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099 那少年不就是长了张好看的脸?……
左相抬起头。少年天子姿态放松地歪在椅子里,秋日暖阳从他身后照入,点点金光落在他头上的羊脂玉发冠上,英挺的眉眼掩在半明半暗的光影里,威仪外露。
他怔了下,稳住逐渐变乱的心跳,斟酌开口,“老臣以为,此等流言会坏了林姑娘的名声,当细查。”
自己已是古稀之人,若此时还掺和朝堂上的纷争,恐不能平平安安致仕回祖籍颐养天年。
“董相还没回答孤的问题。”司徒聿抬了抬眼皮,目光笔直地看着他。
这滑头滑不留手,答非所问。
“老臣以为……此事当召集百官商议,科举乃是国策,非一人能定夺。”左相硬着头皮与他对视,心里一阵阵打鼓。
朝中同僚都说太子年幼,且未有观政,处理政务怕是如同儿戏一般。
以他所见,事实并非如此。
阿不都要粮食要铁器,三司六部皆主张砍半,只有太子坚持只给三成。如今,户部和兵部是按着三成的量给准备的,粮食由延平府筹集,铁器从上京带走。
不说此事,单是京外八个县令的罢免任命,便足见他的执政能力。
新任县令此前在各地主政多有建树,便是从上京委派下去的举子,也都是务实之人。
“流言之事孤会命人查明,董相辛苦。”司徒聿知道自己问不出什么来,索性打住话题。
左相再有几个月便要致仕,听到消息匆忙入宫,已见其忠心,自己便不为难老人家了。
“老臣告退。”左相行礼退下。
转过身的工夫,他拿出帕子擦了把汗,心中暗暗把安南侯臭骂了一顿。
各府州县的解额都有定数,上京是大梁国都,便是定了人数和名单,他也不能无缘无故去礼部查看。
所有考生在开考前三个月会统一核验身份,领取会试卷结票。自己此时去查名单,难免会惹上舞弊之嫌。
左相走出御书房,摇了摇头,抬脚走下台阶。
女子入仕也没什么不好,自己也是有孙女的人,孙子不行还有孙女可指望下。虽说抢了男子的机会,但也不全是坏事。
若孙女真能金榜题名,大不了招婿入赘。
迟缓沉重脚步声渐行渐远,不消片刻便彻底消失。
司徒聿坐直起来,拿起笔继续批阅奏折。
左相不是听到了什么流言,而是有人专程去告诉他这事,希望他能在此时揭开此事,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这不像是方朔的风格。
他便是针对此事部署,也是谋定后动,争取一击中地。
两刻钟后。
“殿下。”陈德旺抱着拂尘进入御书房,身后跟着出了一身汗的林青槐。
“你出去盯着,不要让其他人靠近御书房。”司徒聿抬头,顺手按了按眉心,“我和林姑娘有要事商议。”
“是。”陈德旺行礼退下。
他一走,林青槐立即垮下肩膀,乱没规矩地倒进椅子里,取下折扇给自己扇风。
司徒聿笑了笑,起身过去给她倒了杯茶,拿走她手中的折扇给她扇风,“怎么忽然想起来要去藏书阁。”
“医学院马上要开学,我想给学生们多找些可以看的书,砚声他们也在帮忙。”林青槐喝了口茶,仰起脸,澄澈明亮的眸子里漾着笑,“舍不得啊?”
她一会出去的时候,还要顺路去找孙御医,跟他借医药典籍。
“你把藏书阁里的书,都搬去学院我也不心疼,”司徒聿倾身过去,目光深深地看进她的眼底,“遇到麻烦为何不同我说?”
“麻烦?”林青槐伸手推开他,莫名其妙,“我没遇到什么麻烦。”
没人帮忙誊抄孤本典籍不算。
能用银子解决的都不是麻烦,其他的事,她好像也没什么不能解决的。
“左相入宫,跟我说外边有传言,你要考科举。”司徒聿见她不似说谎,慢慢坐直回去,唇边勾起讥讽的笑,“估摸着跟方朔的布置有关。”
阿不都肯定不希望大梁未来的帝王,能力比他还强。
便是自己,也不希望蛮夷一统后由他称王。
哪怕这事无法更改,他也希望蛮夷能多乱几年,如此大梁才能更好的备战,争取用最小的牺牲换得蛮夷全境。
“确实是他的手笔,书局那边出的以我为蓝本写的话本,每日都有几十个人去买。”林青槐歪在椅子里,舒服眯起眼,“我让白露去查了,明日就能有消息。”
“左相还有几个月就要致仕回祖籍,从他的反应看,他很不赞同此事。”司徒聿偏过头,目光在她泛着薄红面容上停留片刻,艰难挪开眼,“跟他同样的想法的朝臣不会少。”
“不怕,他们便是听到流言,也不敢去礼部求证。”林青槐睁开眼,唇边弯起促狭的笑,“纪大人这些日子安分许多。”
纪尚书有把柄在他们手上,没去领会试卷结票之前,流言只能是流言。
早传出来对他们反而有利,可根据他们各自的反应,逐一攻破。
“我险些忘了这事。”司徒聿面上的阴霾散去,墨色的星眸浮起温柔的笑意,唇角上扬,“有事要及时同我说,父皇把江山丢给我,朝中政务繁重,我没法事事都兼顾。”
“真解决不了我肯定会来找你。”林青槐坐起来,伸手捧起他的脸,“没睡好?”
眼底的青黑明显的像是用笔描上去的。
“这帮人故意为难我,鸡毛蒜皮的事都递折子。”司徒聿低下头,额头抵着她的额头轻叹,“当帝王真累,将来老了,咱也学父皇把江山丢给孩子,结伴去闯荡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