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唯恐天下不乱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意元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072章 唯恐天下不乱

“初儿,你要为大唐把好言论的一关,从此以后,用报馆看大唐,把大唐的问题,大唐的责任,全都弄清楚。”李治把想要让李初去做的事说清楚,盼望李初一定要做好。

李初感受到压力,桩桩事情都给她那么大的压力,不怕把她压垮吗?

“父亲如此寄以厚望,孩儿不胜惶恐,要是一个办得不好……”

“唯你是问,纵是父女都无情份可讲。”李治严厉地抢过李初的话,李初额头落下一滴汗,但面对李治灼灼的目光,包含的是全然的信任,李初不自觉挺直背郑重道:“必不负父亲所托。”

压力怎么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她一向都是迎难难而上的人,什么时候怕过事?

“好。”李治就是喜欢李初自信满满的样子,天下间没有什么事是她做不到,做不好的,李治相信她,一直都相信。

“报。”此时一道叫唤传来,武媚娘想提及的话一下子止住。

“说。”李治扬声让人把话尽管说来,他可是已经在等着了。

“八百里加急战报,苏烈将军大破突厥大军,生擒突厥贺鲁。”挑起两国战事的人被捉,战事已定。

“好,果然是捷报,大喜。”开疆扩土对帝王来说再好不过的事,如何不叫人欢喜,李治来回的跺步,喜悦之色跃然脸上。

武媚娘收回诸多想说的话,朝李治道喜道:“恭贺陛下,往后十年北境再无战事。”

将突厥打老实了,谁人敢往大唐来,难道他们都比突厥强大?

李治哈哈大笑,“赏,定要大赏,犒赏三军。”

不过,李初想到看到的折子中提到的事,“父亲,突厥之乱得平,战事该停了。”

长年的打仗,多少人战死沙场,多少人思念家乡,想要回到家中,如果朝廷不当一回事,早晚有一天会造成大错的。

“啊!”正高兴的李治没有想到第一个泼他冷水的人竟然是李初,诧异地看向李初,李初没有半分玩笑地道:“多年来父亲一再令大唐将士出征,多少人战死沙场,又有多少人因为思念家乡而逃?凡事皆有度,过而不及,请父亲下令命将士归于大唐,然后放他们回家。”

谁能不想家,谁能不想和家人团聚,连年征战的后果是什么?是太多的百姓,太多的将士都生了厌恶,他们不喜欢打仗,不想打仗,往日有人进犯大唐,他们想要守卫大唐,守卫自己的家,因此从军,但战事一平,该让他们回来了。

李治虽然高兴着,但李初提醒得他很对,“过犹不及,倒是我只想平定边境,全然忘了将士们都是思念家乡的人。”

“父亲不如下一道诏书,令所有在外征战的将士,战事若定,许他们轮流归家探亲。”西域的战事没平,但可以给他们画一个大饼,让他们都迫不及待的想吃。

人为了回家可以做出很多事,所以要给希望。

武媚娘看了李初一眼,李初懂的远超她的想像。

“陛下,初儿提议得甚好,将士出生入死皆为保家卫国,国得卫,该让他们回去看看他们的小家了。”武媚娘认同李初的提议。

“至于让将士归乡的事,可以让各位将军心里有数,如家中是独子,或是一家子弟都在军中的,可让他们之中的一个归家养老。”武媚娘思量一会儿补充,说得条条是道,通情达理得李初眼睛发亮地盯着武媚娘看。

武媚娘出着主意,注意到李初的目光亮闪闪的盯着她,颇是不解地问道:“初儿怎么了?”

李初答道:“母亲心怀百姓,孩儿是高兴,佩服。”

又在给武媚娘灌迷汤了,别说李初了,就是群里的太后们何尝不是听说到武媚娘的一波操作都连连叫好,莫怪武媚娘能当上皇帝,看看人家多会收拢人心。

武媚娘瞥过李初一眼,“初儿也不差,敢在你父亲高兴的时候泼你父亲的冷水,我都不敢。”

“正好听到若是不说,转头要是忙忘了,想提都没机会。”李初不是胆子大得没边了,而是怕事后自己把这件重要的事给忘记,只好先说了。

李治冲李初招手道:“只是看这么一点奏折你便知道边境将士的情况,不易。”

感叹的不易,李初点头地道:“还好还好,孩儿时常听多你和母亲闲谈间的话,前后串连,大致是心里有数的。大唐久经战事,若是可以还是能不战就不战。”

武媚娘已经嗔怪一声地道:“又说傻话了吧,谁不愿意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百姓和睦,只是他国见我大唐繁华,想抢我大唐百姓的粮,更要夺我百姓的,不战何如?”

李初一叹,“若无国而无家,朝廷亦是莫可奈何。但,若只是试探一战,将之抵于境外即可,不宜长途征战,不说战事如何,水土不服而亡之将士几何,父亲心中有数?人,谁的人都是死一个少一个,大唐的百姓,他们的命都重要。”

“若无百姓则无国,想抢我们大唐的人,那么多的他国之人到我们大唐定居,方有大唐今日长安的繁荣,人为国之本,不能忘,不可忘。”

一番话即是说给李治听的,何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

李治伸手抚过李初的头,“好了,初儿不必想得太多,你的劝谏我听进去了,你母亲都帮你说话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李初一听瞪了李治一眼,“父亲真是的,怎么能这么说孩儿呢?孩儿何时不放心父亲了?只是有时候父亲想不到一些事,我提醒父亲罢了,我知道父亲能纳言,让天下人共议天下事都能容的父亲,还有什么是父亲不能容的?”

拍马屁啊拍马屁,李初可劲的给李治拍马屁,李治无奈地敲一记她的头,“你但凡说好话的时候正经一些,我会更乐意听。”

被敲痛的李初哀吼一声,“父亲,很痛的。”

李治理所当然地道:“自然是要你痛的,若不让你痛,你如何记得。”

对啊,打人就是为了让人痛,要是不痛岂不白打了。

群里的太后们已经幸灾乐祸起来,“群主碰上李治,认怂得快一些吧。”

“往年还有一些折子,想看的都调出来看看。”李治像是顺口提上一句,想给李初找些事做。

李初顾不上头痛了,连忙地道:“如此将近十年的折子,以及吏部的考核都调出来给我,我看看。”

李治就知道李初会要,顺便要起吏部的考核,李治回头看李初一眼笑得意味不明,武媚娘何尝不是。

“父亲不肯给?”两人的神情晦暗不明,打量李初的样子怎么都让李初不舒服,赶紧问问,要是不乐意给,不乐意给她就不要呗。

武媚娘笑了笑,李治收回目光道:“你想要自然要给你,只是一桩小事。德福,去吏部调近十年的考核过来。”

原以为李初只要看看折子便够,不想她不是如此认为,要看折子怎么能不看考核,李治开了头,李初就得想用尽一切的便宜做到对诸事的了然。

德福只要李治别生气,其他事赶紧乖乖的应下照办去。

“父亲和母亲若无他事,孩儿告退了。”看折子不是一下子能看完的,最近李初看的书有点多,都在消化中,先去把印刷术解决了。

李初起身,李治挥手道:“时候不早,莫要出去太晚,工部里什么人都有,凡事小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