可如何是好,丫丫是怎么都不能送人的。”
丫丫是双胞胎女儿的小名,从丫丫一出生,杨昱对她的喜爱,那可是远超她的哥哥和弟弟。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那是非常严重的,如果要把孩子送人,那肯定都是送女儿,可要杨昱把他的宝贝女儿送给别人,那和剜了他的心头肉也差不多。
李帛依然没发表自己的意见,她想看看杨昱会怎样。
杨昱想了想,竟然一咬牙说道:“真要送人,那就送老三,反正丫丫我是不会送人的。”
李帛顿时有些哭笑不得,又暗暗叹气,这杨昱到底还是古人啊,就从来没想过要违反或者挑战一下这些风俗习惯。
当下板起脸冷冷的一哼,“不行,我的儿子,我是怎么都不会送给别人的。”
杨昱顿时苦着脸,可怜巴巴的望着李帛,“阿帛,不要将丫丫送人啊。”
说完,还立刻跑到摇篮旁边,抱起丫丫,讨好的说道:“你看你看,丫丫多乖啊,多听话啊,多可爱啊,她长大了,一定会好好孝顺你的这个当娘的。”
李帛嘴角一抽,彻底无语了。
好半天才无奈说道:“木头,咱们干嘛非要将一个孩子送给别人?有些风俗习惯并不是一定要遵守的,这把孩子送一个给别人,两个孩子才能平安无事,根本就是迷信。”
转念一想,和一个古人谈什么迷信思想,也太荒缪了,干脆说道,“木头,这两个孩子,咱们哪个都不送人,你怕不怕?”
杨昱一愣,然后望着李帛,坚定的说道:“我是个命硬之人,你也是,我相信,咱们的孩子也一定命硬,一个都不送人,好,我相信,丫丫和小三一定都会健康长大的。”
李帛顿时偷偷的乐了,她就知道,她的木头,并不是榆木疙瘩,并不是那等愚昧之人。
“对了,孩子都这么大了,也该取个正式的名字了。”
杨昱一听立刻说道:“阿帛,你给他俩取名吧,反正我是习惯叫他们的小名的了,这大名就留给你去叫,呵呵。”
李帛翻了个白眼,也知道若是让杨昱来取名,怕又是杨桃花杨柳树什么的了,于是说道:“丫丫就叫杨雪,老三就叫杨中伟吧。”
她自己也没琢磨出什么好名字,再加上这山村里面,也没几人识字,那名字起得再如何的诗情画意,也是枉然,干脆也就起了两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杨昱自然是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全票通过。
秋去春来,花开花落。如今的云来村是一片欣欣向荣。
衣衫鲜艳的小孩子们在树底下,柴草堆边追捉笑闹,而一大一些的少年们则是趁着放牧牛羊的机会,任牛羊悠闲吃草,他们抓紧时间锻炼自己的身体和各项技能。因为,云来村一年一度的比赛快要开始了。
说起这个比赛,自然也是李帛提出和大力鼓动下弄出来的。云来村如今是衣食无忧了,温饱问题解决了,自然得考虑一下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了。
李帛知道,在这大山里面,一切的活动都是为了生存和生存的更好,她想到了现代的体育竞技比赛,于是琢磨了一段时间后,就将这个想法提了出来,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和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