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妩媚动人欢喜佛,可怜巴巴小扶苏
定光欢喜佛闻言,脸上先是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惊慌,而后迅速露出一丝庆幸之色,那模样活像在暴风雨中侥幸寻得一处避风港的蝼蚁。他微微低下头,谄媚地说道:“几位大王,小的以后绝对忠心耿耿,唯几位大王之命马首是瞻。”那卑躬屈膝的姿态,让人看了不禁心生鄙夷。
孙小圣不由得腹诽道,要是信了你的鬼话,怕是如来都要被你坑死。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警惕,随后伸手在虚空中一抓,便掏出刚从系统中兑换的缚灵印。他将缚灵印举在眼前,细细打量一番后,对着猴哥说道:“猴哥,动手,只要留他一丝气息便可。”说罢,他紧紧盯着定光欢喜佛,眼神中满是戏谑。
众人还来不及反应,定光欢喜佛的脸上还留着谄媚的笑容,便被猴哥如疾风骤雨般一顿输出。猴哥拳脚相加,每一拳每一脚都带着呼呼风声,那气势仿佛能开山裂石。顿时,大殿之内惨叫哀嚎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猴哥的猛烈攻击下,不多时,定光欢喜佛便出气多,进气少了,如同一只被狂风暴雨摧残过的残花,狼狈不堪。
看着猴哥越打打越兴奋,甚至打出了节奏感,孙小圣连忙伸手拦住猴哥,脸上露出焦急之色,生怕猴哥一个不小心把这家伙打死。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将缚灵印放在欢喜佛额头之上,只见一个跟其一模一样的真灵小人,便被缓缓拉扯出来,随即便与缚灵印融合在了一起。片刻之后,孙小圣微微闭上眼睛,感受着与缚灵印的联系,心中暗道:只要自己一个念头,欢喜佛便会灰飞烟灭。
随即,他又在脑海中对着小九说道:“小九,给他疗伤吧,记住最多用十万功德点啊。”说完,他微微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心疼之色,那模样仿佛被人割了一块肉一般。他倒不是心疼欢喜佛,而是心疼给其疗伤所用的十万功德点。他咬了咬牙,心中暗暗盘算着以后一定要从这定光欢喜佛身上把这笔功德点赚回来。
做完这些,一道绿光悄然拂过欢喜佛。只见欢喜佛身上光芒微微闪烁,其原本惨重的伤势竟好了不少。缓过劲来的欢喜佛开始哼哼唧唧起来,那声音似有几分委屈。猴哥见状,不耐烦地飞起一脚踢在欢喜佛身上,怒喝道:“你他娘的嚎丧呢?信不信俺老孙再揍你一顿!”
欢喜佛浑身一个激灵,仿佛被雷击中一般,赶紧停止哀嚎。他满脸祈求谄媚之色,望向孙小圣说道:“主人,如今我已经是你的人了,能不能让这位大王温柔点?”孙小圣闻言,再看着欢喜佛那请君疼惜的表情,只觉一阵恶寒涌上心头,差点没忍住也给他一脚。
随即,孙小圣朝着猴哥说道:“猴哥,把他放了吧。如今他已被我控制,也算是我们的人了。而且我这手段,就算是圣人来了,也休想解除。”孙小圣的目光再次落在欢喜佛身上,只见那欢喜佛满脸讨好谄媚之色,尤其是那一双桃花眼,宛如春日里最娇艳的花朵,波光流转间,仿佛能勾人心魄。那眼神紧紧地盯着孙小圣,让孙小圣浑身不自在,一阵恶寒瞬间在体内流窜开来。
不过话说回来,这欢喜佛虽是和尚模样,却生得极为不凡。他肌肤白皙如雪,好似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双唇不点而红,如熟透的樱桃般鲜嫩欲滴。眉如远山含黛,微微上扬的眼角带着一抹天然的妩媚,却又不失男子的英气。他的面庞轮廓分明,宛如大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每一处线条都恰到好处。真可谓是男生女相,既有女子的柔美,又有男子的刚毅,唇红齿白,当真是生了一副好皮囊,让人在厌恶其谄媚之态的同时,又不得不惊叹于他那令人惊艳的容貌。
此事已了,孙小圣便安排欢喜佛常驻咸阳,保护始皇安全。随后,便带着花果山妖众回去了。余下的烂摊子,始皇自会处理。
刚到花果山,孙小圣便看到了孤零零站在山头的扶苏。他示意众人先行离去,随后缓缓走到扶苏身前。
扶苏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呆滞地盯着手中的一把竹制短剑,眼中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止不住地往下流。孙小圣微微叹了口气,走上前去,拍拍扶苏的肩膀,轻声安慰道:“侄儿,你父皇没事了,咸阳也已经恢复了正常。”
扶苏闻言,身体微微一颤,抬起头来,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他一头扑进孙小圣的怀里,呜咽道:“仲父,谢谢您。”孙小圣满是心疼地看着怀中瘦骨嶙峋的扶苏,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就这么静静地听着扶苏哭泣,孙小圣的心中满是怜惜。
毕竟扶苏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纪,却背负了太多太多。可生在帝王家,又是长子,再加上有一个始皇父亲,他不得不让自己表现得更优秀。
刚到花果山,孙小圣一眼便瞧见了孤零零伫立在山头的扶苏。他轻轻摆手,示意众人先行离去,随后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向扶苏身前。
扶苏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小小的身影在风中显得格外单薄。他的眼神呆滞而空洞,紧紧地盯着手中那把竹制短剑,眼中的泪水如断线的珠子般簌簌落下,在地上溅起一朵朵忧伤的水花。孙小圣望着眼前的孩子,心中微微一叹,缓缓走上前去,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扶苏的肩膀,柔声安慰道:“侄儿,你父皇没事了,咸阳也已经恢复了正常。”
扶苏闻言,身体猛地一颤,仿佛从无尽的悲伤中被瞬间唤醒。他缓缓抬起头来,那满是泪水的眼眸中此刻闪烁着惊喜与感激的光芒。下一刻,他一头扑进孙小圣的怀里,呜咽着说道:“仲父,谢谢您。”孙小圣满是心疼地看着怀中瘦骨嶙峋的扶苏,轻轻地拍着他的背,感受着这个孩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毕竟扶苏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啊,这本该是无忧无虑、在父母的呵护下尽情玩耍的年纪。可他生在帝王家,又是长子,命运便注定了他不能像普通孩子那般肆意享受童年的欢乐。他不得不早早地背负起远超他年龄的责任与期望。在这个充满权谋与纷争的世界里,他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更优秀,只为了不辜负父亲的期望,不辜负天下人的目光。
扶苏手里紧紧握着的那把竹制短剑,是他三岁时始皇亲手为他制作的。那时候的日子,是多么的美好而温馨。他不用整天埋头读书写字,父皇也十分和蔼可亲,常常将他抱在肩头,带着他登上咸阳城的城墙,一起俯瞰大秦的壮丽风光。那时候的父皇,脸上总是洋溢着温暖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可后来,大秦四处遭受干旱洪水的侵袭,百姓们陷入了无尽的苦难之中。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发出反对父皇的声音,说父皇不敬神佛,所以被神佛降下罪罚。
自那以后,父皇脸上的笑意如被狂风卷走的云朵般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如阴霾般笼罩的深深忧虑与沉重如山的责任。他时常独自在书房中,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一坐便是一整晚。昏暗的灯光下,那个曾无比高大威严的身影,此刻却显得那般疲惫与落寞。
每当那些反映灾情的奏折呈于眼前,父皇便会黯然低声落泪,那泪水里满含着对百姓苦难的无尽痛心。他独自承受着天下的重担,却无人能真正体会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扶苏小小的身影站在那里,手中紧紧握着短剑,仿佛握住了那段曾经美好的回忆。他知道,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为了父皇,为了大秦的百姓,他不能再像一个孩子那样任性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