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大景天子的烦恼
大景天子散朝回宫,本来觉得王仲去到川中,能够安抚那些蛮族,不给平叛增加麻烦,就是胜利,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小子不但安抚住了蛮部,而且平息了松潘叛乱,回头还在平叛播州那里,花招频出,而且极为有效。原本想着增兵的打算,一下子不用不说,还挤兑的如今的播州,内乱不已。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哪怕是有着黄头鞑靼和白草吐蕃进犯松潘,但是由于松潘那里,不但解决了土番部族,还提前设立了松潘将军。这样一来,真的是把未雨绸缪做到了淋漓尽致。
想到这里,大景天子不由暗中笑骂一声,这小子。
但随后抬头看到,已经不远的御书房那里,正在梭巡的一大两小的身影,大景天子的好心情,就被一阵阴霾给笼罩住了。刚才的高兴,顿时换成了烦躁。
自从欧阳伦的心腹家人陆宝在蓝关那里跋扈闯关之后,被当场擒获,原本趾高气昂的家伙,面对巡检司格杀勿论的吓唬,一个哆嗦,直接供出了自家主子的所有龌龊往事。
这下原本的大景状元,宝庆公主的驸马都尉,那位比大景天子赏识的欧阳伦,可算是原形毕露。
一怒之下,欧阳伦被天下下到刑部大牢之中,等候查明一切罪行之后,明旨发落。
这下可好,欧阳伦在大狱中,过得如何,天子不知道,自己的日子可就是一片凌乱了。
自从欧阳伦获罪以后,宝庆公主就时常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有事没事的堵在大景天子出现的地方,见面之后,也不开口,只是直接跪倒在地,和一双儿女一起,哀声痛哭。
这样一来,就是大景天子自己,也是无可奈何。
欧阳伦贪腐归贪腐,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但是,就连天子都不得不承认,这个自己的女婿,宝庆公主的夫婿,对待自己的女儿那简直是无话可说。
权贵人家,那个不是三妻四妾,风流快活?但是,欧阳伦唯一的妾侍,还是宝庆公主的侍女填房,自己的女儿做主,塞给他的?就这个样子,欧阳伦依旧独宠宝庆公主,每次进宫,提起自己给她挑选的这个驸马,抿着嘴,光笑不说话,谁都知道,公主这是满意异常。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过的好不好,就只有天知道了。光看历朝历代公主的寿数就能知道,绝对不会是大家想像的那样幸福美满。
原本以为宝庆可以打破这个惯例,可谁想到,欧阳伦居然贪婪若斯?不是当场抓住,许多人认得陆宝的身份,恐怕天子自己都是不信欧阳伦会做到这种地步的。
这可倒好,欧阳伦是下了大狱,自己的麻烦事也就来了。
记得第一次宝庆进宫求情,自己不过是说了一句欧阳伦贪腐,可自己的女儿就回答说道。
“那也是父皇给女儿选的夫婿。”
就这一句话,让大景天子无话可说。
是啊,自己给虐挑的夫婿,难道也要让自己直接把女儿变成寡妇?就此虚度一生?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拖延,不管不问。
但是,宝庆这样,时常进宫,还带着一双儿女,怎么说,也让大景天子有些惧怕。不敢面对悲戚戚的宝庆公主,更不敢看到那一双自己的外孙外孙女。
于是,天子就想直接改道,不去御书房,暂时躲避,等到宝庆离开,再做道理。
但是,宝庆早就看到天子仪仗过来,依旧是直接跪倒,连同一双不太懂事的儿女一起跪在那里,等候着天子的经过。
“唉,冤孽啊。”
这种情况,大景天子怎么能顾避而不见?只能硬着头皮,快步走过去,也好让宝庆少跪一会儿。
“父皇。”
依旧只有这一句话,求情的话语,宝庆是个明白事理的,所以,她说不出口,只能为难自己的父亲。
可是越是如此,看着自己以及故皇后疼爱的宝庆公主,那一张原本喜庆红润的脸庞,已经变得煞白瘦削,就连原本开朗的一双儿女,如今也是胆怯的看着自己的母亲,不敢说话,更不敢抬头看看自己。
大景天子心头一酸,开口说道。
“你起来吧,跟我进来。”
这是从未有过的态度改变,宝庆公主一时激动,努力一下,没有站起,反倒要歪盗下去。大景天子急忙伸手扶住,口中说道。
“莫要慌张,慢慢来,父皇等你。”
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宝庆公主,被天子扶着和一双拉着她衣角的儿女进了御书房。
“坐下吧,难为你了。”
“女儿不为难,倒是父皇为难了。”
“是啊,那个家伙,居然能够这样。”
一句话,就让天子想起欧阳伦,心里在怒吼。
“该死的家伙,你贪腐不要紧,让朕和宝庆如此为难,真的该将你千刀万剐。”
但是,想归想,看看宝庆,自己的心爱女儿,该怎么做呢?大景天子也为难。
看得出自己父亲的为难,宝庆公主首先开口说道。
“父皇,驸马贪腐所得,女儿愿意加倍偿还。”
听到宝庆这么说,天子叹息一声,开口问到。
“为什么?你是公主啊。”
言下之意,这样对他,值得么?
“父皇,他也是女儿的夫婿,而且对待女儿极好的。”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大景天子叹息一声,想起了故去的皇后。
说的实际一些,宝庆公主和纳为自己的皇后极像,不管是相貌还是秉性,都是极其想像的那种。
天子心里一动,一边是自己的心爱的女儿一生的幸福,一边是国法。自己改如何去做,才能两全其美?
沉吟良久,找不到最好的办法。
“要是那小子在,他会有着什么主意呢?”
忽然之间,大景天子眼前,出现了王仲那胖呼呼的身影。可是他在松潘呢。
不过,如今播州叛乱未平,拖延一时,似乎也不算逾越。想到这里,天子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