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 画师夫君养成记 - 等等月亮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2章

“你亦算得上是虎么?”李都匀不屑地说道,他只在心中纳罕,怎地会在这千里之外的山林中遇到归呈和,可不是狭路相逢么?同时想着要不要为此前之辱雪恨,然此情此景,对他实是不利的。

“适才你不是借我等吓走那些人?”归呈和在马背上笑着,“能把敌人吓走的,可不就是虎威?”

李都匀亦不管他那调侃的语气,只反问道:“你怎知道我姓李?”接着兀自走到小桂身边,为他解开绳子并令他去将马儿牵来。

“我不光知道你姓李,还知道你叫李都匀。”归呈和在马背上看着他,笑道,“你该不会真的以为之前我抓你是为了高兴罢?”

“你不配叫我的名字!”李都匀因他大言不惭地提起日前之事,不禁怒从心起,“且我亦没丝毫兴趣听你在这里废话。”

“此前我还寻思着你怎么没寻来,特意在家中等了将近一月,原是离了临安。今日你我相遇在这千里之外的荒野里,算是前缘未了。且我看你心里对我旧恨未消,要报仇便来罢!”归呈和说着,跳下马,将缰绳交给身旁的人。

“你带着这么多人出现在我面前,想要像上次那样欺负我便直说,亦不必说得好似自己送上门,做这种不光彩的事情还想挣正义名声?”李都匀才不会选择在这种时候与他交手,因而只用话语羞他。

“你的仇家只有我一人,和我带着的人什么相干?我几时说过要让我的弟兄同我一齐出手?”归呈和并未中李都匀的语言圈套,接着又对他的弟兄道,“待会儿我和李兄弟出手,你们一概不许插手,听到没?”

马背上的六七个人全答了是。

李都匀急着继续赶路,不欲与他们纠缠。

“罢了,我与你亦算不得么么深仇大恨,且现今我有要事在身,加上适才确是因你们出现,那些人才跑了的,便抵消你我之间的恩怨罢,归大哥你就不要闹了!”李都匀道,一来他才与那大胡子贼人较量过,耗费了很多气力,此时与归呈和交手根本没有胜算;二来他心里牵挂着刘绮瑶,根本没心思嗦太多。

“好,既然你叫我一声归大哥,那老虎我不做也罢。”

李都匀听了简直哭笑不得,那不过是他随口一叫而已,他却当真了,只觉得归呈和是个纯粹之人。

“你我不打不相识!”

“李兄弟,我们确是不打不相识。”归呈和哈哈笑道,“如今我亦无继续隐瞒你的必要,你有所不知,此前我抓你是由于我大哥因你大哥被抓。”

李都匀见他主动提起,便顺势问道:“那后来为何你又将我放了?”

归呈和便将他与他大哥之间的事情细细地说与他。

“原是如此,我大哥果然料对了。”李都匀听完说道,拱手道,“因我有要事赶往襄阳,归大哥你我前嫌尽销,后会有期!”

“真巧,李兄弟,我亦是去襄阳的。”归呈和听了又爽朗而笑,“我们一道走罢,看来你我二人是真有那做兄弟的缘分。”

尔后他们都上了马,李都匀和归呈和的马儿走在最前面。

在行进的路途中,归呈和说出了他前往襄阳缘由。

原来,因他大哥归呈祥是个懂兵器的,因襄阳那边缺人,最终他被改判充军,职掌兵器制造和修理以抵罪,去的正是襄阳军营。如今他亦要赶去襄阳入军,一来想弃暗投明、一展抱负;二来亦能就近照顾他大哥。

尔后他又问李都匀到襄阳的缘由,李都匀并未与他详说,只道去找人。

他们说说笑笑,走了约一个时辰便遇到小樟带着二十来个官兵,大家说了一番,便转身一同往襄阳方向去了。

再说前几日到了芜湖的刘绮瑶一行,她们在芜湖歇了一天,及至六月二十九日午后,那两位女s果真亦换上男装,尔后八人一同登上租来的客船,扬帆离了码头,开始向西而去。

那客船离了芜湖城,时而穿过原野,时而穿过山间;偶经村庄;偶经闹镇;时不时地与顺江而下的船只错身而过,又时不时地遇到渡江或者打鱼的小船……

沿途风景种种不一,青山绿水美不胜收。

七夕那日早晨,刘绮瑶独自站在船头,兀自拿出李都匀给她的同心结定睛看着,那时船恰好拐过山弯,驶进被晨光照耀的区域,山谷瞬间变的光辉灿烂,她只将手中的同心结对着照过来的光亮举高,在日光下,那同心结红得夺目无比。

“妹妹,在想什么?”不知何时,赵忆桐来到她的身后。

“姐姐,今日七夕。”刘绮瑶悄悄地收起了手中的同心结。

赵忆桐见她不欲说,亦不追问,只道:“悲哉哀哉,去年你我共度七夕也便罢了,如今你我既已嫁为人妇,未料今夜竟依旧亦是姐妹二人一同乞巧。”

“那又何妨?”刘绮瑶回眸一笑,“今时不同往日,适才姐姐亦说我姐妹已嫁为人妇,算起来我们各得如意郎君,老天已待你我姐妹不薄。试想这世间的女子,便是那高高在上的织女,一年之间与她相爱之人亦只有一个七夕,姐姐此去便能与你夫君长相厮守,你说,你我可是女子间少有的幸运儿?”

赵忆桐哑然,一会儿才道:“姐姐自愧不如,妹妹总是能够看到明亮的一面。”

“姐姐无需相比,你自有自己的过人之处,若非要比,姐姐的温柔贤德、琴棋书画哪一样不胜过妹妹的?”

“向来总是妹妹哄我开心?”赵忆桐感激一笑。

“我见到姐姐开心,便亦是开心的。”

山风带着江面的水汽吹来,吹淡了她们脸上的离愁与倦容。

她二人一同在船头站了许久方才回到船舱。

到江州(今九江)那日因遇雨,故而她们又在那城中逗留歇了一两日,及至天转晴朗方又启程,后面一路或晴或雨,或顺风或逆风,倒也算得上平安畅通,及至鄂州时已进入七月下旬。

因她们到达鄂州那日没能租到马车,车行说要待到明日方能同时出租三辆远途车,于是她们一行不得不寻客店住下来。

那鄂州是她们离开江州之后一等一的大城,因见有时间,刘绮瑶是个爱玩的,她便对赵忆桐道:“赵兄,李太白曾在鄂州留下很多诗作,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黄鹤楼送别孟浩然,今日你我既到了此地,若不去游黄鹤楼,简直对不住我爹爹曾总是罚我抄他的作品了。”

“既如此,我们便去罢,那么多典故的地方,确实该当一游。”

“我最喜欢‘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

“我却更喜欢崔颢的‘白云千载空悠悠’。”

在等待午膳的时间里,她们说说笑笑,全然忘了连日以来的疲惫。随着越来越接近襄阳,赵忆桐的精神亦越来越好。

刘绮瑶却因为挂念李都匀,偶尔难免分心。

她们在客栈里用过午膳之后,大家都回到房间里换了一身新衣裳,此行她们都只带了男装,后又向店小二要了一份鄂州的地经(地图),便开开心心地去了。

然她们此行并未能如愿,才出门不久,去路便被一大群吵吵嚷嚷的年轻男子挡住了,刘绮瑶是个爱热闹的,她绕到人群背后,看到楼台上布置的一团红喜,发现原来是一个大户今日要抛绣球选亲。

“要我说不加选择地在大街上抛绣球太风险了些,若是绣球被个缺胳膊少腿儿、抑或是嘴歪鼻扭的人抢到亦要嫁么?”刘绮瑶转身对后面赵忆桐说道。

正在这时,一个娇俏的红衣小娘子抱着绣球出现在楼台上,她居高临下地扫视着街道上举手跃跃欲试的众男子,一时间人群便沸腾起来,将赵忆桐回答声压住了,她想要叫刘绮瑶快快离开这里,免得被人挤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