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温奶奶都诧异了,她看见自家孙女护着郁儿,心里半气半喜。
喜的是她一直担心两个孩子会相处不好,都年龄不算小了,想要培养亲姐妹一样的感情太难,可眼前这场景,两人都会抱团了,看来感情真的不错,她不用再担心。
而气的那方面,自然是两个小家伙抱团,一块儿地不知轻重。
她原以为既然温亦弦护着单郁,郁儿那样不爱说话的,自然也就乖乖躲姐姐后头了。
谁想到,这姑娘又自己站到了前边儿。
“奶奶,我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破罐破摔。”女孩贯来垂着的眸子突然抬起,很亮,跟平日低眉顺眼的形象很是不同。
她娓娓道来,“您先听听我的理由,行吗?”
女孩的嗓音清冽,带着不近人情的冷调,眸子黑白分明,只眼神里那抹极淡的暖意存着三分独属于家人的亲近感。
温奶奶心中一顿。
她知道,若面对的不是她,这孩子眼神会更加冷漠几倍。
从什么时候起的呢?
总以为是只受惊过的小白兔,可怜巴巴,安安静静,着急时才会咬人。
“好,你先说说看。”温奶奶先回了单郁一句,又偷摸摸地无声地和温亦弦交换了个眼神。
她看见自家孙女和自己眼里有着一样的惊讶,但温亦弦眸里惊讶很浅,更多的是一种饶有兴趣的高深莫测。
似乎,她家孙女早就发现了郁儿的变化,或者说是成长。
“奶奶,老一辈儿的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单郁给温奶奶拉开椅子,扶着老人又坐回去,自己也落座,作出一副好好沟通的架势,“我们村里也一直是这个风气,不怕您笑,既然温姐姐走的艺人的路子,您肯定是很开明的思想,可我这么个年轻人却根深蒂固,被村里的旧思想给禁锢地死死的,我也从没想过别的路数,以为念书,就是该学理科,其他都是旁门左道。”
“所以,我是真的很认真地尝试过学好理科,过去的一个学期,您肯定也是看在眼里的。”
单郁将她们当家人,所以才把自己剖开了给她们看,哪怕是指出自己的缺陷,她说话的时候也很冷静。
不只是说了自己对于理科的天赋欠缺,同样也说出了自己对于文科知识的向往。
当然,现实不是理想不能只因为自己的喜好就不顾一切地任性,去转文科,她现在去转文科自然也是有很多困难的,眼下最不可忽视的一条就是,她比别人少了太多的学习时间,一切要从来再来。
最后,两相对比权衡,单郁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其实,说的东西和昨晚跟温姐姐说的没什么差别,但又差别很大。
在此之前,她没想过温姐姐会那样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被她说服。
她们之间不经意地生长出了一种默契、信任。
不需要太多言语,似乎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温奶奶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单郁用这番话能说通了温亦弦,说明其中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自然温奶奶也不会反对。
“那郁儿今后要加倍努力地学习啊。”温奶奶最后如是说。
单郁眼神一亮,唇角微勾,知道温奶奶答应了她,她点头做保证,“我会的。”
“也别太辛苦,自己身子第一重要。”温奶奶又补充。
这话单郁不好意思接,只笑笑。
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需要严肃处理,温奶奶看单郁时总是眼神慈爱得不得了,现在就是这样,她摸摸单郁的头,“郁儿真是好样的。”
隐约间,比平时似乎还要宠爱三分。
单郁更不好意思了。
她不知道,温奶奶是越看她越喜欢。
老人家从她身上看出了昔日好友的影子。
孩子性格看似文静,平时也看着文弱,可遇着事儿,言谈举止间已渐渐有了自己的气势。
单郁身上那股冷肃的气质,眸里深不见底的光亮逼人不得不直视,如果不刻意收着,很能震慑人。
-
温亦弦在温家短暂地停留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工作。
三天后除夕到来,家里只有温奶奶和单郁两人。
刘妈和其他佣人都被提前放假,早早赶回家过年。
听刘妈说温奶奶往年也是要跟儿子媳妇儿也就是温亦弦的爸妈一块儿过年的,但今年那两位出国有事,家里又有了单郁,也就留下来了。
温家大宅头一回这么冷清。
单郁手脚勤快,午睡起来就先一步跑去包饺子,馅儿和皮都是刘妈早就备好了的。
到了晚上,温亦弦从酒店预订了一桌年夜饭送过来。
“郁儿,你来这过的第一个年,本该热热闹闹的,可惜小弦工作性质没法赶回来,就咱俩过这个年,你别嫌冷清。”温奶奶上桌就安慰单郁。
单郁摇头,“和奶奶一起过年我很开心,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她说的是真心话,往年过年哪算是过年呢。
她家那种情况,妈妈离婚走了,她和奶奶准备晚饭,爸爸睡到下午起来,挑三拣四地对着酒扒拉几口饭,酒劲一上来就开始摔东西骂她,骂够了就出去和狐朋狗友喝酒玩牌。
往往要等到爸爸走了,她和奶奶才是真正地过年,吃几口冷饭,然后收拾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