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只有吾皇恰可看 - 最强赘婿 - 夜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最强赘婿 >

第九十二章只有吾皇恰可看

一听吴文居然出的是这个题目,王仲呲牙一笑,说道。“就是这个?”

“就是这个,圣人之言,你不会没读过,不知道吧?”

“我自然知道,也读过。不过么,虽然不如别人,却是比你强的太多。你死心吧,今天让你输个心服口服。死个彻彻底底。都到了这个时候,居然还敢玩弄心机?”

说完之后,不看吴文的脸以及那张脸上由于疯狂,居然连还带有的一脸得意,回头看着朝堂门口的内侍说道。

“圣人之言,解读之后,有可能获罪于天,不可出口而言语,书写则没事。拿纸笔来。”

王仲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都在看着王仲,心说。

“哪里会有这个古怪?还获罪于天?不宜宣之于口。你在糊弄大家吧?”

本来站在门口的黄内监,想要听从王仲的话语,却没敢异动,当他看向大业天子的时候,居然天子直接开口说道。

“去拿。”

等他拿来纸笔以后,天子又说,

“磨墨伺候。”

不用问,这是要黄内监磨墨伺候王仲卸下解读圣人之言的详细。

不大一会儿,墨汁磨好,上好的生宣已经铺好,王仲提起狼毫,饱蘸墨汁之后,唰唰点点,毫不犹豫的就写好了对于圣人之言的解读。然后却不让吴文来看,而是示意黄内监直接交给天子。

大业天子也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不看则已,一看之后,沉吟良久,才开口说道。

“翰林编修吴文,获罪于天,即时拉出午门,斩首报来,抄家株连九族。”

此言一出,不但吴文瘫倒在地,就是许多朝臣,也惊讶的看着天子,右相贾旭艰难的开口。

“陛下…”

“莫要多言。杀了再说。”

“我不服,天子蒙蔽,我冤枉啊。”

“你说朕冤枉你?可笑,身为翰林,不思报国,结党营私,妄图以污言秽语以下犯上。你死有余辜。不但如此,逼迫朝中大臣,不得不泄露天机,说你获罪于天,都是轻的。你在耍弄阴谋,玩弄圣人之语录,身为读书人,知道子曰的含义么?拖出去,即刻开刀,不等后命。”

听到吴文居然说自己和王仲一起,蒙蔽世人,冤枉于他,久久不能不抑制的怒火,猛然爆发,猛地站起来,直言不讳的大声呵斥吴文。还说出了马上动手,不用等候后命的话语。

“陛下,不是老臣怀疑,获罪于天这四个字是不是有些严重了?”

这个时候,文官中最为德高望重的老臣大儒司马微开口说道。

“是先生啊。严重不严重,您老一看便知。”

"我可以看?“

说道这里,这位正直的老臣,大儒之一,开口询问道。随即还看看始作俑者的王仲。

“子仲说呢?”

“陛下做主。”

“呵呵,我就做主,不过先生看过可要保密。”

“那是自然。”

可以说,如今在的大臣,要是司马微信不过的话,就没有人可以信任了,不管是皇帝还是所有大臣都是这个看法。

黄内监遵照皇帝吩咐,拿着王仲所写答案送到司马微面前。只见上面写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呢?”《论语集释》只有一句解释"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论语疏》解释成"圣人之道深远,人不易知"。既然不易知,知起来很麻烦,所以就不用知了。“

可是还有。

“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依旧没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接下来还没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说,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

就在最后,还有一句,却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人民守法善良的,让他们自主行为不要过多约束。人民愚昧暴戾的,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看完之后,司马微闭上眼睛,微微叹息之后,睁开眼说道。

“吴文该死。曲解圣人之言,获罪于天。不死不行。”

说完之后,也不顾生宣坚韧,就要用他自己已经缺了不少牙齿的嘴去撕扯,想要吞下这张答案。

“老先生,不要这样,内侍,举火,焚了它,此乃天机,不可泄露。老大人监看。快。”

王仲看老头吞的艰难,半天都没有撕下一角,赶紧喊道。

“听驸马的。”

天子也说道。

黄内监赶紧拿来一支点着的蜡烛,滴上蜡油之后,才点起火苗,烧了那张生宣。可是,老先生居然连烧过的烟灰都不放过,而是直接要过一杯水来,和着烟灰吞服下去,这才放心的拍拍肚皮,满意的走到王仲身边。开口说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