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大局为重且忍耐 - 最强赘婿 - 夜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最强赘婿 >

第二百零一章大局为重且忍耐

说话的人,马东明一听就知道是谁,就是礼部分派驻在会同馆的礼部主客清吏司的一位主事,从七品的卫尧。礼部规制,下属四大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而在各司之中,司主官叫做郎中,五品,副职则叫员外郎,六品。员外郎之下,就是各司主事,从七品。

而主客清吏司的主官郎中以及副职员外郎是不可能驻扎在会同馆,迎接外国使臣以及蛮夷土司的。只派过来一个提督会同馆的主事卫尧已经不错了。

可偏偏这个卫尧是个嘴上刻薄的家伙,居然在背后臧否议论驸马倒还罢了。还被王仲这个当事人直接听到,吓得马东明脸色煞白,心肝的跳动,就连他自己都听到了咚咚之声。

“呵呵,这家伙什么来历?居然敢于称呼我皇家赘婿,这且不说,还敢质疑天子的圣旨?”

看到马东明的恐惧,王仲极其冷静的冲着他一笑,低声问道。

马东明听到王仲的问话,更加的恐惧了,虽说这位驸马没有当场发怒,但是听听话语中的意思,什么质疑天子圣旨,这个罪名戴在谁的头上,也是綁赴菜市口开刀问斩的那种啊,搞不好株连到别人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既然驸马向着自己询问,又不能不回答,只好低声回答说道。

"那是提督会同馆的清吏司主事卫尧。我的顶头上司。“

“进士出身吧?”

“前朝的。”

“一猜就知道,要不是这个身份,他会如此的仇视我?不过,如今大局为重,我暂且不与他计较,以后再说,走吧,进去见见这位卫尧卫主事。”

说完之后,不等马东明回应,就大步走进了礼部清吏司在会同馆这里的驻地房间。

“你是谁?怎么进来的?”

里面的人一看居然有人不经通报,卫兵有没有示警,就直接走了进来。不由得大惊失色的问道。

王仲一看房中不过是三五个人而已,开口询问自己的就是坐在正中的唯一一个七品服色的小官,就知道这一定是那位卫尧卫主事了。就一时兴起,促狭的开口说道。

“有旨意。”

此言一出,加上随后马东明跟着出现,走了进来,大家都知道,不会有假,而且卫兵怎么没有动静了,毕竟会同馆的大使跟着呢,属于会同馆的卫兵会没事儿喊一声?

所以,不论旨意内容是什么,过来宣旨的是谁,按照规制,大家纷纷过来,跪下迎接圣旨。

王仲故意摆出一副庄重肃穆的表情,慢条斯理的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圣旨,在打开之前,还故意的咳嗽几声,以示威严,才继续打开以后,拖着长长的口音,开始宣读圣旨内容。

本以为真的有着新的旨意,大家一起跪接的礼部官员们,一听王仲宣读的内容,那里还不知道这位宣读着圣旨,故意让自己等人跪在地上的微微有些胖的家伙是谁?更加知道人家不过是故意为之,折磨他们呢。真的有着圣旨倒好还罢了。跪接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份圣旨的内容,早就给颁布到了礼部主客清吏司,司中郎中派人过来知会过了。

可是卫尧那个蠢货,偏偏刻薄的说什么皇家赘婿的话语,估计是被这位驸马爷给听到了,所以,人家不动声色的给大家来了这么一手,你嘴皮子痛快?跪着相比也很舒服吧?那就跪一会儿再说别的。

于是,知道了根源的大家,都盯着卫尧卫主事,想要把他生吞活剥。

倒不是跪一会儿就有这么大的仇恨,而是对方是谁?当朝驸马,超品大员,手中执掌銮仪卫,颇得天子信重。这么一个大人物,自己一干人等不过是八九品的小官而已,连朝会的资格都没有,你去在背后浑说以为当朝驸马不说,还被人家当场听到了?不用别的,一双双小鞋都能穿死你。

本来礼部就是清水衙门,大家不过是勉强度日而已,如今又得罪了这么一个大人物,还有活头么?麻批的,卫尧你的嘴巴,简直要害死人啊。

这会儿的卫尧,也在懵圈之中,当他确定,让自己等人跪下,接听圣旨的,就是自己刚刚议论的那位驸马爷的时候,顿时头脑发炸。

"不会这么巧吧?我不过是一时兴起,发泄几句而已,就被你给听到了?我好倒霉啊。“

不得不说,卫尧这种人,大嘴巴不说,还没有担当,发泄过后,发现被自己议论的人当场听到,马上就又后悔了。要不是知道开口求饶没用,他恨不能就要当场求饶了。

宣读完圣旨,王仲并没有直接让他们站起来,而是走到卫尧的身边,蹲下之后,看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

“你在质疑天子的圣明?”

这句话一出口,卫尧就要瘫倒在地了。

王仲伸手薅住他,不让他倒下,然后继续说道。

“赘婿之名不好听,我不喜欢,但是,现在大局为重,暂且不和你计较,咱们以后再说。”

说道这里。王仲站起来说道。“都起来吧,用心做事就是了。”

说完之后,直接离开这里,扬长而去。马东明看看全都大汗淋漓的礼部同僚,叹息一声,跟着也出去了,留下几个在后怕的家伙,同时也在庆幸着自己逃过一劫。

王仲口中所说的大局为重,倒也不是虚言。大景开国之后,就和前朝不同。对于周边诸国以及国内的四夷土官都一改往日历代王朝的威服天下的策略,实行对等交往,有来有去的朝贡原则。

不管是海外蕃国,还是四夷土官,只要服从大景统治,听从号令,那就是大景的友好往来对象。就是名为朝贡,实则交换的朝贡体系,也让许多蕃国趋之若鹜,愿意顶着使臣的名头,前来朝贡。毕竟朝贡之后,得到的赏赐居然会超过有些时候贸易的利润。

不过,大景对于蕃国以及土官,也有着要求,那就是不得互相沟通,免得在私下针对大景做些不好的事情。

为此,礼部下设主客司“分掌诸藩朝贡接待给赐之事。诸蕃朝贡,辨其贡道、贡使、贡物远近多寡丰约之数,以定王若使迎送、宴劳、庐帐、食料之等,赏赉之差。凡贡必省阅之,然后登内府,有附载物货,则给值。若蕃国请嗣封,则遣颁册于其国。使还,上其风土、方物之宜,赠遗礼文之节。诸蕃有保塞功,则授敕印封之。各国使人往来,有诰敕则验诰敕,有勘籍则验勘籍,毋令阑人。土官朝贡,亦验勘籍。其返,则以镂金敕谕行之,必与铜符相比。

而且,对于礼部的主客司的要求是,“凡四夷归化人员及朝贡使客初至会同馆,主客部官随即到彼,点视正从,定其高下房舍铺陈,一切处分安妥,仍加抚绥,使知朝廷恩泽”。分清来宾的主从地位,给予不同的招待,使之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以体现朝廷恩泽。

按来宾的主从地位报告饮食部门,按照规定支送食物及饮品。根据来人的职位高低,是否合与茶饭,然后确定食谱、桌数、陪客人员的座次。

而会同馆则是大景专门接待朝贡人员住宿的大规模驿馆,会同馆全面负责来朝贡使的饮食起居,馆内设施齐全,有专门为贡使服务的馆夫,还配有专门的医生,以防来人水土不服,从而得病。

有着如此的周到服务,加上这个时候又是大景天子的千秋万寿节,绝对是大景王朝事关脸面的大事,不是讲究大局的时候,什么时候才是?

所以,以卫尧为首的主客清吏司的官员,久在礼部,自然比起王仲这个临时的二把刀懂得更多。所以,在王仲离开以后,一个个心有余悸,却也收拾起心中的恐惧,开始专心于自己的正业,迎候迎接各国使臣以及各地土官土司。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有些事情,就是古怪。在得知大景的朝贡内幕之后,就是有些依旧在和大景敌对的地方,依旧会在大景有着重大的节日和重要的时刻,派出使节队伍,稍加掩饰的用另外一个名字或者名义,来到大景进行朝贡。

而且还都能得到大景正面的回应。于是,这么一来,许多时候,就能够在会同馆这里看到正在和大景交战的势力打扮的人出现。

王仲在进驻会同馆之后不久,就看到了正在贵州承宣布政司那里作乱和大景官军对峙的一个部族人马的出现。

最初的时候,王仲还以为西南之地,民族众多,朝廷一时被蒙蔽,不知内情所致,却没有想到的是,偷偷询问马东明之后,得到的答案让他有些震惊。

“知道啊,不就是那里播州的土司的人么?这么做,为的就是让他们明了大景之大,不是他们一个土司番地可以匹敌的。从而信服顺从我大景王朝。区区赏赐之物,以我华族之富有,需要在意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