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平衡
慕水寒不愧是十分了解裴熙之人,听她这么一说便猜出来,裴熙这是对神枢营指挥使的*这个位置动了心思。
原本慕水寒只想着提拔自己人上来,将来便可替裴熙把控住大局,倒是从来都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经裴熙这么一提醒,倒是给他打开了新的思路。
老臣们不肯让慕水寒的势力继续壮大,拼死了也要拦着神枢营再落入他手;温太后与姜太后两党更是互不相让。在这种情况下,三方僵持不下,谁都无法顺利拿到神枢营。
若是选出一个忠于皇帝的臣子,与他们三派都各不相干的话,或许倒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毕竟皇帝乃是名正言顺的天子,起码老臣们那边不会再拼死反对了。
慕水寒想通之后,便对裴熙说道:“说起此事,不知皇上可有什么想法?”
裴熙下意识地想要装傻,可是面对慕水寒似乎看透了一切的清冷目光,裴熙轻叹一声,如实说道:“不瞒你说,朕身为皇帝,自然是想要挑选一位忠君爱国的臣子来做这个指挥使的。”
神枢营多为骑兵,虽不是三大营当中人数最多的,战斗能力却是完全不输给其他两大营。
若是能得了神枢营的话,对于裴熙来说无异于如虎添翼,她心里也能更多一些底气。
慕水寒并不意外,点点头道:“皇上心中可是已有人选了?”
有是有了,是裴熙和萧宴、钟昂一起商议出来的,恪靖侯府的大公子、恪靖侯世子宋k。
恪靖侯府是大齐的老牌清贵世家,向来很少沾惹朝中是非,也是顺阳长公主的生母端太妃的母家。
顺阳长公主与端太妃待裴熙一向温和亲切,与两宫太后的关系倒是都很一般。
若是裴熙能将宋k提拔上来的话,想来宋家必定会对裴熙更加忠心。
只是人选虽有了,裴熙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和慕水寒说。
毕竟裴熙听说……慕水寒本人也是有亲信想要扶植上位的。
要是慕水寒从她这里套出了话,再背地里做些什么伤害宋k之事的话,那裴熙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慕水寒一看裴熙犹豫的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不由好笑地说:“皇上放心,在此事上我与皇上并非竞争关系。我已经有了殿前司,还掌着五军营,还有调动三大营的统帅之权,神枢营于我来说并非不可割舍。若是皇上当真有了心仪的人选,只要各方面都合适,我可以满足皇上的这个愿望。”
慕水寒这般通情达理好说话,实在是出乎裴熙的意料。
她双眼发亮地问:“真的?”
“皇上就不要一直怀疑臣了。”慕水寒见她这般可爱模样,忍不住微微笑道:“我慕水寒虽说不是什么君子,但也是言出必行,皇上放心便是。”
裴熙想了想,如今朝堂上各派相争,一时间的确很难分出个胜负出来,说不定可以让她捡个漏呢?于是裴熙小声地说出宋k的名字来。
慕水寒闻言沉默着想了想,点点头:“皇上的眼光不错,宋k的确是个端方*君子,现在在兵部当差,是个做将领的料,据说武艺也很是不错,算得上是文武双全了。从身份地位上来说,他是恪靖侯世子,也不亚于邹通这个昭信侯世子。”
见慕水寒将自己选中的人夸了一通,裴熙开心道:“你赞同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想着夜长梦多,不如早日将此事确定下来,裴熙小心翼翼地问:“要不明日的小朝会上,你就帮朕提上一提?”
不想慕水寒却是摇头。
裴熙急了:“你,你这人怎么这么快就说话不算话了呢?你刚刚还说要帮朕达成这个愿望的!”
慕水寒好笑地说:“皇上别急,您忘了咱们在明面上还不能太过亲近的吗?而且此事若是由我来提,难免会遭到姜氏、温氏与老臣们的一致反对。若是由皇上亲自来提,效果可就截然不同了。”
裴熙不傻,慕水寒说完后她自己品了一品,很快便想明白了其中道理:“你的意思是说,若是由朕来提的话,他们的反对声都不会那般强烈?”
慕水寒赞许地看着裴熙,点了点头:“姜氏手中已有几万兵马,如今他们硬要争取这个位置,无非是不想让神枢营落入我慕水寒或是温氏一党之手。老臣们虽然略偏向于温太后这个先帝元后,但就像皇上先前告诉我的那样,韦浩言他们心里多少还是向着皇上的,只是皇上从前不肯亲自理政,老臣们又经常劝谏皇上、惹得皇上不悦,皇上才与他们疏远了而已。如今皇上难得对政事上了心,只要您提前和老臣们通一通气儿,我想他们会愿意支持皇上的。”
裴熙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没错。等到时候只要慕水寒这边也表示支持的话……温氏的人就是再怎么反对都没有用了。
如同二人所商议好的那样,接下来的事情果然进展得十分顺利。
裴熙先是召见了老臣派的代表人物御使大夫韦浩言,再是见了内阁中一向最为忠君的容善和仰永年,几人都答应在大朝会上替裴熙说话。
接下来就只剩下姜太后这边。
裴熙本以为在说服姜太后帮她的忙时多少是要费一些口舌的,却没想到姜太后看起来还是有些精神恍惚的样子,裴熙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姜太后一句话都没多问便直接地点了头。
事情进展得太过顺利,裴熙反倒觉得不真实起来。她不好直接询问,只好先关切地问:“母后看着没什么精神,可是身子哪里不适?要不要找太医来看看?”
姜太后摇摇头,勉强笑道:“好孩子,母后没事儿,就是冬日里惫懒,有些精神不济罢了。你刚才说的那些,母后觉得很是妥当,明日就让人去给你舅舅传话。”
终于要培养起自己的势力来,裴熙心中很是欢喜,当着姜太后的面儿倒是不好过多表现出来,只含笑道了句“辛苦母后”,便先回了乾元殿去让姜太后好好休息*。
裴熙前脚刚走,应姑姑便迫不及待地问道:“太后娘娘,您怎么能这么轻易地答应了皇上呢?要是能让姜家的人接手神枢营……”
“不,不可能的。”裴熙离开之后,姜太后的脸色看起来缓和了几分,向应姑姑解释道:“哀家先前的确有过这样的念头,可是如今朝上的形势你也看到了,慈安宫一派的、慕水寒一党的,还有那些老臣们个个儿都不肯松口,所以这个位子我们姜家注定是拿不到的,还不如给了宋k这个不相干之人,起码不会壮大了对手的实力,还能在前朝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平衡。”
“可是……”应姑姑还是觉得不大妥当,“您就不担心皇上的翅膀硬了,将来会不把您放在眼中吗?”
姜太后苦笑道:“雪兰呀,你没做过母亲,不懂一个母亲的心。哀家这个做母后的若是事事压着、防着皇帝,皇帝能不疑心哀家吗?如果皇帝对这个位子没想法也就罢了,可她既然有,哀家就绝不能和她争。若是哀家当真事事与皇帝争抢的话,那皇帝就算是没想起来过去的事情,也要与哀家这个母后离心了。”
这些日子以来,姜太后的精神状态一直都不大好,整日里一副恹恹的样子,叫应姑姑很是担心。
见如今姜太后终于恢复了几分往日里的谋算,应姑姑心中放心了不少,温声说道:“太后娘娘说的极是,奴婢受教了。”
……
等到了裴熙正式将自己的想法在大朝会上提出的那一天,朝上除了温太后这边的丁德惠等人十分惊讶之外,其他人几乎都已对下一任的神枢营指挥使心中有数,由老臣们作为先锋,率先表达了他们对皇帝此举的支持。
紧接着,是先前一直紧咬着这个位置不放的姜豪等人纷纷松了口。
等到最后连一向强硬的慕水寒都答应了让宋k来做这个指挥使之后,丁德惠知晓大势已去,不由颓然地低下了头,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天佑十年的冬天,便在慈安宫一党的叹息声中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不过现在还远远不是能叫他们认输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