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马家非马案中案(2) - 最强赘婿 - 夜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最强赘婿 >

第一百五十九章马家非马案中案(2)

大景规制,人有着籍贯之分。说某人贯何处,就是说这个人的老家是哪里。说籍何处,指的是现在住在哪里。

而这个马举人在湖广属于寄籍,那就说明他不是在湖广考中的举人,只不过现在住在这里而已。所以对于他的功名,湖广这里无权处理。

大景科举,一般是以地域划分的,每个行省,每次乡试都有四十名举人名额。可供录取。而有些地方文教兴盛,如果去到文教不盛的地方科举,就很容易取得功名。所以,打井队与读书人的寄籍管理极其的严格。外地来的读书人,要得到学政官员的许可才能在本地应考,参与科举,否则的话,哪怕是远居千里,也要回原籍参与科举。

不过,后来天子感觉,千里之远,也太过于折腾人了,所以规定,超过千里,不用回原籍应考,但是必须落籍于此。也就是说,你在这里参与考试可以,但是以后的赋税劳役,都要在这里开始了。这一种叫做占籍,就是说你占了人家本地人户籍。

但是,作为这种科举移民来说,大多是考秀才,考举人的时候,才会有的,而已经是举人的哪位马举人,根本不需要什么寄籍了啊,他本就有着举人的功名,在参与科举就是会试,要去京师礼部进行了,寄籍有用么?

除非另有原因,他才会使用急急地手段。

“那么知不知道他的原籍属于哪里的?”

“这个倒是有,贵州。贵州镇远府。”湖广学政衙门的小吏回答说道。

一听这个地方,高辉冲着王仲使个眼色,王仲知道必有隐情,就起身告辞,出了学政衙门。

“大人,恐怕这个是无法查清楚了。”

“为什么?”

“前朝时候,镇远府和附近的思南府以及别的地方,都归于哪里的一个叫做宣慰司的地方管辖,大景建立以后,到是归顺过一段时间,所以,被分成镇远府和思南府,但是那里却是和南州差不多,都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时降时叛,没个安稳时候,如今我记得如果没错的话,恐怕那里还在平叛呢。查一个举人?去那里查去?”

“你怎么知道的?”

“不满大人。哪里的战局不是很好,本来我是要被调去平叛的,銮舆卫建立,才到了京师,我对那里也是问过许多人的。”

“原来是这样。”

原本以为,在湖广学政这里,能够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却没有想到,刚刚开始,就遇到这种几乎无解的难题。就是王仲自己都感觉到有些挠头了。

“要不我们去他寄籍的地方,看看再说?”

高辉在一旁,不由得提议说道。

“走,去看看。”

无奈之下,王仲只好这样。

他们在武昌府住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才启程赶往那位马举人寄籍的地方,德安府云梦县的马家庄。

武昌府那里倒还和江南差不多,但是德安府这里已经差不多到了和北方接壤的地方了,所以,云梦县的马家庄看起来和京师那里所见的村庄有着极大的不同。一点儿也看不出古代云梦大泽的样貌,就是一处巨大的平原。

但是由于乱世刚过,这里的村庄还遗留着那个时候的模样。一路上不时的看到一座座有黄土夯筑的坞堡,每个坞堡就是一座村庄,而且是同姓而居的那种。

“这种地方,不好办啊。”

久经行伍还是军中斥候千户的高辉看了一处坞堡之后,感叹的说到。

“不用担心,先去云梦县。”

王仲对他说完之后,就带头催马赶往云梦县城。

云梦县衙,高辉递过去銮仪卫的腰牌之后,到是没用多久,就见到了这里的县令,以为一脸大胡子的彪悍文士。年纪已经不小,但却是刚刚到任不久。

一听说,王仲和高辉他们居然是要询问马家庄还有马家车行还有哪位马举人的时候,这位县令两手一摊,苦笑着无奈的说道。

“下官刚刚接任,许多东西并不熟悉,但是,你们所说的哪些地方以及那个人,我也听说过。还是进县衙再详细说吧。”

一听这位刚刚接任的县令,都知道自己要问的马举人,高辉顿时喜形于色,但是,王仲却莫名赶到有些不妙。

作为县令这种主官,一般是三年一考,能者上庸者下,中平者留任,现在既不是三年一考的时间,怎么这里会突然换人?刚刚到任?不会这么巧吧?

不过。一进县衙二堂坐定以后,哪位彪悍县令一开口,王仲就知道自己打的预感成真。

原任县令居然是自缢死亡的,就是上吊自杀了。这位新任县令,不过是德安府的一名七品推官,紧急之时,就成了云梦县的县令正堂。

到是马举人和马家车行,他知道一些,是有其人其事,但是绝对不是王仲他们看到的做得那么大,而且就在云梦县令自缢身死以前几天,就人去屋空,不知所踪了。

“怎么会是这样?那么马家庄呢?"

“哪里喝马家车行以及那位失踪的马举人一点关联都没有,不过是冒称而已。”

县令苦着脸说道。

高辉刚要再说些什么,王忠急忙拦住他说道。

“能否派人带我们去马家庄看看?”

“你们去了也没用的。”

“那就看过了再说。”

高辉对于县令的推诿极为恼火,借口发怒说道。

“走吧。”

王仲平静的对县令说道。

但是在县令亲自带领他们来到一座破败的坞堡前面的时候,他们都震惊的看着这座以及部分被废弃了的坞堡,惊讶的问道。

“这里就是马家庄?那位马举人的寄籍的地方?”

“不错,就是这里,一年以前,有盗匪经过这里,攻破了马家庄的坞堡,鸡犬不留,全部百十口百姓,没有一个活着的,只有那位寄籍的马举人,在外未回,所以,逃得性命,对了,还有他那开设车行的家人。”

辛辛苦苦居然得到这么一个结果,高辉沮丧的进去坞堡走了一圈,出来之后,没说一句话。

“谁给他们收的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