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局中局 - 大唐风云之我家都是皇帝 - 意元宝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37章 局中局

各有各的打算,却又在本质上保持一致,李初只让人给武媚娘传句话,“儿女母亲可以随意打骂教训,可是别的人,他们不能。”

武媚娘立刻明白,李初不反对武媚娘想做的事,但是有个前提,不能伤及他们的性命。

这并不算什么难事,武媚娘对于儿子们一向是威严的,也正好借李哲让儿女们都看得更分明。

二月初六,在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有什么变故时,太后召百官于干元殿,本是不该大朝的日子,却又突然收到上朝的消息,而且下令的那个人,竟然是武媚娘。积威许久的武媚娘,没有人敢不到。

李初自然也到了,李哲原本紧张的,在看到李初的那一刻又觉得心中的大石都落下。

接下来,裴炎、刘讳之、羽林军中将程务挺,张虔勖率兵入宫,只有一个目的,废李哲这个皇帝。

李哲看到武媚娘,又看了羽林军的兵马就站在他的面前,只问武媚娘一句,“我何罪?”

“欲赐天下给韦玄贞,你无罪?”武媚娘冷笑地反问,李哲无法反驳,目光看向李初道:“姐姐,我只是无心之言。”

“无心都能说出天下给人的话来,若是有心,你当如何?太子,皇帝,你继位之时我提醒过你,皇帝不好当,想坐稳皇帝的位子更不容易,你想收回大权,急于让你身边的人都因为你成为皇帝而得到荣耀,却不该以这种方式。”

“当年,父亲继任为帝时,不仅仅是有一个顾命大臣,而是四个,父亲遭受的处境比你现在还不容易,可是最后父亲做到了什么?不仅将压在他身上的大山搬走,更将一举清除世族多年来对朝廷的压制。”

“你无父亲之能,却急躁心焦,大唐的天下是父亲交到你的手里不错,我也答应过父亲会一起守护大唐江山没有错,却不代表我会不管你这个皇帝是不是想要大唐安好,甚至想把大唐江山都给别人,我还要为你万死不辞。皇帝,只要是我们李家的人当,天下还是李家的,那么谁有本事坐稳这个位子就让谁来当。”

那些面对突如其来的局面,完全被打得措手不及,甚至对于眼前的局面心生不满的人,听到李初的话,就算再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心有不满,终是什么话都没敢再说。

“长公主圣明。”李初一番话也算是说到裴炎的心坎上,裴炎赞李初一句,李初冲李哲道:“跟我走。”

“长公主。”听说李初要将李哲带走,一个个都有些急了,就算是武媚娘亦如此。

李初听他们那明显不满的语气,半眯起眼睛询问道:“如何?皇帝他当不成,你们要废他为王,他还需要留在宫里?或者你们是担心我对他怎么样?不,更确切的说,你们怕我带他离开,然后让他再次登基为帝,坏你们的好事?”

当着那么多臣子的面,李初将话挑破说明,威严尽开,真正见识过李初动怒的人,便知道若是有人敢拦下李初,李初真动气,后果没有人敢想。

“你把人带到哪里去?”谁都不敢吱声,那就只能是武媚娘出声,武媚娘一问,李初道:“母亲原本是何打算?”

“贬为庐陵王,流放房州。从今往后,不得再回洛阳。”武媚娘的打算不愿意告诉别人,却可以告诉李初,不,是这件事必为天下所知,所以她现在就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她是何打算。

李初问出来就知道武媚娘做事,不可能没有想过后续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李初要的仅仅是他们对李哲的处置,李初想了想房州这个地方,李初道:“好。”

本来以为李初会和武媚娘吵起来的,毕竟流放一个皇帝,怎么听起来都有种不靠谱的感觉,偏偏在他们以为李初会和武媚娘吵起来的时候,李初一下子改了口,认同武媚娘的决定。

“姐姐。”李哲在李初开口的时候以为自己有得救,没有想到却不是,有得救不可能,李初完全就是想将他放养,这是要让他真去流放。

流放,如同李贤一样,这一放到现在都没有回来。

“怎么,我不曾告诉过你,皇帝并不代表坐上就能坐稳,当一个太子上面有皇帝扶着你,更有臣子帮着你,你是最轻松的,以至于让你以为,皇帝一样是那么好当的,所以你就肆意妄为,连把江山给人的话都说出口,你怕是没有记起来,当年父亲有意让母亲总理朝事时,朝中的宰相怎么说的。”

“大唐的天下,是高祖、太宗打下的,不是父亲打下的,同样这话我现在也给给你,那也不是你打下的,自然,你就算成为皇帝也没有处置权,你唯一能做的是如何守护好这个江山,如何安定好这个天下,可惜这个道理与你说,你以前从来都听不进去,往后,这些道理也就不需要再和你说了。”

李初冷冷地扫过李哲,她从来不是什么纯粹的好人,更没有武侯的高尚,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她会扶才怪。

“将庐陵王带下去。”武媚娘要的就是在这个时候李初不会和她唱反调,虽说她们母女在一定的事情上算是达成了默契,总怕生出事端来。

如今天的事,裴炎的意思是让李初不要出现,最好把人困在府里,不让人出门一步,可是武媚娘却反其道而行,今天召集百官,竟然把李初都叫来了。

叫来就叫来吧,裴炎没有办法阻止,相对,武媚娘告诉裴炎,这件事要是李初不来,不在此表态,后面只怕要多生事端,所以一定要让李初来到这里。

李哲唤一声姐姐,“我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求姐姐再帮帮我。”

可是李初没有作声,就那样由着李哲被带下去,这看得所有的臣子都不禁对李初更畏三分。

“新帝人选只能是旦儿,母亲总不会直接就想让旦儿成为傀儡皇帝吧?”李哲被废,自然是要立新帝的,李初并不避讳,同样当着那么多臣子的面问出来,不为什么,只是想知道武媚娘下一个打算。

不让李旦成为傀儡才怪,李旦呐,李初想了想那个温柔的孩子,没想到最终要将他卷了进来,可是一个哥哥都没有办法撑起这个江山,最后,就只能让他上。

李初问出那样的话,其实是希望李旦可以不负她所望,不用她等些年,就能够担起江山,或许他可以和武媚娘抗衡,她就能够把一切都给他。

武媚娘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不难看出她心中确实有这样的想法。

“裴大人,你往后会给皇帝说话的机会吗?”没有等武媚娘给出答案,李初仅仅就是这样的再问裴炎,裴炎在这件事里那么积极的想废皇帝,另立新帝,算盘李初一清二楚,可是想凭这点功劳往后就想作威作福,万不可能。

“公主说笑了,臣岂有此意。”裴炎赶紧的朝李初作一揖而否认。

李初却走了过去,与裴炎站在一起,“你为官清廉不假,能文能武,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是你私心太重,只讲利己,这是令我十分不喜的。你与我母亲一道废立皇帝是为了什么,我心里有数,我不说,不阻止你们,因为我确实不满于皇帝在气头上说出把江山给别人的话,而且,更不喜欢皇帝意气用事,连人都不知道怎么用。”

“韦玄贞若是有能有才,以他为侍中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偏偏他没有本事,皇帝非想让他上位,这就不妥当了。大唐的宰相,天下的官吏,都该唯才是用,万不能让人以为有一个女人得了皇帝的心,从此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坏了大唐的根本。”

此话落下,李初同样扫过在场的臣子,与他们轻声地道:“所以,有本事的人,放心做你们认为对的,利于大唐的事,我会支持你们。”

这些人里,有多少是有能之人,有多少是李治的人,又有多少是武媚娘的人,还有多少是李初的人,只怕各自都辨不清楚的。

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李治的人,武媚娘的人,李初的人,这其中都有真正为大唐,为百姓的人,这一点殊途同归,足矣。

武媚娘看着李初在这个时候借她给的场子,竟然说了一通如此收拢人心的话,对于裴炎,一压一提,裴炎往后会更小心的,就是不知道会不会由此入李初的眼,成为和李初一同的人?

想到这个可能,武媚娘的脸色确实不算好,而李初突然回过头问武媚娘道:“母亲一向唯才是用,有利于大唐的事,母亲也会支持的是不是?”

她收拢人心,如何也不能把武媚娘忘记,此一问,武媚娘幽幽地盯着李初半响,“自然,天下有才,才能安定天下,若无才而身居高位者,岂不是寒了天下人的心。”

这话说得有水平,武媚娘虽然一直过于强势霸道,但是所有臣子都得认了一点,武媚娘确实是一个唯才是用的人,而且她对人才,对于有风骨之人的赞赏从来没有隐瞒过。

李初要的就是武媚娘与她存同样的想法,为同样的目的前进。

或许,武媚娘想要达到目的需要做很多杀戮的事,但是同样武媚娘很清楚,她立身的根本是什么,如果不能得到有能有才之人的支持,她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坐在这个位子上发号施令。

“母亲圣明!”李初拍一记马屁,一众臣子跟着唤道:“太后圣明!”

对嘛,虽然今天发生的事确实过于突然,至少他们明白一点,那就是不管发生什么事,武媚娘还是那个英明的天后,就算成为太后,同样还是很英明的。

废帝一事,至此终结,第二日,李旦登基为帝,改元文明,是为大唐的第五任皇帝,而李哲被流放房州,彼时韦欣已经身怀六甲,最后李初得知韦欣在流放途中诞下一女,取名李裹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