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之最后晚饭 “在我漫长的生命……
看起来与教科书里的照片一模一样的男人,一直在写写划划,桌子上堆着好几本书,时时翻阅。
他看起来十分专心致志。
陈晓芸和黎落一直克制地调节呼吸,试图冷静些。
陈晓芸曾看过一篇关于马克思写《资本论》时把大英博物馆的地板踩破的鸡汤励志文章,以及针对这篇文章的相关辟谣。
她轻轻地踩了踩这里的地板,确信她本人是踩不破这个地板的。
她们没有上前,乖乖待在原处。无业游民哪里好意思打扰认真工作的人。
于是,她们便在位置上自顾自地安静激动着。
激动过后,陈晓芸终于能稳住自己,认真欣赏了一下她们所在的地方,大大的玻璃穹顶,安静的环境。
她不由发出感慨:
――真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好地方。
在这里不学习,岂不是是在浪费宝贵的生命?
为了挽救宝贵的生命,陈晓芸马上掏出自带的纸笔开始写起了作业。
她的期中作业并不是只有马原的,还有很多别的,但马原交的时间比较急。
重要的是,在这个地方写马原作业,实在是此生难再寻的最好氛围。
真正的老师就坐在不远处,仅仅是看着他,陈晓芸都莫名其妙拥有知识与灵感如大海般灌入自己的脑子里的错觉。
为了防止黎落无聊了,陈晓芸将多出来的纸和笔也分给了小伙伴。
就让她们在这种美好的氛围里,好好学习一下吧,旅游也要劳逸结合的。
黎落拿着陈晓芸强行塞给自己的纸笔,疑惑地挑了挑眉。
陈晓芸用眼神明确告诉她:快学习。
黎落:说好的大场合,结果是在这种大场合学习吗?
反正也没事干,黎落拿着纸和笔,沉思,将自己复习的内容的大纲默写了下来,更好地理解了一下。
无人打扰,手机连不上网,她因为学习过久而浮躁的心竟然逐渐稳了下来。
黎落对今日的复习状态很是满意,除了时不时就想看看不远处努力工作的人,让她效率稍微低下了些。
已然见过很多次大场面的陈晓芸激动是激动,但可以维持表面的平静,能够控制自己不要老是盯着别人看。
一个下午过去,陈晓芸将马原的期中作业完成得七七八八。她揉了揉酸涩的手,停了下来。
因为她看见马克思先生在收拾东西了,她们自然是要跟上去的。
陈晓芸碰了碰坐在她旁边的黎落。黎落自然也看到了不远处目标人物的动静。
她们以飞快的速度将东西收好。
只见他站了起来,看了看怀表,似乎是准备离去。
陈晓芸和黎落迅速跟在背后。
陈晓芸经历了这么多次副本,有了些许的经验,更多的是拥有了无边的勇气。
她拉着黎落,出了阅览室的门后,大声在他背后喊了句:“先生,您好。”
和照片中的慈祥智者长得一模一样的马克思先生听到了身后的呼唤声,脚步停顿,回了头。
他看见了两个东方女孩正站在不远处,朝他这里望了过来。
他有些许惊讶,知道应该是她们叫住了他。
这时候的东方面孔在伦敦很罕见,况且还是两个看起来干干净净的东方女孩。
她们提着行李,个子不算高,看起来像未成年。
“您好?”他礼貌地向他们致意,竟是带着些翻译腔的普通话。
好家伙,倒也不必翻译腔也一同给她们翻译过来,是怕她们没有代入感吗?
陈晓芸拉着黎落,快步走到他的面前。
吐槽归吐槽,陈晓芸注意到了马克思先生陌生的眼神,并不像认识她或者知道她的到来。
似乎这与过去的几次都不一样。
过去几次,作品的主人至少会对她有印象,或者被人交待过什么之类的理由。
她猜测,很可能因为这一次是纯体验之旅,不需要完成任务。同样,马克思先生与她也没有一丁半点的联系。
没想到,她竟然要靠自己。不过嘛,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交际,只有勇敢的陈晓芸。
勇敢的陈晓芸一紧张,说起了废话:“很高兴见到你。”
经典小学英语教科书发言。
陈晓芸心中暗自唾骂自己,为什么她也在说奇奇怪怪的翻译腔。
他礼貌地同她们打着招呼,“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你们吗?”
黎落平时挺健谈的,到了这种时候,只能紧张地看着陈晓芸与马克思聊天。她怕自己说错话,露出什么不能露的马脚之类的。