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v章 - 在女配重生文里当炮灰 - 锦晃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4章 v章

走了张记者,小会议室的气氛和和谐无比,对于临平和宝山的记者来说,考了文科第一的黎苗都在给大家争光,这样的同学不夸那就是不对的了。

等人都散的时候,李晓辉又守在学校外头,把自己紧急收来的小米用布口袋干干净净的装好,放在了记者们的车里,“自家的小米儿,”他看了一眼董校长,“这是学校的一点儿心意,大家辛苦了。”

等人走了,董校长没好气的瞪了李晓辉一眼,“你呀,聪明太过了,”作为读书人,他并不喜欢李晓辉这种做法,即便有很多时候,李晓辉的这种做法还是很起作用。

李晓辉憨厚的笑笑,“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人家大老远跑来了,还得回去写报道,咱这就是表达个心意,”而且他还是以一中的名义,这对一中也没什么坏处。

李晓辉卖卷子足足给学校送到五千块,对一中来说,这就是一笔巨款,不但过年的时候可以让一中的老师们都多分几斤肉,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趁着忙闲的时候,请泥瓦匠来把学生宿舍给翻修一下,董校长还算着剩下的钱可以再给学校添不少桌椅教具。

想到李晓辉给一中做的贡献,董校长什么脾气也没有了,“幸亏黎苗同学不像你!”

“那是,我妹子多聪明啊,”李晓辉提起黎苗这个妹妹就无比得意,他妹子简直就是天上的神仙。

李老师却眉头皱的紧紧的,她拉着黎苗的手,“我现在就担心那张记者回去乱写,他那支笔杆子也厉害着呢!”

黎苗并没有把这件事当回事,只要不影响她上大学,张记者李记者的,对她都构不成影响。

董校长却不是这么想的,“李老师说的对,这些年那些报纸批判这个批判那个的,黑的都能说成白的,你一个小姑娘,万一叫他们扣个什么帽子,将来再影响你的政审,”董校长是吃过亏的,“我回去就给省报写信!”

“我也是这个意思,”李老师觉得黎苗还是太年轻了,不晓得里面的厉害,“他回去给你一通胡写,就算是校长写信过去帮你说明情况了,可影响造成了,你怎么办?那可是省报!”

省报的影响力比市里的报纸和电台大多了,她这是间接被坏了名声,黎苗想了想,出门被狗咬可不行,“那张记者叫啥啊?我看看他的文章去。”

来时大家都自我介绍过的,李老师道,“他叫张宇,省报那个聚雨就是他,我看文笔不怎么样,喊口号倒是最擅长。”

黎苗点点头,“校长,把咱们阅览室的报纸借我看看呗?”

看报纸也是学习的一种,董校长自然不会反对,“反正已经放假了,你只管去。”

……

“妹子,你想干啥?要不我去省城找找那个张宇?”李晓辉不信给他寒上一百块钱,他还会说自己妹子坏话。

黎苗可不觉得张宇是那种可以拿钱买动的人,“你千万别乱来,你敢给他送礼,那就是往他手里送把柄呢,这种人,把名看的比利重的多,”所以才会以己度人,觉得黎苗是在博名声。

李晓辉对黎苗的话向来是百分百相信的,既然黎苗说不要,“那万一他在报纸上胡说怎么办?”

黎苗不想李晓辉为这种事头疼,安慰道,“董校长不是说他会给省报写信吗?而且还有临平市的报纸和咱县的电台呢,刚才宣传部的干事不也说了,县里还要给我开表彰大会呢,咱们县现在换了新领导了,肯定不会由着他胡说八道。”

李晓辉点点头,到底有些不放心,他拧眉回忆着他认识的人里,有谁是和这省报的人说上话的,但又不想给妹子添心事,嘴里问的是另一个问题了,“你刚才咋不直接跟人说你报了啥专业呢?”

黎苗左思右想之后,报了首都大学西方语言文学专业,准备好好把外语给学一学,“这不是怕没录上吗?我还填了服从调剂呢!”

黎苗知道李晓辉一直对她报的这个专业心里有所顾忌,没办法,被运动吓怕了,沾着个“西方”就想往一边闪,但话本子里写的可是以后会越来越好的,黎苗灿然一笑,“哥你就放心吧,你不是爱做生意嘛,我把外语学好了,你以后把生意做到国外去!”

……

顾明阳的分数其实已经很高了,南省理科只考四门,满分四百,他考了三百一十一,在县一中排第二名,但想到黎苗的四百七十七,顾明阳还有是有一种很深的挫败感,他知道如果理科也加上英文的话,他和黎苗的差距只会更大。

孙清莲理解不了顾明阳到底在难受什么,三百一十一已经是很好的成绩了,在县一中排第二,她也和认识的老师咨询了,说这个分数,应该能考上首都师范大学的肖开艳对顾明阳的成绩是有些失望的,上辈子他可是考了状元的,直接上的就是首都大学,是天之骄子里的骄子。肖开艳觉得,后来顾明阳下海创业能那么顺利,和他是首都大学的学生也很有关系。

肖开艳看着沉着脸的顾明阳和喜极而泣的黎红,她觉得自己遗憾是有原因的,毕竟她是知道顾明阳上辈子是状元,但顾明阳在沮丧什么?难道他也觉得自己可以考的更好?肖开艳可是一直关注着顾明阳的成绩的,他每次考试,也都差不多是这个分数。

而且志愿他已经填过了,成绩出来老师说应该可以走,那还有什么可纠结的,他难受给谁看呢?

顾明阳是按照老师给他的建议报的首都师范大学,老师的话很中肯,但又很扎心。他觉得顾明阳历次考试的分数上首都大学有些不保险,尤其是他的家庭成分也不太好,会影响到政审。

而且师范类大学不但免学费,也比普通院校津贴高,以顾明阳的家庭条件,上师范类大学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孙清莲却觉得老师给的建议很好,“首都师范大学也是解放前就有的,在咱国家也是数得上的好学校了,明阳你进去好好学习,将来要是能留在学校当老师,多好啊。”

有老师和孙清莲的意见,顾明阳才选择了首都师范大学,现在他应该会得偿所愿了,可想到黎苗是全省第一,可以顺利的上首都大学,他的心情就好不起来。那份不能诉诸于口的不甘,就像一股永不会熄的火,一直烧着他的心。

知道了儿子的分数,黎红觉得压在身上的大山终于搬开了,“太好了,咱们下来等着接通知书了不是?”

黎红见肖开艳默默地看着顾明阳不回答她的问话,推了推她道,“咋,高兴傻啦?我跟你说过,明阳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以后你跟着他,肯定能享福的。”

“哼,”肖开艳干笑一声,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教师那工资都不如个摆地摊的赚的多,不然怎么会有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说法?顾明阳如果不下海,她跟着他享福?恐怕得反过来,他跟着她享福才对。

儿子马上要上大学了,黎红觉得终于在肖开艳跟前有了底气,“我听孙大娘说,你现在不摆小吃摊,改卖衣裳和啥小百货了?你一个人忙不忙的过来啊,要不让明君进城帮帮你?”

儿子上大学虽然不花钱,但家里也不能一分不贴补,而且顾明君也一天天大了,顾明阳考上了大学,女儿就有了个大学生哥哥,再跟着肖开艳在县里呆几年,没准还能找个县里有工作的女婿呢!

她知道肖开艳把孙清莲当亲奶奶一样,倾身望着孙清莲,“孙大娘您说呢?”

肖开艳现在粤省宝山两头跑,然后就在医院和电影院还有机械厂这些地方卖自己的时新货,算起来比卖馄饨挣的多,还更轻松干净一些。

因为这个,孙清莲更相信了肖开艳的梦,但她并没有想过沾肖开艳的光,反而因为怀疑她接近自己的目的,从内心里很难去真正的信任她。

第一次肖开艳回来之后,收回了借出去的钱和分红,孙清莲就借口人老了胆子小,再没有参与过肖开艳的生意,她觉得自己守着个小摊子,夏天卖凉棍冬天卖姜茶,听着学校的钟声,还能和出来进去的学生们说说话,日子已经是这二十年里最好的了。

所以孙清莲已经有意无意的和肖开艳做了切割,她尽量让两人的关系退到了房东和租客上,她不指望肖开艳给她养老,但肖开艳的事,她是绝不再插手了,“开艳已经是大人了,她的事得她自己做主,我一个孤老婆子懂什么?”

孙清莲站起身,眯眼看着放在桌子上的一个小闹钟,“时候不早了,我得歇着了,明天还要早起出摊呢。”

肖开艳也感觉到了这阵子孙清莲对她的疏远,她把这个归结为孙清莲不满她撤了小吃摊子,这样孙清莲不能到小吃摊上帮忙,就等于丢了一笔工资。

但肖开艳也曾和孙清莲商量过,让孙清莲帮她照看现在的摊子,这样她去粤省的时候,她的小百货生意也可以继续。偏孙清莲执拗的不肯答应,当然她也不会因为一个老太太的倔脾气就改变人生计划。

“那奶奶您休息吧,”肖开艳站起身,“明阳你也回学校吧,”黎红晚上就住在肖开艳这里了。

……

得到了董校长的同意,黎苗就没和李晓辉回去,而是直接去了校阅览室,她虽然不在乎张宇会在报纸上怎么写她,但是无缘无故的恶意她不能容忍,更不愿意像李老师说的那样,让这恶意影响到她的生活。但她得先弄清楚这个张宇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的找到把影响消灭于无形的办法。

黎苗没看近期的,还是和管理员老师直接借了近两年的省报来看,她速度很快,把所有署名为“骤雨”的文章都挑了出来,然后一篇一篇的认真看起来。

直到她在前年十月的报纸上看到一篇写宝山革委会领导班子的文章时,黎苗笑了,她抚着那篇文章,看着那通篇的溢美之辞,满意的笑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