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逆袭第一,降维打击……
观众们可不像渠道方一样,需要考虑那么多的利益问题。他们只会想,这部电影是不是我想看的,买不到想看的电影的票,不得跟影院方面多多反映么?
渠道方会有各方利益博弈,但最后决定排片量的,还是票房数据。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切身利益。
《家宴》首日的票房出来了,2.6亿,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一部众星云集的贺岁片,首日票房有3亿。
但光这个成绩,就已经足够跌破很多人的眼球。
《家宴》并不是一部主旋律题材的贺岁片,在这种节假日里,受众有限。而且它的排片只排到第五,票房第一的电影排片也在第一位,足足有15%。
在这样的排片率中,《家宴》的票房都呈现出了赶超第一的架势,可见它的上座率有多高。
春节档,尤其是刚上映那几天,只要电影不太差,上座率都挺高,可是《家宴》的上座率还是高到了可怕的地步:98%。这还是在已经算上了零点场的情况下。因为时间太晚,哪怕是热门电影,也难免有空位。
可在大年初一全天,就出现了场场爆满的情况。甚至还有黄牛瞄准商机,开始兜售高价电影票。
渠道方们看着这种情况,当然不愿意跟自己的钱过不去,抓紧时间调高了《家宴》的排片,但还是比较保守,没让它直接冲到第一位,而是排到13%这样。
毕竟像《家宴》这样的电影,集结了阮瑜宁等人都很有人气,有粉丝买账是正常的,但这个口碑发酵之后,市场会怎么表现,还不确定。万一收割了一波粉丝的票房,就下跌,白白调高那么多的排片就太亏了。
这个首日票房的成绩也震惊到了不少同行。
本来还有人在看笑话,觉得春节档上映这种题材的电影,这次宋煜要被现实教做人了。没想到被教做人的反而是他们,就这个首日票房,后面不要跌得太离谱,就已经是不错的票房成绩了。
可是很多人都没想到,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王路看完了电影,还有半桶爆米花没吃完。他本来就是当看个热闹的心态去看的,没想到剧情太过紧张刺激,他看得太过入迷,导致后面都忘了吃东西了。
人还没离开电影院,他就飞快上了微聊:兄弟们快去看,年度王炸我已经给大家找出来了,就在《家宴》里!从今天起,我就是阮瑜宁的粉丝了!
然后又上了电影点评网,打了五星好评:诚意满满的开年之作,看完这部电影我都不敢去看别的贺岁片了,其实贺岁片的套路很明显,但是《家宴》里,你以为这是套路,其实都等待反转。里面我感觉到了很多伏笔,准备去二刷了。
结果想再买一场电影票的王路发现:影票已售罄。这两天,他是别想要有二刷的机会了。
王路心里抓耳挠腮,只能继续催电影院赶紧多排《家宴》的片子,总不能把现成的观众往外赶吧!
《家宴》的排片上来,口碑也跟着发酵了。本来《家宴》的宣发就不差,现在机会都送到脸上来了,怎么可能不抓住?
网上沸沸扬扬的通稿都是:“年度最佳悬疑片进入贺岁档,口碑逆袭,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宋煜导演最强作品,成功逆袭贺岁档,凭什么?”
“票房逆袭,口碑炸裂,看完电影的来说说,这部《家宴》真的有那么好看吗?”
成功的宣发明白,光吹电影质量,大家看多了审美疲劳,反而会形成逆反心理,觉得这都是通稿吹出来的,我偏不看。可是你留个悬念,让观众自己来评价好不好看,凭什么能逆袭,就能激发出观众的主人翁意识,自发地想去看看,然后评价一番。
陈东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网上看到了太多的评价,也产生了好奇,“一会儿就去看这个好了,贺岁档一点儿新意都没有,套路老得我都能背出来了。去看看这个《家宴》吧。”
跟陈东差不多想法的年轻人还有很多,情侣约会,看电影?《家宴》先安排一下;朋友聚会,看电影?《家宴》安排一下……
因为电影本身质量过关,让观众产生兴趣并走进电影院,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半儿了。很多看完电影之后,因为发现了不少细节伏笔和彩蛋,准备回头二刷的,不在少数。
这时候,《家宴》和其他贺岁档的区别就出来了。
那些贺岁片子的调性太过单一,本来就是看一看爽一爽的,二刷三刷就有点没意思了,还不如去看别的电影。可是春节假期本来就比较长,很多人一般都不止看一部电影,所以在贺岁档只要电影不太烂,总能分到一些羹的。
但是《家宴》不一样,这本来就是一部讲细节讲演技讲情怀的电影。你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解读出来的意思就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很多细节党最喜欢在这种电影中二刷,寻找第一次看的时候没有发现的彩蛋,寻找镜头下的伏笔。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这就造成了《家宴》的排片变多了,可电影票依然供不应求。
那些二刷党有抢票的经验,所以在电影票这么紧张的时候,他们还能抢到,可是那些还没有看过的人就傻眼了,听说排片变多了?很好!点开购票网站一看,全都标红,哪来的票?
于是电影院又被骂了。
“这就是排片上来了?完全买不到票好不好!”
“麻烦你们这些排电影的好好看看,钱不想赚了?垃圾电影就别给那么高的票房了,先紧着大家想看的排。”
“手速党请给我们这些渣渣一个机会,作为宁宁的真爱粉,到现在都没有买到票,救救孩子吧。”
首周票房出炉,《家宴》排名第一,高达18亿。
柠檬精们没能看到《家宴》票房下跌,反而眼睁睁地看着在排片量变大之后,票房涨势良好,甩了后面的第二名好几亿的差距。年初二年初三的时候,因为排片量变大,甚至还出现了“逆跌”的罕见情况。
贺岁档?
在《家宴》的强势表现下,一个个黯然失色,没有招架之力。
这下大家都坐不住了。
他们猜到《家宴》可能成绩不错,像宋煜、阮瑜宁都是锦鲤体质,拍的东西就没有扑街的。但是万万没想到,在这种群星云集的贺岁档,这部电影竟然能杀到首周票房第一。
按照传统,春节档最好卖的就是各种贺岁片,而《家宴》的逆袭,让大家看到了另一个可能:在贺岁档,其他类型的电影,不是没有出路。
《家宴》的排片再次上调,直接调到了18%。它有这个实力吃得下,渠道巴不得多多给出排片,这样才能赚钱。
但《家宴》的成绩太过亮眼,也确实伤到了其他一些人的利益。《家宴》的排片高了,其他电影的排片量就会下降,甚至会导致票房降低。
在贺岁片的主场上,被这样一部悬疑片碾压,怎么都说不过去吧?
网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论营销手段,我就服《家宴》,炒作的力度真的太狠了。还开年大作呢,悬疑类电影我看得还挺多的,说真的这就是因为这个档期没有其他竞争对手,才会这么受欢迎。”
“不是,真的有人去看阮瑜宁主演的电影吗?这个就是典型的营销咖啊,一年多前还是小透明,一路营销上来了,只能说有人捧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本来准备去看的,但是全都在营销这部电影,算了算了,隔壁《闯新年》它不香吗?”
“看出心理阴影了,不知道为什么审核中心要允许《家宴》在春节档上映,真的很败坏气氛,希望这部电影别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吧。反正我先举报了,我不想在大过年的看到这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