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难得
陆菀此时并不知晓信王府里的那些藏污纳垢之事。
谢瑜安排给她的暗卫过了明路,便被她调拨出去查探起了布庄一事的来龙去脉。
查来查去,就发觉出其中的蹊跷来。
她本就有所怀疑,这回可算是都坐实了。
按理说整个兴南都是信王的封地,兴南又富庶,信王府里堆金积玉,怎么着也看不上几家布庄才是。早先周家兴盛之时,信王府都不曾打过主意,如今周景这般行事显然不合常理。
尤其是,周景其人,资质愚钝,以往对着行商之事无甚兴趣。没道理信王一薨,便开始着手此事,更是一上来便要扣了周家布庄,给整个兴南商会来个下马威,实在不像这人能想出的手笔。
“周景好色,三月前纳了望香楼的花魁琴心作外室,而琴心从前的另外一位入幕之宾,便是……”
谢十垂手立在桌前,抬眼瞥了莳花的女郎一眼,才慢吞吞道,“便是娘子的那位表兄,沈池。”
早间的清风还含着水汽,廊外挂着的芙蓉鸟正在宛转啼鸣。
陆菀换了身白底苏绣的云雾绡,端坐在乌木短榻上,正执着银剪,取下了长度恰好可卡住瓶口的花枝,以便于托住一丛沾了露珠的青翠桂枝。
她转了转甜白瓷的供瓶,觉得很是悦目。
侍弄花枝也是大有讲究的,秋冬铜春夏瓷,堂夏宜大瓶,书房用小觚,她手中这个,一看大小,便是要送到某人书房里去的。
拿帕子拭净了指尖,她微一扬眉,“沈池便是那位淮江上主事的沈郎?”
谢十点了点头,“正是他。前不久郎君便是特意令人在淮江上寻了事,才将他绊回了丰淮。”
陆菀的动作一顿。
她就觉得沈池离开和谢瑜到来的时机太过巧合,原来还真是他动的手脚。
细白的手指抚在因釉色似棉糖而得名的瓷瓶上,一寸寸摩挲着,乌发银簪的女郎其实是在出神。
她以前就发觉谢瑜是个醋坛子。
如今看来,他可能不是醋坛子,醋缸,醋海什么的还差不多。
回了神,陆菀心里琢磨了片刻,便知晓了大概是个什么情形。
她吩咐道,“商会的那几位都去寻了周景,你让人盯着他,若是有什么动作,便及时来回禀。”
谢十应了一声,便恭敬地退了下去。
阿妙一直侍立在左右,她见陆菀插好了花,便机灵地递上了早已备好的温茶。
“娘子,您有什么打算吗?”
这些时日的日夜相伴,阿妙的话明显多了起来,这会儿见着自家女郎露出些沉思的神情,便大胆问道。
陆菀也并未责怪她的冒失,而是捧着手中的茶,轻抿了口,浅黄绿色的茶水入口回甘。
“只怕还是得先与谢郎君商量下。”
“他来兴南,我猜是与信王府还有越宁王之事有关,如今沈池沾上了信王府,我们若是有什么动作,两相冲突了,反而不美。”
没想到这事绕了一个圈,还得靠着谢瑜,陆菀有些郁卒。
她放下茶盏,吩咐人捧着插好花的供瓶,便往谢瑜的居所去。
只是在她之前,谢瑜的居所便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面色煞白,神色恹恹,似是有气无力的模样。
如同大病一场,少年郎端住杯盏的指尖微微颤抖,眉眼间的i丽之色不减反增。
正是被徐凛等人暗中救下的周延。
先前在信王薨逝时,周延便在床榻前与庶出兄长大打出手。
他正年少,又兼骑射功夫在身,轻而易举地便将被酒色掏得虚空的周景骑倒了地上,揍得鼻青脸肿。
一旁的信王妃做小伏低数年,早就对周景不满,见他被打,反而是心下称意,便佯作受惊地在一旁偷眼暗笑,眼见他口中的呻-吟声越发痛苦,才勒令侍卫们一涌而上将周延拿下。
偏偏这时,屋外有一瘦弱的少年身影撞了进来,死死地护到了周延身前,正是昔日被留在山间小院照料过陆菀的暗卫十六。
十六握紧了剑满脸严肃,躬着身,稚气未脱的沙哑嗓音冲他高喊着。
“我殿后,世子快逃!”
没有丝毫犹豫,就要将命给他。
周延自然是不肯的,他横挡住破空而来的狠厉一剑,拧眉不语。
一路退到了院中。
两位少年郎便是身手再矫健,到底是不敌王府的诸多侍卫轮番而上。
很快便精疲力尽,一齐被人按住。
“不敬长兄,周延,你当真是在洛京长出息了!”
周景被人扶了起来,龇牙咧嘴地望着被按住的锦衣少年郎,便想叫人也打他一顿。
只是被按住的周延眼神恨恨,眼圈发红,高昂着头,死活不肯屈膝,活像只桀骜不驯的狼崽子。周景已经挨过了打,就难免有些心慌气短。
再者,如今周延毕竟还担了个世子名号,自己也不好伤他性命。
“还敢打我,回头可有你的好果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