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下药 - 我在大明做县令 - 招展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 下药

姚经道宴请了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比如今年才中了乡试的秀才、学识渊博的大儒,还有一些富商。一群人吵吵闹闹挤在前厅里,秀才心高气傲,不与其他人来往,但在大儒面前却是恭敬,讨论着天下大计。

沐青天好奇地去听了一耳朵,发现他们说的大多是假大空的虚话,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就失了加入的兴趣,无聊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商贾以一个发髯尽白的老者为首,对着墙上的字画左看右看,时不时还要蹦出一两句见解。

大儒正好就背对着这群人坐着,脸上讥讽的表情清晰可见。沐青天不懂得欣赏古玩一类的,字画倒是还能看上两眼,但也仅限于观察笔触,至于下笔者的心情……与我何干?

“先生真是胸怀大义,悲悯苍生。”其中一个商贾道。

沐青天抬头看了眼他们正在欣赏的字画,是一副农耕图,旁边还提了一首词。画中的农民皆是孱弱,面相也丑陋无比,弓腰驼背,在烈日下辛苦耕种着。可他们脚踩的土地十分杂乱,没有田埂,怪石嶙峋,甚至干涸到开裂。

“先生,您知道这画的作者是谁吗?”沐青天端着茶杯凑到大儒旁边。

“尔是?”大儒眼珠一转,认出这个年轻人就是最近一直跟在姚经道身边的那个,态度一下和善了起来。

“怎么,尔想结交他?”

沐青天但笑不语。

站在大儒另一侧的秀才狠狠瞪了沐青天一眼。他与先生谈得正好,没想到却被横叉一脚。这次喇蛄席是个机会,他必须在施先生面前好好表现,才能让施先生在县令大人面前美言几句,给他一个“孝贤”的名额。

“此人目光短浅,不必。”大儒摆摆手,话语中全是厌恶。

刚刚还在夸这副画的富商瞬间就被打了脸,很是尴尬,同时心中又怨恨大儒。

“读圣贤书,不登庙宇扬名立万,竟然去贩马,哼。”大儒显然是不打算放过这一点,“丢人现眼。”

原来,这副画的作者正是大儒的一个门生,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在大儒的教导下,他过了府试院试,又过了乡试,三年三年又三年,他苦读十年,到了而立之年,还是过不了会试。

一日晨,他没有跟大儒打招呼就离开了书院,远走他乡。大儒起先很着急,后来听说他在别处干起了贩马的生意,气得翘胡子,当即就不认他这个学生了。

大儒这句话可以说是得罪了在场所有的商贾。大儒自己就考不上会试,回乡做了先生,三四十年过去,倒也成了“大儒”。士农工商,读书人自标榜为“士”,瞧不起底下的农工商。

大儒的书院是崇明县的商户每年出钱来修缮的,商贾想借此机会攀大儒的关系,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而大儒却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就像番邦向朝廷上供。

商人掌握着最多的金钱,地位却是最低的,这样的矛盾由来已久。

“贩马有什么不好?”一个商人呛声道,“总比每年都需要我们出银子来修葺书院的酸生强。”

“你!”大儒愤怒地起身,“尔竟敢如此放肆!”

“小侄年轻气盛,心直口快。”老商人站出来,先给自家侄儿认了个错,而后话锋一转。

“若不是先生先出言不逊,小侄也不会与你不敬。”

眼看着两边就要打起来,沐青天悄悄往后退了几步想远离战火,没想到却被秀才拉住。

“尔明知先生不喜此人,却非要提及,是何居心?”

大儒一人战不过一群商人,觉得他们野蛮粗鄙,听到秀才的话连忙顺杆爬下,怒道:“院中这么多文玩字画,尔不去问别的,偏问这一副,是不是诚心与吾作对!”

沐青天又冤枉又觉得好笑。整个院子里,只有这副画在描述民生,其余的都是高山流水与祭祀场面,叫他怎么欣赏?大儒这句话还真应了“不问苍生问鬼神”。

“既然是这位小兄弟提及的,想必是自己别有一番见解。”老商人也把矛头对准了沐青天。

真是好笑,明明谁也看不惯谁,可商贾们还是不敢与大儒硬刚到底。

“这么热闹?看来今天这席是办对了。”巧也不巧,宴会的主人姚经道在此时出场。

“大人好。”所有人都朝着姚经道跪下。

沐青天不想跪,但如果大家都跪只有他一个人站着,未免太鹤立鸡群。于是他装作跪下,悄悄把手垫在膝盖下面。

“免礼免礼。”姚经道心情很好,“今日享乐,不必拘泥。”

眼看这事就要被掀过去,秀才小肚鸡肠,不愿意放过沐青天,抱拳对姚经道说:“大人,既是享乐,若有人坏了众人心情,该当何罪?”

沐青天吓了一跳。好家伙,他就问了个人,“该当何罪”都出来了?

姚经道有些不高兴。宴席是他办的,有人在席上闹事,就是不把他放在眼里。他转头问大儒。

大儒并不像秀才那样心胸狭隘,但被商贾们呛了好几口,心里也不爽快,就把罪全都推到了沐青天身上。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儒说话很有腔调,“吾等本在欣赏字画,这位小兄弟突然开口发问,吾答了几句,许是答得不好。”

说完,他还看了沐青天一眼。

高!实在是高!明年奥斯卡没你我不看!

姚经道乐了,说:“沐里正是本官的客人,机敏聪慧,常有出人意料的言行。”

“这样,既然大家都在说这副画,不妨听听沐里正的看法。若同意,每人罚酒一杯;若不同意,罚沐里正一杯,大家看如何?”

大儒一听,更加确定沐青天是不安好心。他原以为这个年轻人是县令的远方表亲,或是哪儿来的秀才,没想到只是个低卑的里正。井底之蛙,又能有什么高深的见解?不如回乡去,多种点粮食。

“甚好。”大儒笑着说,“能得大人如此评价,吾也想见识见识沐里正的本领了。”

被众人推到火坑旁边,沐青天镇定心神,背手缓步走到画旁。

“民者,生也。”他首先指着画上的农民,“可这是何物?”

“三只眼,口在上,这是妖,这是魔。”

所有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拿着锄头站在田中的肯定是农民,却忽略了画上画的根本不是“人”。

“烈日当头,缘何无影?”沐青天指着其中一个人的脚下说,“日在东方,影也在东方,岂不怪哉?”

众人打了个冷颤,顿时觉得毛骨悚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