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私心
“我现在对母亲所说的一切,母亲会相信我吗?”李初没有回答,但是话中的意思武媚娘明白。
此时此刻李初不管对武媚娘说什么武媚娘都不会相信的。她只会让人去查,自己弄个一清二楚。
“我和父亲之间的事情,母亲确实要管吗?”这个时候李初算是开始回答武媚娘提出的问题了。
但是此时的武媚娘如何还想再管李初和李治,究竟为什么争执吧?她更在意的是李治的身体。
“你回去休息吧。”武媚娘打发了李初,此时满脑子都是李初刚刚说过的话,李治的身体,李治的身体究竟如何?
从好些日子开始,李治就不再让武媚娘清楚的知道他的身体状况。武媚娘不是没有去问过,但是李治就是绝口不提,暗里武媚娘自然也是寻人问过的,可是不管武媚娘用什么样的办法,得到的都是李治的身体需要静养的消息,所有的人众口一词,根本没有给武媚娘再问的意思。
武媚娘心中再存疑惑,可是最终不能强制的相信李治的身体有问题,毕竟李治在她的面前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一直都不错。
“母亲,父亲的身体很好。”至少现在是很好,暂时并没有太多的问题,可是以后,李治能保持多久,她也不敢就说。
“还望母亲珍惜,父亲不管眼下的身体如何,将来有一天总会老去,总会驾崩,母亲如果在这个时候不懂得珍惜,将来只会追悔莫及。”无论李治和武媚娘之间有多少的真心,有多少的假意,最终,最后,如果当李治不在了,那么武媚娘只会记得李治的好,彼时武媚娘会为此时的自己没有顾及李治,没有多陪陪他而后悔的。
武媚娘问道:“你可知道你父亲早就不想让我陪着他了。”
是的,不是武媚娘不想,随着他们之间的利益争斗太多,李治虽然不曾说过什么,可是他们之间的疏远,他们彼此再清楚不过。
尤其在李初出嫁后,宫中再没有那一个为他们调和的人,甚至李治将李初随意将自己嫁出去的错都归到武媚娘的头上,武媚娘有苦难言。
李初昂起头道:“父亲同样不想让我陪着他,但是,我知道父亲心中最深的希望,他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母亲该明白的,这一切都是母亲一手造成的。步步紧逼,到了如此份上,如母亲所愿了吗?”
问得武媚娘脸色大变,冲李初喝道:“你是在教训我?”
“不敢,母亲行事,我早就劝过母亲,你可以要你的权力,可是你不要忘记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一但失去,错过了,追悔莫及,母亲听过我的劝吗?在母亲的心里,父亲早就仅仅是大唐的皇帝,给你权力,让你登上权力顶峰的人,如今母亲达到自己的目的,父亲失去他的作用,你自然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对父亲费尽心思。”李初冷冷的指出武媚娘的残酷,提醒武媚娘曾经做过的一切。
不是李治在防着她,而是武媚娘行事越来越过,过得李治不得不想想办的法护住他想护住的一切,哪怕这一切会和武媚娘起冲突。
“你知道什么?”自己所做的一切叫李初全都指出来,武媚娘面露恼怒,大喝一声,李初道:“是啊,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正是因为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不应该开口管你和父亲之间的事。母亲不愿意让我管,更不该问我。”
不是李初去寻武媚娘劝的她,而是武媚娘来找的李初,想从李初的嘴里问出李治的身体情况,武媚娘难道就没有别的准备?
武媚娘算计人都寻到李初的头上,难道还不许李初说话?
“你……”武媚娘面对李初的指责,怎么都无法硬气,最终只能拂袖而去。
太后们听完李初的质问,宣太后:“群主明知道李治命不久矣,竟然还在这个时候和武后起冲突,非明智之举。”
武媚娘的野心李初都看出来了,看出来还和武媚娘杠成这样,这不是疯了吗?将来李初要怎么在武媚娘的眼皮子底下过日子?
李初:“如果我现在不告诉她,不让她意识到自己即将失去什么,等到她真的失去的时候,她的心里会更恨我。”
吕太后:“可是这样一来,对李治就不是好事了。”
李初:“事到如今,你们认为父亲就算瞒着母亲他身体不好,时日不多的事,能改变什么?”
大局已定,武媚娘现在握住大权,谁就算想对付她都不容易,包括李治,所以这个时候该让武媚娘意识到失去李治,这个她曾经爱过,让她重生的男人,让她站在顶峰的男人,他将要离开了,或计武媚娘的心里会有其他的想法。
萧太后:“群主想赌武后的心并没有完全的冷,她的心里依然是有高宗的,赌就赌吧,反正输了也不会失去什么。高宗最大的底牌就是群主你,群主的权力还在手上,对于群主来说就足够了。”
这也是为什么萧太后没有一开始就对李初做的事发表意见的原因,不需要发表意见,李初的心里有数,做的事,成了对以后李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不成,也不会让现在的情况更好。
*
第二日见李治的的时候,李初将昨天和武媚娘的所有对话都告诉李治了,李治听完后只道:“是该让她知道了,一直的瞒着,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从你的嘴里透露出去也好。”
这个时候想到都是对李初有好处的事,李治……
“母亲的心里是有父亲的,如同父亲的心里一直都有母亲。”李初可以肯定,他们两个人之间原本是有些真感情的,可是随着时间流逝,有些东西变了,但不管他们再怎么办,有些温暖还是留在身上。
李治不否认,笑着道:“自然是有的,正是因为心里有着你的母亲,所以愿意把最好的一切给她,仅仅只是希望将来的一天,我们能够白头偕老。可是天家的夫妻,无论一开始的初衷是什么,有了权力插在中间,后来总会变成我们不想看到的样子。”
“再来一次,父亲还会选择走同样的路吗?”李初问李治,李治没有一丝犹豫的回答,“会,一定会,朕有四位顾命大臣,朕太明白扶起一个大臣对于朕来说,对于将来的皇帝来说是有多大的掣肘,相较之下,我依然会选择你的母亲。只是,朕最大的错处是低估了你的母亲对于权力的渴望,更没有想到她虽为女流,手段却如此的狠辣,与你祖父不遑多让,那么多年,她在你祖父身边确实学到太多的东西,多得我都无法否认。”
是的啊,李治看得比谁都清楚,武媚娘像李世民,不管是那雷厉风行,还是朝纲独断的做法,都很像李世民,没有想到,他一个当儿子的人不像李世民,竟然是武媚娘学到李世民治国安天下还有用人之法。
李初看得出来李治对武媚娘的欣赏,武媚娘,对于李治来说是很复杂的,正是因为如此,有时候李治看着武媚娘时,都不知道如何对待她才好,到了最后来,有些放纵,也想看看武媚娘能走得多远,走得多长,然后竟然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初儿,你母亲有很多的长处,建言十二章的内容便可看出你母亲的胸襟气魄和远见。当年你放一放不议的母死父在依然要守孝三年的事,谁不以为当年你就是闹一闹,事情搁置这些年,没有人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是你的母亲却一手促成了。初儿,你要多和你母亲学习。”事情,武媚娘可以隐忍多年才开口,才表现出来,仅是这份忍字,李治就希望李初可以学会。
“不争一时之气,强者避,捉住时机,再将人一击毙命,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初儿一定要学。”李治提醒李初,他对李初寄以厚望,所以更希望李初能够做得更好。
“是。”李初是个好学上进的人,自然听进得李治的一番话,也愿意按李治说的去好好学学,学到李治的本事,也学到武媚娘的一身本事,将来,她才能担起李治留下的重担。
李治很高兴李初的听话,“你听说过田游岩此人吗?”
提到这个人,李初想了想道:“听说过,此人有才,可是只听才名,却没有见过他文章本事,父亲?”
“我想请他出山,盼他能如商山四皓一般,将来能为太子安定天下,稳坐太子之位。”李治的打算,并不怕和李初说白了,各种准备,李治是不可能,也不会让自己完全处于被动之状的。
“你母亲知道我的身体每况愈下,她会多陪着我的,自然也会加紧时间准备,我们现在就要看看究竟会是谁快。”李治知道最后他依然要和武媚娘斗,这一斗,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些事你不要插手,这是我让你留在宫里,陪着我的要求,如果你做不到,就算你出家,就算从今往后你都不再管李家的事,管大唐的事,那也可以。”李治有自己的要求,所以这个时候,李治表露出自己的想法和决心,绝不允许李初在这个时候依然的一意孤行,最后让自己落入尴尬的境地。
他现在不管和武媚娘怎么争夺,一但他不在了,武媚娘不会记得他的不是,只会记得他的好,李初如果在他们的事情里掺和太多,对于李初是大不利。
武媚娘会从现在开始就防备李初,认定李初是站在李治一边的人,那么这么多年来李初一直坚持的不偏不倚,得以让武媚娘相信她的理由,都将不复存在。
李治要为李初多作打算,不能让李初自毁长城。
李初听到李治的威胁,恭敬地道:“父亲,我都记下了,我会做到的。”
怎么能不做到,李治一番用心良苦都是为了谁。
“好!”李治要的就是李初一句答应,但凡李初答应的事定然是会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