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眼泪
第9章眼泪
李晏擡头看了眼便利店模糊不清的牌匾,随后又将目光落在牌匾下的樊景遥身上。
情绪倒是比上次相见时平稳得多,望过来的视线却是冷冰冰的。
就这样对视着,氛围甚至还不如上次在锦川见到那回。
樊景遥那些能哭能笑,随时随地演大戏的本事,面对李晏时用不出一点。
相比于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只要不撕破脸皮咬着牙也能维持体面的人来讲,李晏的喜欢与否全挂在脸上。
天花乱坠的说辞也没用,动容不了他分毫。
于是樊景遥此刻也哑了火,良久才憋出一句:“回来探亲吗?”
“不是。”李晏回道,短暂地停顿后反问,“你是真的想知道吗?”
其实并没有,而且樊景遥有预感,说出来或许场面会更冷上几分。
李晏笑了声,也说不清是嘲讽还是苦笑,总之看樊景遥假模假式的样子就觉得不痛快。
心心念念十几年的人终于见到,却感觉彼此都面目全非了。
他也真是有毛病。
想到这儿,李晏擡脚就准备走。
日子不出十五都算年,低温之下原本冷清的居民区里突然传来炮竹的响声。
离得很近,估计都远不出三条街。
“咻”地一响窜上天,两个人俱是一愣,擡头的功夫炮仗已经炸响了。
北华炮竹燃放有规定时间和区域,已经执行很多年了,却总是有人在密集的楼区里放这东西。
樊景遥脸色变了变,扭过头去看李晏。
口罩之下是什么表情他暂且分辨不出,隐约能从略显僵硬的肢体上窥见一二。
“你吃过饭了吗?”樊景遥问,“小泥炉烤肉,我很多年没吃到正宗的了,你呢?”
算是个主动示好,李晏也因此态度缓和了不少。
静默了半晌,算是沉默着接受。
可两个人都还是失算了。
居民区那家开了几十年的店铺,已经不再是老顾客的独属地。不知道从哪天起,具体是从谁开始,反正迅速的在社媒上爆火。
十来年不曾换的破旧牌匾成了招牌,每日吸引着无数本地的、外来的顾客前来打卡。
樊景遥全然没料到,过来前他一度在想,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小破店可别倒闭了。
结果两个人到了一看,都傻眼了。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屋里排号的坐不下,甚至有人就那么站在外头等。
满头小卷的阿姨留着和以前别无二致的发型,肉切得也同样利索。
以前来得次数太多了,她竟然还记得樊景遥和李晏,手上忙个不停,同时还不忘问:“和你们一起还有个小胖孩儿呢?”
“他在外地没回来。”
“哦!”阿姨又称了盘肉,告诉他们,“别等了,预约都到后天了。”
无法,樊景遥只好带着李晏撤了出来,最终还是去了商场那家连锁烤肉,十几年前李晏原本就想去吃的那家。
或许是因为那家破烂小店大火,带起了北华整座城市“小泥炉烤肉”的招牌,商场这家以前差强人意的连锁店,如今也是火爆景象。
好在两人的小桌用餐都比较快,等了不到二十分钟,也算是如愿吃上了。
位置在最后一桌,李晏径直走到背后靠墙的位置。
从进商场暴露在人流较为密集的区域后,樊景遥就能感觉到很多人的视线都会落在李晏身上。
从小就学乐器的人,身上总是会带有很从容开阔的气质。李晏外形本也出众,做了这么多年乐队,即便包裹严实,浑身也是有艺人的特质。
好在他那头两眼的白金发色染了回来,不然更是惹眼。
樊景遥这会儿才终于对他现在是公众人物,有了清晰的实感。
他看了眼李晏脸上的口罩,说:“你要是不方便的话还是坐到我这边,这样过道来回走的人大部分都只能看到你身后。”
想了想,李晏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与樊景遥对换了座位。
商场的连锁店面内定期维护更新,营业这么多年,也不像街边那家小店一样,全是时间流逝的痕迹。
这店和樊景遥印象中的大差不差,伪造成小泥炉的样子,实际上就是普通铁板烤肉。
李晏的口罩已经摘下来了,樊景遥看了眼,觉得挺神奇的。从面容上看,他和陈敏似乎都在朝往逆生长的方向。
丰富而嘈杂的餐厅背景声,服务人员站在桌边利落而麻木地夹肉翻剪,中央是滋滋作响的烤肉声,面对面的两个人中间形成了个吸纳所有声音的黑洞,沉默着开不了口。
樊景遥坐了会儿,转头从服务人员手里接过工具,说:“我们自己来吧。”
他将看着较为完美的几片烤肉夹到李晏的餐盘中,将铁盘上剩余的推到李晏方便拿取的地方,再放上新鲜的肉,随后自己才夹了一块裹上蘸料吃进嘴里。
这种在饭桌上照顾人的举动如今樊景遥做起来游刃有余,完全不似当年对李晏的矫情忍不了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