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被赶出门的后妈4
母女两人暂时栖居的房子位于村尾,屋子很小,只有一间住房和一个杂物间,外面倚墙修了一间斜角的低矮灶房。
这里以前住的是一对老年夫妇,他们一辈子无儿无女,五年多以前在一个月内相继离开了人世,之后就空置了下来。
因为多年不曾修葺打理,老房子整个破败不堪,屋前屋后长满了杂草,本就低矮的土围墙因为风吹雨淋倒了大半,几等于无了。
更糟糕的是屋顶的稻草也在长久的水泡之中腐烂了大半,多处露出大洞,剩下的也失去了遮风挡雨的作用。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间屋子才没有人打主意,得以保留下来,给她们提供了暂时的居所。
面对如此困境,迎岚脸上的表情依旧淡淡的,撸起袖子就准备开干。
首先就是整理屋顶,虽然她看了天象,最近十来天都不会下雨,但是腐烂的稻草味道并不好闻,而且还会吸引一些小虫子在里面安家,需要早点清理出去才是。
好在萧迎岚曾以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五年,各种生活技能都掌握了一些,结合记忆里更换稻草的方法,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这一点对她来说并不是难事。
前不久才收了稻谷,如今队里到处都堆着草垛,材料管够,迎岚借了队里的两轮翻斗车,来回几趟就拉回了足够的稻草。
因为早上在食堂几乎正面硬怼了所有人,众人现在对她说不上多友善,不过也没有脸面给她增加麻烦,借梯子和钉锤之类的修理工具也十分顺利。
少一条腿肯定有许多不便的地方,不过迎岚有武术功底,掌握平衡对她来说很容易。
小诗桃乖巧地在下面递稻草,她一只腿在屋顶上连蹦带跳,没多久就将这座小房子上的稻草换了个遍。
之后将所有烂得不能用的东西全部清理出去,只留下一张还算结实的木床,又修理好桌子的断腿,锯了几块半朽的木头钉了两个凳子,这个家勉强还算能看。
扯下一件棉花全都缩成一团团的棉袄面上的布铺在桌上,把墙角找到的一只长颈陶瓶洗干净装上一半的清水,再插了几枝野花放上去。
屋子里虽然还是很简陋的样子,但也多了几分勃勃的生机。
一通忙活下来,天色已近黄昏,迎岚就在刚布置好的桌子上面,铺开了买来的格子纸,提笔写下了她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篇文章。
上午在大队长那里看到报纸的时候,她的脑中就想到了这个谋生的方法,萧迎岚是读过初中的,虽然丢下了十来年,但是重新捡起来并不突兀。
以她目前的情况当官不可能,经商如今也不允许,而做农活辛苦不说还来钱太少,不足以支撑她们过上好点的生活,所以向报刑投稿倒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迎岚的文字功底很不错,毕竟是曾经考过状元的人,结合萧迎岚关于这个时代的记忆,参考报纸上刊登的文章类型,她先在脑子里打好腹稿,一气呵成地就写出了一则小故事。
文字简单易懂,内容风趣幽默,思想积极向上。
她写完之后通读了一遍,有九成的把握会被录用,剩下一成不是说她觉得还有不好的地方,而是万事都有变数,不好把话说死了。
“妈妈,妈妈,你写得真好看!”小诗桃亲眼见着一个一个的文字在妈妈的笔下成型,心情激动不已,不过她很懂事地没有出声打扰,一直等到妈妈停笔之后才满眼小星星地赞叹。
“谢谢小桃儿,”迎岚毫不吝啬地给了小姑娘一个大大的笑脸,“等你上学以后也可以像妈妈一样,写出这么漂亮的字喔!”
小孩子不懂得掩饰,王诗桃闻言顿时露出有些苦恼的神色,她心里是很想去学校读书的,可是家里的情况她也知道,根本就交不起学费。
迎岚没有等小姑娘继续纠结,搂着她稚嫩的肩膀问道:“小桃儿想不想知道妈妈写的什么啊?”
“想!”王诗桃大声地说道。
迎岚拉过另一张凳子拍了拍,示意她坐下道:“来,妈妈读给你听。”
小姑娘飞快地爬上去乖乖坐好,大眼睛眨吧眨吧地望着她,一副很渴望的样子。
迎岚浅浅地笑了笑,把稿子放在她面前,手指放在纸上,一边用轻柔的声音念给她听,一边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给她看。
她是以一个小男孩子的视角描写的乡间发生的趣事,叫人很有代入感,小诗桃听完之后意犹未尽,追着问男孩子接下来做什么去了。
“后面的我还没有写呢!”迎岚点了点她的小鼻子说道。
“那妈妈可不可以再给我讲一遍啊?”小诗桃恋恋不舍地问道。
“好的啊!”迎岚趁机说道,“不如桃儿跟着妈妈认字好不好?等学会了,你以后就可以自己看妈妈写的文章了。”
“嗯!我要认字!”小诗桃赶紧点头。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母女两人除了到食堂吃饭,和打水洗衣服等等之外,剩余的时间基本上都关在屋子里,一个埋头写文,一个努力学习,时间过得飞快。
王诗桃本来就有求知欲,再加上有小故事的诱惑,学习起来十分用功,而且迎岚发现她很聪明,在她合理的教学方法之下,基本上一个字练习两三遍之后就能记得牢牢的。
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小姑娘就已经把常用的文字认得差不多了,还磕磕巴巴地第一次独自读完了妈妈写出的文章,而这个时候迎岚也收到她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稿费。
这年头不像后世一样直接转帐那么方便,钱是通过邮局汇过来的,邮递员来送汇款单的时候找不到人,只好在队上打听。
而且他也没什么保密意识,别人一问他是什么汇款,他就老老实实地说了。
结果迎岚收到报社稿费的事情很快就传了出去,基本生产队上的所有人都知道了,顿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文化人自古以来在百姓的心目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别看很多村里人整天把读书没用挂在嘴边,实际上说这话的大多是家里娃儿成绩不怎么样的,真正看着孩子可能有出息的,那是砸锅卖铁也要送去学校。
而迎岚竟然能得到报社的稿费,那就是妥妥的文化人,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刹那间就拔高了。
这时候他们忘记了之前说铁柱媳妇是懒婆娘,说她只是残了一条腿就赖在家里不干活,光知道吃闲饭的闲话。
众人热情地跟着邮递员来到她家,在她拿到汇款单后,七嘴八舌地说着恭喜她的话,用最朴实的语言夸着她。
经历过这么多个世界,迎岚对于人性多多少少有一点了解,她并没有在意众人前倨后恭的态度,像是之前无形的排挤和孤立不存在似的,浅笑着向他们道谢,并且承诺了如果他们需要写信或者写对联的话,都可以来找她。
大家顿时更热情了,把她夸得跟一朵花似的,还有那务实的见到她家里简陋的样子,从家里拿了东西给她送来,她想不要都不行,多说两句干脆直接丢下东西走人。
等到人群散去之后,迎岚哭笑不得地发现自己家多了不少东西,什么板凳、躺椅,背篓、篮子等等,堆得她后来花了几天时间整理出来的前院乱糟糟的。
母女两人用了近一个小时才归置妥当,王队长也闻讯赶来了。
“队长来了?”迎岚浅笑着将人迎进来,拿出杯子给他泡了杯自制的竹叶茶。
“嗯,刚听队里人说有报社给你汇稿费,我过来问问。”王队长别别扭扭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